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新型跟骨接骨板内固定1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约占足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大约2/3出现在关节内,双侧约15%,是足部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损伤机制多为坠落伤或高能量损伤。2001~2002年,两院共收治1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采用新型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和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48例53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经8个月-3年随访,患者主观症状满意率77.4%,踝关节活动优75.5%,Bohler角优75.5%,足部外形优90.6%,总体优良率96.7%。术后跟骨长度、高度、宽度、距下后关节面复位、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允许术后早期功能练习,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或骨圆针内固定治疗31例跟骨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经平均16个月随访,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由于跟骨的解剖结构特殊,病理解剖复杂,骨折后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严重后遗症而影响患肢功能。近年随着影像学 相似文献
7.
刘永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9):32-34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 2月,对28例36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8例36侧平均随访13~49个月,平均26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18侧,良13侧,可5侧,优良率86.1%.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井总结经验.方法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法,对23例患者26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切开复位井应用松质骨螺钉和可塑形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其中12例一期植骨.4~36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本组优10足,良12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4.6%.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适应性和艰骨的正常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9.
10.
11.
王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5):36-3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33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跟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总优良率为87.9%,术后出现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例,经局部处理后愈合。结论对Sanders分型中Ⅱ、Ⅲ、Ⅳ型的跟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 CT 扫描指导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固定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行手术的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6例,分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18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18例,对闭合复位内固定进行患侧 CT 扫描,了解骨折具体移位形态,指导术中螺钉植入方式,并对术后3 d 及术后6个月的跟骨 bohler’s 角及跟骨高度进行测量、比较,并对跟骨功能进行 AOF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术后第3天bohler’s 角25.3°~40°(34.8±5.12°),跟骨高度41~54 mm(47.5±3.94 mm),术后6个月 bohler’s 角25.4°~39.8°(34.7°±5.15°),跟骨高度40~54 mm(47.4±5.29 mm),术后6月 AOFAS 评分优15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4.4%,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3 d bohler’s 角26.3°~39.6°(34.8°±5.24°),跟骨高度35.5~53.5 mm(47.6±5.25 mm),术后6个月bohler’s 角26.2°~39.7°(34.7°±5.24°),跟骨高度35.3~53.4 mm(47.5±5.29 mm),术后6月 AOFAS 评分优13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88.9%,两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组间比较,跟骨高度和 bohler’s 角角度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前 CT 平扫,可以直观的了解跟骨折的具体移位情况,可以更加准确的复位及调整螺钉的布局,符合骨折复位、固定的基本原则,术后关节面塌陷及骨折再移位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无统计学差异,但减少了切开复位的手术并发症,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闭合撬拨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多针内固定法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7.5%)高于对照组(60.0%),不良反应发生率(6_3%)低于对照组(18.8%),平均愈合时间[(81.79±5.08)d]明显短于对照组[(100.41±6.93)d]。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每组32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良好31例,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组的2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感染2例,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螺钉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10月3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载距突有无螺钉固定,分为载距突固定组与载距突无固定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学会(AOFAS)评分、贝氏角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载距突固定组患者优良率为94.44%,载距突无固定组优良率为88.89%。两组患者术后贝氏角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贝氏角大小有逐渐减小趋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贝氏角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术后贝氏角大小有交互作用(P<0.05)。载距突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为(88.92±7.21)分,高于载距突无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AOFA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载距突置钉可以有效提高术后AOFAS评分,有利于骨折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同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足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足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结合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结果参照腕关节Dienst功能百分评分方法,两组在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等五个项目上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34足)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30例(34足)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为优25足,良5足,一般3足,无效1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90例。根据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找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疗效与体重、Sanders骨折分型、关节面塌陷程度和Bohler角四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年龄、吸烟、手术时机和Gissane角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anders骨折分型、关节面塌陷程度和Bohler角三因素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效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Sanders骨折分型、跟骨关节面塌陷程度和Bohler角,它们可作为判断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