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6月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R组,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ICT)测定各组大鼠IR,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IR情况;测量大鼠心脏重量(HW)和体重(BW)并计算心脏重量与体重之比(HW/BW);原位末端酶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心脏微细结构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心脏间质Ⅰ、Ⅲ型胶原水平。结果IR组大鼠GI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W及HW/BW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0.01),GIR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7452,P<0.05),心脏间质Ⅰ、Ⅲ型胶原水平增加(Ⅰ型胶原P<0.05,Ⅲ型胶原P<0.01);光镜和电镜可见IR组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损伤性改变。结论胰岛素抵抗可损伤心肌组织,导致心脏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脏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可使心脏部分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这也是导致心力衰竭产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常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功能遭到破坏等,尤其以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增多和胶原比例的改变最为显著。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可参与多种器官组织的调节,也是重要的促心室重构生长因子,其异常表达与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相关。TGF-β可通过调节Smads通路参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对调控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改善心室重构均具重要干预作用。TGF-β且作为一类可对多数细胞产生刺激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Smads所介导,并可在参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心力衰竭中抑制心肌纤维化形成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TGE-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确定相关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对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肌僵硬度是指心肌受到应力发生应变的程度,是心肌本身的一种被动物理特性,是心脏舒张功能的主要决定因素.以Ⅰ、Ⅲ型胶原为主要组成的心肌间质网络支架在保护心肌细胞,维持心脏几何构型和舒缩僵硬度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心肌间质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及胶原交联的增加,均可以使心肌僵硬度增加,进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肌僵硬度是指心肌受到应力发生应变的程度,是心肌本身的一种被动物理特性,是心脏舒张功能的主要决定因素。以Ⅰ、Ⅲ型胶原为主要组成的心肌间质网络支架在保护心肌细胞,维持心脏几何构型和舒缩僵硬度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心肌间质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及胶原交联的增加,均可以使心肌僵硬度增加,进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心肌组织包括心肌细胞及间质两部分 ,心肌重构时 ,除心肌细胞发生改变外 (表型变化 ,体积增大 ,收缩蛋白类型改变 ) ,心肌间质亦增殖 ,其结果产生大量的胶原 ,使心肌结构紊乱 ,加重心功能不全 ,目前已认识到心肌间质 (ECM )纤维化是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因冠状动脉血管壁周围纤维增生和管壁增厚 ,使冠状循环储备和供血降低 ,进而促使心肌细胞的死亡和纤维化 ,是难治性心衰的组织病理基础 ,故防止ECM增生和改建 ,已是临床防治心衰的重要措施。正常心肌ECM组成及功能  心肌ECM主要由非心肌细胞、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相似文献   

6.
心肌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力负荷增高,一方面刺激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刺激心肌组织产生各种分泌因子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心肌肥厚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体液、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细胞丧失(坏死与凋亡共存),胚胎基因和蛋白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基质胶原沉积和间质纤维化等.近来发现...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杂志》2007,15(12):1038-1039
问:在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纤维化起什么作用?答: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过程中,可见左心室广泛的间质纤维增加,特别在血管周围纤维沉着。胶原占心肌细胞中视野的百分数,即胶原容积分数(CVF)增加。心肌中成纤维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分解的作用减少。高血压合并肾脏病的人主要表现也是纤维化,表现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细胞凋亡、单核及巨噬细胞浸润、肾血管壁纤维化。高血压病人的主动脉僵硬主要的病理基础也是动脉壁内弹力纤维疲劳、断裂,胶原纤维沉着代替了弹力纤维,再加上炎症细胞浸…  相似文献   

8.
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心肌纤维化是指在心肌的正常组织结构中胶原纤维过量积聚、心脏组织中胶原浓度显著升高或胶原成分发生改变。这种病理变化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存在 ,现认为其与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甚至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 ,取得了系列成果 ,现综述如下。1 心肌纤维化的分类、特点以及评估方法心肌纤维化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过程 ,根据有无心肌细胞缺失、坏死和瘢痕形成可分为反应性纤维化和修复性纤维化 ,前者根据病变特点又分为间质纤维化和血管周围纤维化 ;后者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 ,并可有心脏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胶原容积分数、凋亡细胞、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检测。结果大鼠梗死范围为24%~33%。术后1~4周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均分布有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心肌细胞,且凋亡细胞指数逐渐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逐渐升高;Ⅲ型胶原mRNA升高。2~4周时心肌梗死组间质亮绿色胶原明显增多,胶原容积分数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醛固酮开始升高;Ⅰ型胶原mR-NA明显上升。结论大鼠心肌梗死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发生细胞凋亡。大鼠心肌梗死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出现间质纤维化。非梗死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细胞凋亡可能与间质胶原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慢性肾脏疾病大鼠心脏病变情况。方法通过减少肾脏切除量和缩短喂养时间方法建立早期慢性肾脏疾病大鼠动物模型,分析其心脏病变,包括心脏重,体重比值、心肌细胞增大、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心肌间质I型、Ⅲ型胶原含量等。结果(1)实验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病理改变较轻,表明早期CKD模型制作是成功的。(2)实验组大鼠心脏重,体重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明显。免疫组化测定显示心肌组织内I型和Ⅲ型胶原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脏病变在早期CKD大鼠动物模型中即已经存在。表现为重量增加、间质纤维化、胶原增多等。  相似文献   

