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汗证治疗的有效方药。方法:以止汗贴贴乳中穴治疗汗证96例,并用单纯西药治疗32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9%;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治疗组疗程平均3.96d;对照组疗程平均7.13d。治疗组的疗效及疗程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止汗贴治疗汗证见效快,且无副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汗证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临床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9(2):45-46
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临床治验江苏省海安县墩头中心医院(226691)章进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目前尚无专一有效的药物治疗。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了一种纯中药止汗膏剂,采用内病外治法治疗汗证415例,同时,随机取病例服用... 相似文献
3.
止汗膏外涂乳中穴治疗汗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止汗膏外涂双侧乳中穴治疗汗证415例,并且单纯西药治疗52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57.6%,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疗程平均为6.42天,治疗组疗程平均为3.50天。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提示止汗膏是治疗汗证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笔者用自拟止汗方治疗汗证 78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中医辨证为表虚不固或气阴不足 ,共计 1 2 0例。治疗组 78例中 ,男 40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5个半月。对照组 42例 ,其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 ( P>0 .0 5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汗证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止汗方治疗 ,药物组成 :黄芪、百合各 2 0 g,浮小麦 2 5 g,大枣… 相似文献
5.
郭利平教授曾治疗1例严重汗证,十余年沉疴痼疾,几剂竞获殊效,现介绍于下。患者某,女,74岁,形体肥胖,2010年7月14日初诊。坐于轮椅,主诉:汗出过多10余年。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嗜食酸味,喜冷食冷饮,家庭因素使其长期身体劳累、神思烦扰,于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出过多,通身如浴,伴嗜睡、全身怕冷恶风甚,极易外感, 相似文献
6.
7.
8.
桂枝(RamulusCinnamomi)为樟树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含挥发油(桂皮醛和桂皮油)、鞣质、粘液质和树脂等。其中,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通过发汗而加速体热外散而起到解热作用,并有中枢性和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液流向体表,也有利于散热;桂皮油有镇静镇痛作用[1]。有关桂枝的作用,《伤寒论》中论述颇多。就桂枝的功效而言,本属解表药,但由于仲景用药灵活变通,使桂枝的运用远远超过了解表的范围。有人对其用法进行了总结,作用可达11种之多[2,3]。概括起… 相似文献
10.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 ,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的表现 ,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时时汗出 ,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睡中汗出 ,醒来即止者为盗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 ,肢冷息微者为脱汗 ;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者为战汗 ;汗色黄而染衣者为黄汗。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 ,休克等的出汗 ,皆可列入上述范围。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自汗 ,盗汗两种 ,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 ,盗汗常为阴虚内热。然临床病情复杂 ,一些汗证患者虚实夹杂 ,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公认为中医的典籍 ,称其方为“经方”。经方 ,组方严谨、简炼 ,如辨证准确 ,疗效显著。笔者数 10年来 ,喜用经方 ,每每得心应手 ,今仅就治疗汗证案二则 ,谈体会如下。1 桂枝加附子汤治汗出不止案朱某 ,女 ,5 1岁 ,1995年 7月 2 8日初诊。初因“感冒”自购“速效伤风胶囊”等服用 ,少效。又转诊数医 ,或用银翘散加减 ,或用香薷饮加味 ,或用抗生素等治疗 ,头痛、咳嗽减轻而汗出不止。稍活动或饮水、进食则全身大汗出 ,甚则汗出如洗。又更医多人 ,或用玉屏风散 …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共治疗72例汗症患儿,现总结于下.
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1例,女41例;2~3岁39例,4~5岁18例,6~10岁15例;病程1周~3个月;自汗50例,盗汗22例.
2 治疗方法
自汗:汗出以头颈胸背为主,皮肤扪之不温,神倦,面白唇淡,恶风怕冷31例,予以黄芪、党参、龙骨、牡蛎、白芍各10g,白术、大枣各8g,防风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口服.汗出较多,头额为主,汗出时有热气腾腾之感,口渴唇红者19例,予以党参、石膏、竹叶、知母、玉竹、麦冬、梗米各10g,连翘8g.大便较干难解时加少量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4.
15.
辨证治疗心衰汗证12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治疗心衰汗证122例临床总结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蔡光斗许葆雄主题词汗证/中医药疗法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近10多年来我们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出现多汗(包括自汗和盗汗)主症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