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临床诊治情况及误诊原因。方法:对56例患者临床表现、首诊疾病、入院后确诊时间、确诊方式以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AD患者在首诊时易误诊急性冠脉病变和急腹症,入院首诊确诊率17.8%(10/56),入院后72h确诊率(45/56)96%。结论:首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影像医生和临床结合是早期,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表现为腹腰痛在外院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1例因突发胸闷伴视物模糊入院误诊为冠心病,均经胸腹部CT确诊为AD,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失访。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首诊易误诊、漏诊,疑诊AD时仔细问诊和查体,及时选择相应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中,有高血压病史27例(73.0%),大多血压控制不良。突发起病占73.0%,主要表现为疼痛(91.4%),胸背痛居多,腹痛、腰痛其次,少数表现有晕厥、气急。疼痛呈撕裂样痛、剧烈闷痛、锐痛;人院时血压升高者占62.8%,1例双上肢血压相差较大,3例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全部病例行主动脉cT造影加三维重建证实,按DeBaKey分型:I型5例,Ⅲ型32例。本院首诊12例,首诊误诊5例(41.7%)。结论:AD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多,易误诊、漏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例首诊误诊AD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突出症状为突发剧烈疼痛,呈撕裂样、切割样、压榨样绞痛或闷痛,难以忍受.首发胸痛8例(5例同时伴背痛),腰痛4例,背痛3例,腹痛2例,下肢麻木、无力1例.伴胸闷、气急9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7例.血压升高13例,血压正常3例,血压下降2例.首诊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急腹症、低钾麻痹、脊髓疾病、肾绞痛等, 均经心脏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急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选择特异性检查方法,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71-5373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首诊误诊的12例急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急性胆囊炎1例,输尿管结石1例,缺血性卒中2例,应用超声心动图、CTA和MRI等检查方法可以早期明确诊断。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掌握其临床特征并及时采取相关检查是减少误诊、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漏诊的对策。方法:对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首诊误诊病名、首诊症状体征、误诊时间、确诊时器官受累情况及确诊时实验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部分原发性干燥综合表现复杂、首诊时症状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的患者要加强管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王翔  陈璐 《浙江临床医学》2012,(11):1426-1427
颈椎转移性肿瘤在脊椎转移性肿瘤中最为少见,有报道占脊柱转移性骨肿瘤中的20%,此类患者门诊极易误诊、漏诊。作者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本院首诊颈椎转移性肿瘤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典型症状的主动脉夹层(AD)的误诊原因,以加强首诊医生对AD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不典型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D误诊为冠心病的诊治过程。结果1例仅表现为阵发性胸痛伴有腹痛、腹泻,因胃肠炎病史而病初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胃肠炎。1例仅表现为胸闷,病初诊断为可疑冠心病。2例均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于术前行相关影像学检查中发现AD,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不典型症状AD的诊断意识及鉴别能力,注重临床查体的重要性,同时完善相关检查可减少不典型症状AD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9.
38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提高急诊科医生对本病诊断的认识。方法对本科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AD的3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多以剧烈的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与AD发生部位密切相关,并伴随多种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根据各种临床表现,早期完善CTA、MRI(准确率100%)、胸部增强CT(准确率83%)、UCG(准确率67%)等辅助检查,使首诊误诊率明显降低。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体征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急诊临床医师必须对AD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有清楚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早期的识别、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误诊率、减少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漏诊的原因及特点,提高首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外院漏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漏诊的65例中有51例误诊为宫颈糜烂,其中仅13例首诊曾行细胞学筛查,16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总平均年龄仅39岁,农村居民54例。结论各地区应加强宫颈癌筛查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及适合的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A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AD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本组93例中不典型AD35例,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5例、消化系统10例、神经系统4例、泌尿系统9例、运动系统7例及无痛13例、无高血压19例。误诊漏诊21例,不典型组误诊漏诊率明显高于典型组(P0.01);总病死率为41.94%,误诊漏诊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及时诊断组(P0.01)。结论:了解AD临床特征,掌握误诊漏诊原因,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的误诊、漏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系统回顾我院1996~200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例结肠癌误诊、漏诊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首诊时均仅诊断为阑尾炎,5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发现结肠癌与阑尾炎并存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阑尾切除术后3~7 d,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5例确诊为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II缶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入院时误诊、漏诊22例,首诊误诊率高达88.0%。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多系统损害为主要特点,肾脏和肺脏受累最常见,其中2个脏器同时受累者19例,占76.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96.0%。25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随访1年,21例患者(85.0%)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好转;死亡2例,病死率为8.0%。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常出现多个系统损害,早期实验室重点筛查ANCA均能较早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rugada综合征被漏诊误诊情况,从而加强时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系统回顾分析1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漏诊误诊情况.结果:11例患者在首诊时分别被漏诊误诊为其他疾病,在复诊时结合心电图特征和临床症状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结论:Brugada综合征漏诊误诊原因为心电图表现的隐匿性、多变性和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加强对该病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及时诊断及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首诊确诊为糖尿病32例,误诊、漏诊8例,误诊率20.0%,误诊、漏诊时间1 d~6个月。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糖尿病均得到控制,皮肤科疾病均得以治愈或好转。随诊6个月~1年,皮肤科疾病症状未见复发。结论对以皮肤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原因不明的皮肤反复感染及瘙痒者,应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首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首诊误诊原因。方法:对就诊于我院门诊、急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诊误诊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例误诊患者中,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有8例,以呼吸系统为主要症状2例,表现为异位痛者4例,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者2例,醉酒者2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致早期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临床医生应掌握其各种临床特征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可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AD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6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首诊误诊为AMI的A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AD临床表现多样,以胸痛为常见首发症状,部分病例以并发症的症状首发,均误诊为AMI,平均误诊时间48小时.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复发性,易误诊,尽早选择超声心动图、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漏诊的原因及特点,提高首诊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9 年 1 月- 2011 年 3 月收治的外院漏诊的 65 例宫颈癌患者。 结果 漏诊的 65 例中有 51 例误诊为宫颈糜烂,其中仅 13 例首诊曾行细胞学筛查,16 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总平均年龄仅 39 岁,农村居民 54 例。 结论 各地区应加强宫颈癌筛查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及适合的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9.
邹胜琴  奚玲 《华西医学》2004,19(4):618-618
目的:提高对喉结核,肺结核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17例喉结核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中15例首诊时误诊为喉癌、会厌炎、喉炎、声带息肉,2例疑喉结核;全部胸片示肺结核.9例病检示喉结核;所有病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首诊于耳鼻咽喉的肺结核.常因喉结核的漏诊、误诊而漏治、误治,因此,提高对喉结核的检出率,可减少肺结核的漏诊。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气胸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4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60例,其中15例在首诊时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25%。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