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呕吐,因其成因不同而治法甚多、如外邪犯胃、用解表和胃法;食滞内停,用消食和胃法;痰饮内阻,用化痰和胃降逆法;肝气犯胃,用疏肝理气和胃法;脾胃阴伤,用养阴和胃法,脾胃虚弱,用健脾和胃法;等等。惟用下法治疗呕吐、常被认为是禁忌,盖因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呕吐禁用下法之说,如204条明确提出:“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历代医家多奉为圭臬,不敢越规。如成无己随文衍义解释说;“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相似文献   

2.
曾××,女,42岁。1984年4月2日初诊。因食腊肉后突发呕吐,满腹胀痛,拒按,大便未行两日,偶有矢气,小便灼热而黄,口燥而不渴,苔黄而干,脉沉紧有力。此乃太阳结胸、阳明腑实合病,饮热、燥屎为患。用逐饮泻热、通下腑实法。投大承气汤加甘遂:  相似文献   

3.
下法是指运用泻下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中医扶正祛邪治疗法则中的一个大法。有关下法的论述首见于《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张从正云:“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去而肠胃洁,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  相似文献   

4.
李×,女,5岁。1989年3月26日诊。患儿近三天发热,持续不退,咳嗽气粗,痰鸣而吼,面唇红赤,口气臭秽,烦渴引饮,  相似文献   

5.
(一)胁痛(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李某,女,19岁。1985年8月21日初诊, 右胁痛伴高热寒战3天。病初时因受凉而发烧,右胁部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吐出蛔虫1条。在单位医务室给于阿托品、四环素口服,次日病情有增无减,体温达40℃,并出现巩膜黄染。查白细胞32500/立方毫米而住某院。经胆囊B超检查胆囊增大,胆总管腔直径达3厘米,扫描见蛔虫体1条阻塞于管内。诊断急性梗阻性化  相似文献   

6.
1 石淋案 金某,男,20岁.3天前突发左腰背部绞痛来院.腹平片示左输尿管中段结石.约0.5×0.7cm大;小便常规示蛋白( ),红细胞( ).即给予镇痛排石治疗,效差.现患者表情痛苦,腹部胀痛,左腰背部疼痛明显.叩击痛( ),呕吐,大便4日未解.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滑紧.诊为石淋,证属实热内结干下焦,腑气不通,水道不利.治予通腑泻热.排石止痛.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川厚朴、木通各15g.枳实、芒硝(冲服)、丹皮、知母、生甘草各10g,滑石、川楝子、元胡各20g.金钱草、鸡内金各30g,2剂.水煎服.日1剂.必要时西药镇痛.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详述了黄疸的理、法、方、药,并提出“但利其小便”“当下之”等治疗原则.现代医学从胆红素的产生、代谢、排泄机制论述了黄疸的形成,中医下法能有效阻断肠肝循环、减压、促进胆汁排泄及肝细胞再生,是中医药治疗黄疸的关键.中医下法治疗黄疸能迅速改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运用下法时,不能仅限于有“下之之证...  相似文献   

8.
姜文生 《河南中医》2007,27(11):34-34
俗言:"内科不治喘",大概因喘证多发病急骤,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病因多端,病变涉及五脏,认证不易,获效较难之故.世医治喘或以祛邪利气,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之法;或以培补摄纳,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1].鲜见用"下法"治疗喘证者,笔者临床十多年,在中医辨证论治喘证的同时,对一些难治的顽喘,单用或结合运用通导大肠之下法治疗,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9.
王新者 《新中医》1993,25(10):35-36
下法之记载,首见于《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张仲景将其运用于临床而分为峻下、缓下、轻下、润下,后世得到不断发展。近代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准确辨证,抓住病机,适时用之,对截断病势,挽救危急,确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今录验案3则,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0.
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兰珍 《山西中医》2007,23(6):62-62
急性脑血管病除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外,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舌苔厚腻等胃肠功能紊乱现象,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愈后。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通下法,口服(或鼻饲)承气汤,对消除中焦气滞腑气不通,缓解临床症状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下法治疗五更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更泻,又名晨泻、肾泻。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结核等病。《景岳全书》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  相似文献   

