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掌侧可吸收棒内固定并注入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及骨不连的临床价值.方法:23例陈旧性腕舟骨腰部骨折及骨不连患者,采用掌侧小切口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处注入aFGF透明质酸凝胶.结果: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个月.23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术后11周.19例伤腕没有疼痛,4例轻微疼痛,23例握力良好.2例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患侧腕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按Krimmer腕关节功能评分表调查21例优,1例良,1例满意.优良率95.7%.结论:可吸收棒内固定并注入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及骨不连具有微创、骨折治愈率高、内固定牢靠、手腕功能恢复好、内固定无需取出等优点.术中加用aFGF透明质酸凝胶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转位的手术方案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患者19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8个月,评价腕关节功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个月X线复查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定,19例患者手术效果优14例,良5例。结论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转位手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能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腕舟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 X-线片显示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16例,腕舟骨近端骨不连5例,切取桡骨骨膜瓣1.2cm×4.2cm。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4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Krimmer腕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7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蒂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具有重建舟骨血运,促进骨折端再血管化及成骨,同时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该类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腕舟骨骨折临床发生率高,由于舟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缺乏充足血液,一旦发生骨折,存在较高的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临床诊断以X线为主,但在对骨不连、骨坏死状况进行判断上,CT与MR I优势更明显.在腕关节塌陷及其退行性关节炎预防方面,核心在于骨不连的再愈合.现今应用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骨移植法(单纯骨移植、带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腕舟骨骨折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术治疗1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肢体位、切口、疼痛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有4例患者切口渗血浸透石膏敷料,5例患者镇痛效果不佳,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15例患者石膏固定期均配合完成功能锻炼,拆除石膏后有3例患者因活动疼痛而不愿行腕关节主动活动,经解释、止痛并适当延长制动时间后配合完成.15例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均骨性愈合.腕关节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9~11周.术后6个月时有7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8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的65% ~ 85%,术后11周15例握力均正常,无舟骨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结论 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经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配合全面护理,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军人腕舟骨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腕舟骨骨不连经手术治疗的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行带桡动脉茎突返支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植入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骨性愈合率达100.0%,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结论带桡动脉茎突返支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植入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可重建骨折端血运且固定可靠,促进腕舟骨骨不连骨性愈合,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舟状骨骨折是常见的腕部骨折之一,不稳定腕舟骨骨折治疗后发生骨不连者高达46%~55%。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报道不多。1998年1月~2003年7月,我们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骨不连1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赵军舰  王毅静 《河北医药》2001,23(6):472-472
腕舟骨骨折在部队训练伤中较常见 ,骨折部位多在舟状骨腰部 ,因骨折近端血供大部分被破坏 ,故常引起骨折不愈合或近端坏死 ,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我院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9月采用带血管筋膜蒂骨片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 13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均为男性战士 ,年龄 18~ 2 3岁 ,平均 2 0 .5岁。左手 4例 ,右手 9例。受伤距入院手术时间 4~ 14个月 ,平均 9个月 ,其中有 4例舟骨近端骨质呈囊性改变。术后 2周拆线 ,石膏管型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12周去石膏固定拍片复查 ,均可见骨折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治疗陈旧性、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手术方法的效果及分析。方法:对腕舟骨骨折9例采取Russe切口、可吸收棒交叉固定,陈旧性骨折加用植骨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14w~24w。结论: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治疗腕舟骨不稳定、陈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腕舟骨骨折是常见的腕部损伤之一.由于其血运特点易致骨折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我院自1996-2004年采取带血管筋膜蒂的桡骨瓣植入交叉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陈旧骨折骨不连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陈旧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经验,分析骨不连的病因,评价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骨科从2010年7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的14例骨不连患者进行分析,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方法。综合评价骨折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过术后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1个月。其中12例临近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另有2例临近关节仍存在活动障碍,无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骨不连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的不同以及术后发生感染均是引起骨折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骨不连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及可吸收钉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09年4月间带蒂桡骨茎突骨瓣植入及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骨性愈合,背伸45°~50°,掌屈55°~60°,手部握力平均提高2级。随访9~16个月,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带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及可吸收钉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锁骨解剖板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以来收治的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骨解剖钛板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并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所摄X线片进行分析,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取出内固定物,未见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断裂或内固定物取出后再发骨折现象.结论 锁骨解剖板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疗效.方法 对22例牙槽嵴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术后分别于第1周、1、3、6月进行X线检查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21例牙槽部伤口I期愈合,术后形成死骨1例.髂部伤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血肿、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随访6年,植骨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髂骨植骨修复牙槽嵴裂...  相似文献   

15.
骨不连是指骨折两端在8个月内未能达到骨性连接,或者为骨折6个月后未能达到骨折愈合,又称骨折不愈合,为骨折常见并发症,表现为骨折愈合功能停止.传统的治疗方式多采用内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临床有些人多次手术不能成功的报道[1].近年来骨髓移植术、机械压力刺激法、骨传导法、组织工程等方法不断应用于骨不连临床治疗,特别是骨髓移植术联合外固定技术受到临床上的青睐.笔者对52例骨不连患者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同期选择45例骨不连患者,采用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二种不同方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腕部手舟骨骨折是腕部常见骨折之一,在腕部骨折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位居第二位,约占全身骨折的2%~7%,约占腕骨骨折的51%~90%[1]。由于骨折后症状轻微,体征少,早期容易漏诊,再加上手舟骨特殊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固的外固定等原因,容易发生骨不连、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影响腕关节功能。目前临床报道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骨不连方法很多,疗效好坏不一。我科采用掌侧楔形髂骨块植骨结合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骨不连患者32例,并早期即进行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舟骨骨折伴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术前通过拍摄标准的患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月骨的骨折、脱位复位情况,对位差或腕关节不稳定者,采用腕背侧S形手术入路,复位后以双克氏针固定,同时修复损伤的腕部韧带,陈旧性骨折或舟骨骨折端有骨缺损同时行植骨。结果脱位得到矫正,舟骨骨折顺利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好,优良率达86.7%。结论早期诊断,满意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造腕舟骨置换术尚未见报导。作者遇到一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行全舟骨切除后造成腕关节病废,经用自制腕舟骨植入同时手术整复月骨周围脱位,术后经1年8月随访,腕关节获得一定功能,兹报导如下。患者男,26岁、农民,住院号:9164,左腕外伤半年,行手术治疗五月,关节肿痛,功能障碍于1983年11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因田间劳动时不慎,左腕部撞伤,当即疼痛,肿胀,在当地区医院拍片,报告“腕关节无骨折,脱位”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给服三七片、跌打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erbert镙钉在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科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16例,术后第12个月按照Cooney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16个月之后,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按照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优0例。良2例,可3例,差11例,优良率为12.5%。术后第12个月: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7.5%.治疗前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rbert螺钉用于腕舟骨骨折,同定牢固,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骨不愈合发生率低,更好地恢复了腕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腕舟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我院自1995年以来设计采用了骨栓固定,带血管蒂桡骨瓣植入和桡骨茎突切除的联合治疗方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