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血、心肌柯萨奇病毒RNA含量的关系;外周血中CVB3RNA含量与心肌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急性期外周血、心肌CVB3RNA含量。结果CVB3感染所致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心肌中CVB3RNA含量显著正相关(r=0.94,P<0.05)。外周血及心肌中CVB3RNA含量与心肌病理积分显著正相关(r=0.80,P<0.01,r=0.85,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周血中CVB3RNA含量可以反映心肌中病毒RNA含量水平,且两者与心肌病理损害均有一致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根据柯萨奇B组病毒(CBV)基因组5’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选用了一对组特异性吸收物,用于逆转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BV-RNA,结果显示该法可检出CBV1~6型RNA,灵敏度为10PFU不能检出其他病毒RNA,采用的碘化钠-异硫氰酸胍-氯仿法提取CBV-RNA与传统的蛋白酶K-酚-氯仿法及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比较,具有快速,简便,稳定,可靠的特点,应用该法检测CBV-5感染鼠外周血RNA,第3d即为  相似文献   

3.
根据柯萨奇B组病毒(CBV)基因组5’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选用了一对组特异性引物,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BV-RNA。结果显示该法可检出CBV1~6型RNA,灵敏度为10PFU,不能检出其他病毒RNA。采用的碘化钠-异硫氰酸胍-氯仿法提取CBV-RNA与传统的蛋白酶K-酚-氯仿法及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比较,具有快速、简便、稳定、可靠的特点。应用该法检测CBV-5感染鼠外周血RNA,第3d即为阳性,提示本法可用于CB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0只小鼠等分为CVB3感染组及非染组,所有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处死并取其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浸润细胞中PFP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中CVB3RNA;半定分析PFP抗原及CVB3RNA水平,并分析PFP抗原水平与CVB3复制及心肌病变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RNA-RNA原位杂交检测和定量分析心肌中肠道病毒RNA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彭天庆,杨英珍本研究以同位素S标记肠道病毒特异的柯萨奇B-3病毒(CVB3)的负股RNA为探针作原位杂交对多种心肌石蜡切片进行肠道病毒RNA检测,同时结合...  相似文献   

