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20例早期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以Log—Ranktest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20例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期37.1个月.平均总生存期45.0个月,3年生存率60%,5年生存率20%。肿瘤大小、深问质受侵、盆腔淋巴结阳性、脉管瘤栓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Ⅰ期与ⅡA期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3)。早期SCCC患者10例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50%。[结论]FIGO分期是影响SCCC早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在手术及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可以获得较好局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有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是否影响其生存期,并分析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比较骨转移和无骨转移患者总生存、无进展生存、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无骨转移组44例,骨转移组32例。无骨转移组与有骨转移组总生存期(19.000±3.317月 vs.26.000±2.121月,P=0.625)和无进展生存期(14.000±1.843月 vs.16.000±1.411月,P=0.328)无统计学差异。前组患者1年生存率63.6%低于后者96.9%,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4.1%vs.56.3%,P=0.054)和(18.2%vs.18.4%,P=0.950),无统计学差异。对骨转移组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及有肺内进展者预后更差,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骨转移患者生存的有效因素为有肺内进展,而性别、病理、吸烟指数、是否合并脑转移、骨相关事件及是否应用放疗、双膦酸盐与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可能不是影响其生存期的主要因素,肺内进展有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者的主要死因,不能将骨转移作为停用吉非替尼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脏器转移数目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238例,转移出现时间、部位、数目对生存期影响。[结果]生存分析显示,患病期间脏器转移总数目,初诊时脏器转移的数目,首发转移时转移脏器数目对生存影响显著(P分别为0.0095,0.0001和0.0001)。COX分析提示初诊和首发脏器转移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分别为0.001,0.02)。[结论]脏器转移的数目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urvivin胞质和胞核的不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有完整临床与生存资料的92例NSCLC及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nivin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survivin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0%和70.7%.正常肺组织均为阴性(P〈0.001)。Sunrvivin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survivin胞质阳性表达在淋巴结阳性者中升高(P=0.029)、生存分析显示surivin胞质和胞核表达均与生存期无关(P〉0.05)分层分析表明,鳞癌病人中survivin胞核阴性者生存较长.而在腺癌病人中survivin胞核阳性者生存更好(P=0.073)。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患者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检测其表达可能有助于诊断,survivin胞核的不同表达可能在预后判定巾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 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GC方案一线治疗获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后给予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10.2个月之后进展的1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顺铂二线治疗,随访观察患者PFS和生存时间.结果 培美曲塞/顺铂治疗5周期肺原发灶疗效为CR,骨转移灶稳定,PFS为6.6个月,至今已生存22个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一线治疗/维持治疗后复发或转移,适时启动培美曲塞/顺铂二线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宫颈小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记录、随访资料。[结果]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排液增多。Ⅰb1期2例,Ⅰb2期1例,Ⅱb期2例,Ⅲb期1例。病理学特点为大小形态一致的圆形或卵圆形小细胞,弥漫性浸润间质。3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3例分别伴有鳞癌、宫内膜样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根据病期不同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放疗和化疗;2例无瘤生存19、21个月,3例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1、12、26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早期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恶性度高。对早期病例,应采用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前后行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莎莎  田甜  杨丰华 《癌症进展》2021,19(17):1805-1807,1819
目的 分析Ⅰb~Ⅱa期宫颈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79例经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5年,记录79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析Ⅰb~Ⅱa期宫颈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79例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9%.随访5年,79例宫颈癌患者生存54例,死亡25例,总生存率为68.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宫旁转移、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宫旁转移、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存在淋巴结转移均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腺癌均是Ⅰb~Ⅱa期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对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178例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明芳  黄环  杨怡 《中国肿瘤》2015,24(6):529-534
[目的]总结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分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78例,收集资料包括年龄、病理类型、EGFR突变情况、肿瘤分期、一线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0S).[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8.0±11.3岁;腺癌占87.1%;接受EGFR基因检测患者中突变型占60.8%(31/51);Ⅳ期患者占75.9%.接受针对肿瘤的治疗的169例患者中,一线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52.3%,疾病控制率为84.9%.中位PFS为9.0个月,中位OS为22.0个月.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线数和一线治疗效果均为OS独立预后因素(P<0.05).一线治疗进展后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的OS较终止治疗的患者显著延长(P<0.05).[结论]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腺癌为主,EGFR突变率较高,一线治疗效果、接受治疗线数对于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独立预后意义,一线治疗进展后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
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无法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广西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初次化疗并能随访的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280例,按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贫血降低化疗临床获益率(P〈0.05),无贫血组生存期长于贫血组(P〈0.001)。分层分析显示ⅢB期、Ⅳ期及腺癌、未分化癌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及腺鳞癌、鳞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显示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次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和生存时间相关,贫血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管瘤栓对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442例行手术治疗的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脉管瘤栓状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无脉管瘤栓(367例)和有脉管瘤栓(75例)组;并根据UICC/AJCC第8版肺癌术后病理肿瘤大小T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其中pT1a(pT≤1 cm,75例)、pT1b(1 cm1c(2 cm1b/c(1 cm1、pT1b、pT1c和pT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系统与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204例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IASLC分级系统对患者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IASLC分级与Ⅰ期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采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性。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4例患者中IASLC分级为Ⅰ级108例,Ⅱ级66例,Ⅲ级30例。IASLC分级与性别(P=0.022)、吸烟史(P=0.041)、脉管侵犯(P=0.004)、胸膜累及(P=0.001)、病理分期(P<0.001)、肿瘤直径(P<0.001)均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颈腺癌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63年10月至1992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592%。其中Ⅰ。期778%、ⅡA期58.3%、ⅡB期36.0%、ⅢB期0。临床分期、宫颈局部表现、肿瘤大小、肌层侵犯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宫颈腺癌患者应采取手术为主、辅助放疗的方法。早期年轻病例可谨慎保留一侧卵巢。  相似文献   

13.