11.
心肌胶原及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Borg和Caulfield应用扫描电镜对心脏间质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心脏纤维胶原网络的新概念。胶原网在心肌中有重要作用,它将心肌细胞和血管固定,相互连接呈一体,直接影响它们的收缩、舒张和在完整组织中的形态,而胶原在这个网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是胶原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心肌间质胶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胶原是心脏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肌细胞共同维护着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心肌胶原尤其是间质胶原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肌组织包括心肌细胞及间质两部分,心肌重构时,除心肌细胞发生改变外(表型变化,体积增大,收缩蛋白类型改变),心肌间质亦增殖,其结果产生大量的胶原,使心肌结构紊乱,加重心功能不全,目前已认识到心肌间质(ECM)纤维化是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因冠状动脉血管壁周围纤维增生和管壁增厚,使冠状循环储备和供血降低,进而促使心肌细胞的死亡和纤维化,是难治性心衰的组织病理基础,故防止ECM增生和改建,已是临床防治心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心肌纤维化是指胶原浓度显著升高或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正常值。其主要的特征为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和心肌细胞外间质胶原过度沉积。心肌纤维化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均存在,与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及心脏猝死密切相关。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已成为众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肾衰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肾大部切除肾衰组 (RF组 )、肾大部切除肾衰加苯那普利治疗组 (RF+Ben组 )。苯那普利治疗剂量为 10 mg· kg- 1 · d- 1 ,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在实验第 12周观察心脏的病理等改变。结果 :RF组大鼠心脏室间隔和左心室质量以及心脏质量 /体质量比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RF组心肌细胞肥大 ,心内膜下及冠状动脉周围及其附近的心肌间质 型胶原、 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沉积显著增加 ,导致心肌间质纤维化 ,而 RF+Ben组其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肾大部切除肾衰大鼠可导致心室重构 ,苯那普利具有明显的降压及防治实验大鼠左心室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肌胶原是心肌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肌细胞共同维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高血压进程中会出现心肌僵硬度增加,限制心肌活动,降低心室的顺应性,影响心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上述表现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现就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特点、机制、检测指标以及药物逆转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心肌组织结构中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和降解失衡,各类型胶原比例失衡,排列紊乱。MF特征是ECM的分泌增加及心肌细胞之间ECM的过量沉积。心肌中ECM由5种胶原蛋白组成,其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所占比例最高。MF在心室重构的过程中会导致心肌功能、代谢及传导异常,发展成为心  相似文献   

18.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2):1038-1039
问:在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纤维化起什么作用? 答: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过程中,可见左心室广泛的间质纤维增加,特别在血管周围纤维沉着.胶原占心肌细胞中视野的百分数,即胶原容积分数(CVF)增加.心肌中成纤维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分解的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9.
肾纤维化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研究发现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排泄功能的损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小管间质的病变为炎症细胞的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肾纤维化的特点为结缔组织不适当地积聚,包括间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各种蛋白聚糖(Prot...  相似文献   

20.
Ⅰ型胶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转录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Ⅰ型胶原的分子结构和功能胶原是细胞外基质 (ECM)的主要成份 ,在体内广泛分布 ,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又与很多疾病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是一类结构复杂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根据胶原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特点分为三大类 :间质胶原、基膜胶原和细胞外周胶原。间质胶原包括Ⅰ、Ⅱ、Ⅲ型胶原等 ,主要分布在细胞或组织之间 ,由成纤维细胞、网织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所生成[1] 。基膜胶原为一种分布在基膜不是纤维状而呈薄网状的胶原。如Ⅳ型胶原等 ,是基膜的支架结构。Ⅳ型胶原是典型的基膜胶原 ,比间质胶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