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院于1999年11月~2001年来用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40~80岁 ,平均59 6岁。血栓通治疗组16例 :男10例 ,女6例 ;对照组16例 ,男8例 ,女8例。本组病程最长10年 ,最短2小时。1 2临床表现 :两组病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 ,伴有轻重不一的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耳鸣、行走不稳、乏力等症状。治疗组以眩晕为主16例 ,视物模糊3例 ,恶心呕吐5例 ,行走不稳2例 ,眼发黑1例。对照组以眩晕为主16例 ,视物模糊2… 相似文献
2.
王红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69-69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法舒地尔6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或法舒地尔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观察两组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完全显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4.
笔者应用血栓通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2例 ,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32例 ,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辨证为瘀阻脑络证。证见 :眩晕、头痛或耳鸣、失眠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脉涩或沉弦。全部病例经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颈椎X线等检查确诊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36~6 7岁 ,平均年龄 5 4 6± 2 6岁 ;病程 1~ 2 0年 ,平均 6 5±1 9年。其中颈椎病 17例 ,脑动脉硬化 15…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川芎嗪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A、RVA和BA分别为(40.6±7.36)、(38.6±5.35)、(39.6±5.32)cm/s,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人,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7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和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30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流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5.17、4.32、3.63,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χ2=35.29,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病例共60例。随机抽取其中30例为给西比灵治疗的治疗组,另30例为给眩晕停治疗的双盲对照组。治疗后3-6周复查经颅多普勒(TCD),比较用药前后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流速(Vm)和收缩峰值(Vs)的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6周复查TCD,双椎、基底动脉的Vm,Vs值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各血管的Vm,Vs值变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3.66%(P0.05);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确切,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但近年来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明显上升.自2011年以来,我们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14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 5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两个疗程的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痊愈25例(48.08%),显效17例(32.69%),好转7例(13.46%),无效3例(5.80%),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提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 fi-ciency,VB I),也称为椎-基底动脉(VBA)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我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使用葛根素(商品名布瑞宁)治疗老年VB I患者60例,以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60例入选病例为住我院老干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男28例、女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1岁;对照组30例中,男27例、女3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岁。两组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和(或)高血压病。1.2入选标准依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川芎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倍他司汀,治疗后1个月,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统计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存在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和耳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俊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52-153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维脑路通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d,两组均为10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临床治疗VBI同样有效,可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清眩颗粒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导致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疾病,VBI性眩晕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VBI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机能退化,最终导致脑梗死、脑萎缩、痴呆。VBI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我们运用清眩颗粒治疗VBI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用脉络宁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乐喜林治疗中老年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口服乐喜林,对照组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乐喜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