12.
诌议下法治疗黄疸韦湘林下法属八法之一,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治疗方法。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以身黄、目黄、尿黄为特点,中医辨治多以化湿利小便为主,笔者根据脾升胃降及“肝木赖脾土之升,胆木赖胃土之降”的古训,临证中运用泻下通便法治疗黄疸,疗...  相似文献   

13.
宋益东  马彪 《山西中医》1997,13(3):51-52
通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271500)宋益东马彪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通下法清热法和解少阳法燥湿解毒法利水祛瘀法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运用通下法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兹就临证所得...  相似文献   

14.
下法治疗急症的体会荆州中医医院(434100)黄发玉下法是以泻下药为主,用来攻逐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方法。笔者常用此法治疗急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举部分病例,介绍如下。1肠痈(急性阑尾炎)多为糟粕积滞,气血蕴郁,瘀热成实。历来有“脓未成,可下之;脓...  相似文献   

15.
下法属于攻法,主要治疗里实证。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消肿等作用。皮肤病虽然发生在肌表,但实质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宜于宣肃,腑气贵于通降,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故皮毛之疾在治疗时常需顾及腑气的泄降。因热而结者则宜寒下,表证未解里证已成者则宜表里双解,有血瘀之证则宜活血通下。笔者临床上用下法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法     
<正> 1.下法是什么? 下法就是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内服或者外用使患者发生泻下,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泻下对人体来说,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一种正气驱邪外出的表现,换句话说也是属于人体保护作用的一种.在饮食失宜,消化不良,或者误食毒物等情况下往往吐泻交作,而停留积滞在人体中的有害物质,也就可以因吐泻作用而排出体外,由于泻下同呕吐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所以中医也就  相似文献   

17.
下法治疗急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西部中医药》2002,15(3):34-34
下法,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治法。《内经》曰:“其下者,引而竭之”,具体应用于里实证。因证候不同,可分别为寒下,温下,逐下,润下,通瘀,攻痰,驱虫等。在临症中只要辨证准确,抓住病机,适时用之,可截断病势,挽救危重。1脑梗塞王某,男,60岁,住院号7678,1998年11月10日初诊。3天前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麻木不仁,活动受限,口眼口呙斜,言语不清,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给予甘露醇,脉络宁,清开灵等静滴未见效,患者嗜睡逐渐加重,邀余诊治,查见患者嗜睡,呼之能应,面色潮红,口角流涎,气…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属温病中的温疫范畴。发病特点为淫热火毒极盛,迫血妄行,伤阴最速;易与胃肠秽浊之气搏结成实,致气机闭塞,瘀血内阻,肝肾被灼,津液消亡,脏腑气衰。而下法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泻下邪热、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机体修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出血热凡出现腹胀便秘,腹痛拒按,满腹血水,小便闭塞不通,日晡热甚,舌红苔黄或通舌变黑生芒刺,脉数实等,为下法适应证。我们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采用解毒逐秽、增液攻下,祛瘀通下之法,取得较好效果。一、泻下实热,直捣火毒巢穴  相似文献   

19.
1 大叶性肺炎贺某 ,男 ,3岁。 1996年 5月 10日初诊。家属代诉 :患儿咳嗽、气喘、发烧已半月 ,化验及X线摄片诊断为左下大叶性肺炎。住院治疗 5日 ,症状未见减轻 ,遂邀笔者行中医治疗。查 :患者壮热面赤 ,鼻翼煽动 ,咳嗽气促 ,时见神昏谵语 ,腹胀拒按 ,不食 ,小便黄赤 ,大便 5日未解 ,苔黄腻 ,脉滑数。此乃痰热伏肺 ,下移大肠 ,热与粪结 ,腑气不通所致。治宜清宣肺热 ,攻下里实。处方 :石膏 30 g 杏仁 6 g 贝母 6g 知母 6g 瓜蒌壳 6 g 枳壳 8g 厚朴 8g 大黄 8g(后下 ) 鱼腥草 10 g。水煎 ,频频内服。服药 5h后 ,腹中肠鸣 ,哗哗作…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中风重症,凡遇有腑气不通便秘症见者,适时采用下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举典型病案一例如下: 沈××,男,36岁。住院号27400。1982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在抬重物时突然觉头部剧痛难忍,随后出现呕吐,抽搐,神志不清而送来本院急诊。入院时,体温36℃,脉搏80/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呈昏迷状态,双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