6.
探讨Fas/Fas配体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小鼠等分为实验组即CVB3感染组及对照组即非感染组,所有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处死并取其心脏;采用RT-PCR有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浸润细胞中FasL的表达,并用原位杂交方法的检测心肌中CVB3 RNA;半定量分析FasL抗原及CVB3 RNA水平,并分析FasL表达水平与心肌中CVB3复制及病变程度铁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鼠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血,心肌柯萨奇病毒RNA含量的关系;外周血中肠道病毒RNA含量与心肌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 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急性期外周血,心肌肠道病毒RNA含量。结果 CVB3感染所致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心肌中肠道病毒RNA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HCV—RN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探讨PBMC中检出HC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KR及RT-PCR技术同时检测8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和淋巴细胞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9.4%、69.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阳性率(33.3%、35.6%)(P <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1.0%)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6.9%)(P<0.001). 荧光定量PCR法,淋巴细胞中HCV-RNA检出率高于血清(P<0.01)。结论 与 RT-PCR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HCV-RNA敏感性较高,对PBMC内HCV-RNA检测有利于提高HCV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及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感染模型为基础,研究柯萨奇B3病毒(CVB3)细胞感染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观察板蓝根对实验性VMC的治疗效果。方法第一步建立稳定的VMC细胞感染模型;第二步在CV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24h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ELISA法定量检测CVB3病毒感染后1,2,4,7,24h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第三步将不同浓度的板蓝根与CVB3病毒作用后在心肌细胞上检测病毒的TCID50。根据药物毒性测定的结果,取最大无毒浓度以下两种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按两种方式加药:(1)CVB3病毒感染细胞后加药;(2)病毒先与药物作用后再感染细胞进行实验。以黄芪作为治疗阳性对照组,另设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对照组。于药物作用48h后观察各组细胞搏动百分比、细胞病变(CPE)、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培养液中心肌酶水平,进行体外、细胞内药物疗效观察。结果(1)对CVB3病毒感染后细胞的形态学检测(CPE3+~4+),电镜下细胞内见包涵体,病毒颗粒及细胞培养液心肌酶(AST、LDH、CK、CKMB、HBDH)水平升高,证实所建立的VMC细胞感染模型是稳定的。(2)电镜观察CVB3病毒感染心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原及病毒抗体和抗原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力  唐英蓉 《四川医学》1999,20(6):557-55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9例,对照组40例,血甭中柯萨奇B组病毒(CBV)的中和抗体、IgM抗体及其核糖核酸(RNA)基因的关系。同时对白细胞(WBC)、咽拭子、尿、血清中的RNA阳性检测率的比较。方法:咽拭子分离病毒;微量法测血清中和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抗体;用反转录-结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CBV特异性核糖核酸(RNA)。结果:分离出病毒32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混合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CHC)临床、病毒复制及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疗效的影响及HGV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方法 以逆转录套式降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检测90例CHC患者血清HGV RNA,比较HGV RNA阳性及阴性两组90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结果 HGV RNA阳性18例,阳性率20%,HGV RNA阳性及阴性两组CHC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CV RNA水平和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5例HGV RNA阳性CHC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过程中,HGV RNA均转为阴性,停止治疗后1年,3例HGV RNA恢复治疗前水平。结论 混合感染HGV对CHC的临床、病毒复制及干扰素抗HCV疗效无明显影响。HGV对干扰素敏感,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中HCVRNA和HCV抗原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原位杂交过氧化物酶与抗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了73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切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RNA和HCV抗原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结果显示:HCVRNA,HCVAg,HBsAg和HBcAg的检测出率分别为26.0%,28.8%,75.3%和26.0%;HCV阳性的肝细胞多呈散在型分布,可见有RNA,HCVAg,HBsAg和HBcAg的检测率分别为2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穿孔素(PFP)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0只小鼠等分为CVB3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所有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处死并取其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浸润细胞中PFP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中CVB3RNA;半定量分析PFP抗原及CVB3RNA水平,并分析PFP抗原水平与CVB3复制及心肌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PFP抗原阳性信号指数与CVB3RNA杂交阳性信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5),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5)。结论PFP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VMC发病中可能具有抗病毒及致心肌损害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s,PBMC)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存在及存在形式。方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12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及PBMC中的HCV。结果:在70例抗HCV及血浆HCVRNA阳性的患者中有21例(30%)的患者其PBMC内存在HCVRNA正链,仅1例存在HCVRNA负链。在54例抗HCV阳性、血浆HCVRNA阴性的患者中,仅有2例(3.7%)检出HCVRNA正链,未检出HCVRNA负链,这2例患者均为干扰素治疗3~6个月的病人。结论:PBMC可作为肝外病毒复制场所。对慢性HCV感染者来说,3~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时间可能是不够的,HCV在PBMC内的存在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含HCV三种抗原(C22,C33C,C190)的重级免疫印迹试验(RIBA)检测了71例抗-HCV阳性一(RIA-2法)的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并与HCVRNA结果进行比较。RIBA阳性56例,可疑8例,对应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4.64%(53/56)和37.5%(3/8),RIBA阴性的7例均未检出HCVRNA。HCVRNA阳性病例中RIBA多为阳性,可疑仅占5.36%(3/560  相似文献   

16.
HBV,HCV,HGV重叠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杰  杜绍财 《铁道医学》1999,27(4):244-245
目的 了解10年前我国HBsAg阳性献血员HBV,HCV,HG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RNA、HGVRNA、免疫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 发现在HBsAg阳性献血员中,HBVDNA阳性率90%,HCVRNA阳性率20%,HGVRNA阳性率6%,三重感是性率3%。结论HBsAg阳性献血员吸较高比例的双重感染,且以HC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GB病毒C(GBV-C)感染与肝细胞癌(下称肝癌)之间可能的相关性,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4例肝癌患者进行了GBV-C RNA检测。结果:GBV-C RNA总检出率高达26.6%(33/124),33例GBV-C RNA检出阳性者中,90.9%合并有HBV、HCV感染;33例非B非C型肝癌中,GBV-C RNA检出率为9.1%(3/33)。33例GBV-C感染阳性  相似文献   

18.
多重PCR扩增HAVRNA,HBVDNA和HCVRNA方法的建立阎小君,肖乐义,李陕区,苏成芝,郭宴海,刘君,侯瑜,陈远鑫(西安全军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710033)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中图号Q523.3H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原位PCR诊断青年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方法:应用原位PCR法对具有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演变年轻患者的心肌活检组织进行CVB检测,以明确病因。结果:患者的心肌活检组织中CVB-RNA显示阳性。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0.
HCV侵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FMC)HCV-RNA(+)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RT-PCR法检测135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同时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其T细胞亚群及经PHA诱导前后膜白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3,CD^+4及mIL-2R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