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每日口服一片(250mg)。观察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CR1例,PR7例,SD3例,PD1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7个月。毒副反应:12例患者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腹泻。均能耐受,未发生因毒性停药的现象。[结论]吉非替尼对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Yu A  Zhang P  Lou H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4):400-403
目的 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 (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影响因素、化疗疗效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分析 12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标本均行上皮性细胞免疫标记物和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相关的免疫标记物的检测 ,呈阳性反应。临床分期Ⅰb1期 2例 ,Ⅰb2 期 4例 ,Ⅱa期 3例 ,Ⅱb期 1例 ,Ⅲb期 1例 ,Ⅳb期 1例。 9例早期SCCC患者中 ,5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 ,3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3例晚期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结果 早期SC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阳性者占 4 4 .4 % ,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 16 .1∶2 5 .7个月 ,总生存期为 19∶32个月。 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者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其中 1例完全缓解 ,3例肿瘤缩小 >5 0 % ,总有效率为 80 % ,术后病理提示化疗反应者 6 0 % ,平均无瘤生存期为 2 3.4个月 ,总生存期为 2 5 .5个月 ,2年生存率为 80 %。 3例术后辅助化疗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 17.3个月 ,总生存期为 2 8个月 ,2年生存率为 6 6 .2 %。 3例中晚期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 18个月 ,总生存期为 2 7.2个月 ,2年生存率为 6 6 .2 %。结论 同时检测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相关的几种免疫标记 ,可以提高诊断SCCC的准确率。早期SCCC患者死亡率高与淋巴道转移和高危因素的发生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易瑞沙治疗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越灿  吴荣 《肿瘤学杂志》2009,15(2):136-138
[目的]探讨易瑞沙对终末期(PS评分≥3分)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24例接受易瑞沙治疗,22例不接受易瑞沙治疗和其它放化疗。[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是22.7%(P〈0.001);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0d,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60d(P=0.009)。[讨论]易瑞沙可延长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疾病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比例正越来越高,对肺腺癌预后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是否会影响到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国内尚缺乏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突变状态与可手术肺腺癌的复发及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Ⅰa期-Ⅲa期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筛查+基因测序法确认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果EGFR突变率为52.5%(158/301)。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的2年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76.8%、83.0%,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67.7%、65.7%,皆无统计学差异(P=0.252,P=0.71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Ⅰ期、Ⅱ期患者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2年DFS率、5年OS率数值相近且无统计学差异。而Ⅲa期患者中突变型的中位DFS、2年DFS率为12.2个月、21.1%,明显低于野生型的22.2个月、42.1%,但无统计学差异(P=0.584,P=0.295);突变型的中位OS、5年OS率为34.0个月、30.8%,野生型为38.7个月、22.9%,无统计学差异(P=0.907,P=0.444)。结论在可手术肺腺癌患者中,仅Ⅲa期患者EGFR突变型较野生型有复发早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EGFR突变状态与术后复发及长期生存无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receptor,IGF-IR)是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枢纽,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腺癌组织IGF-IR表达.卡方检验分析IGF-IR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分析评估各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肺腺癌组织中,89例可观察到IGF-IR阳性细胞.IGF-IR表达与肺腺癌患者肿块大小及T分期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分期、分化及CEA等因素及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肺腺癌患者表达IGF-IR,与患者的肿块大小和T分期有关,而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复合性小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肺复合性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手段、分期和预后.结果:88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9岁.病理类型中小细胞合并鳞癌者80例(90.9%),小细胞合并腺癌5例(5.7%),其他类型3例(3.4%).确诊时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47例,Ⅳ期3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咯血.影像学表现多为中央型团块影(86.4%)伴纵隔淋巴结肿大(77.3%).经气管镜确诊61例(69.3%).中位生存期为9.4个月,1年生存率为38.6%.Ⅰ和Ⅱ期、Ⅲ期以及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9、10和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肺复合性小细胞癌是小细胞癌的亚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上以中央型为主,因此确诊主要依靠气管镜检查.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是与生存密切相关的因素.治疗上推荐采用以同期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予以国产多西他赛30~35mg/m^2,第1、8天给药,每21天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及稳定病例完成4个周期,随访至疾病进展和患者死亡。[结果]20例可评价,总有效率为25%,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2个月,中位生存期7.9个月,1年生存率25%。全组患者的性别、ECOG评分和肿瘤分期三项指标在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以粒细胞减少、乏力和脱发为主,分别为64%、64%和80%。[结论]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化疗异时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6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含铂2药化疗.疾病进展时予TKI吉非替尼或厄罗替尼治疗,或TKI初始治疗进展后使用化疗;交替进行。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66例患者中,58例是化疗-TKI治疗模式,再化疗的有效率为15.5%,8例是TKI-化疗模式,再次TKI的有效率为25.0%,稍高于化疗-化疔模式患者中第二次治疗的有效率(12.7%)(χ2=2.6,,P=0.08)。化疗-TKI治疗与TKI-化疗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无明显差异(18.3个月VS17.5个月)(P=-0.44),但明显长于化疗-化疗患者(6.9个月)(P=0.0001)。交替治疗患者的3-4度不良反应与对照人群相似。[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TKI与化疗交替联合治疗能提高有效率,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与交替方式(给药顺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