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周围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4例周围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中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术前、术中、术后1~3月CT扫描肿瘤体积的变化、CT值。结果:射频消融治疗中患者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改变;治疗后3月内CT扫描显示在28个肿瘤中,肿瘤完全消失(CR)14个(50%);肿瘤缩小(PRa)8个(28.57%);肿瘤缩小(PRb)4个(14.29%),肿瘤缩小(NR)2个(7.14%),总有效率:92.86%,术前CT值、术后立即扫描CT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立即扫描CT值、术后1个月CT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生存率41.67%,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并发症:气胸3例,肺出血2例,发热14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周围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手术微创,并发症小,可控,可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例肺癌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15例通过CT定位在局麻下经皮肺穿刺进行,消融温度达90℃以上,治疗时间15~100分钟。术前、术后通过CT值及增强CT扫描评价疗效,观察手术中、后期并发症。结果:15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后,CT值明显降低,癌组织密度均有明显降低,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和去血管征象;并发症包括局限性气胸3例,术后少量痰血2例,电极片处灼热痛2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损伤小,安全,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有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夏凤玲 《四川中医》2008,26(5):73-74
目的:探讨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21天有效,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结论:肌瘤消融善后冲剂治疗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拟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做好术前消融术宣教、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护理,术中配合手术,术后观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成功完成消融治疗,肿瘤内出现小的低密度气体,无任何并发症产生。患者满意度为94.44%(34/36),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2.42±0.68)分,低于护理前的(5.85±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有利于射频消融治疗的顺利完成、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并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肺癌65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不良反应轻微.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术后3月复查CT的有效率为81.0%,术后6月复查CT的有效率为70.4%,术后12月复查CT的有效率为82.6%.术后1~3月患者咳嗽、胸痛、胸闷均有改善,卡氏评分有所提高.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技术拥有较为广泛的患者群,具有副作用小、消融效果明显的优点,中药在氩氦刀术前术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的联合,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内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指导、术中护理、手术并发症监测和处理、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及院内感染、护理误差、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生焦虑患者40例,占35.7%,恐惧紧张患者72例,占64.3%;无院内感染及护理误差发生;护理完成率100.0%;并发症出现剧烈爆发痛1例,消融区域形成肝脓肿1例,占1.8%,低热1例,占0.9%,通过护理治疗后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同时结合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张卫  王磊  叶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3):2861-2862,2879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单纯左心房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分为左房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中进行房颤的左心房射频消融和双心房射频消融治疗。并进行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消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房颤复发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左心房消融作为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一种治疗手段,操作简便、用时短、并发症少,早期临床疗效满意,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结果77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不良反应轻微。术后1~3月咳嗽、胸痛、胸闷憋气症状均较术前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有较明显的提高,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6.99%、15.07%、8.22%。结论:氩氦刀局部冷冻联合全身中药治疗肺癌具有副作用小,消融效果明显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结果 77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不良反应轻微.术后1~3月咳嗽、胸痛、胸闷憋气症状均较术前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有较明显的提高,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6.99%、15.07%、8.22%.结论 :氩氦刀局部冷冻联合全身中药治疗肺癌具有副作用小,消融效果明显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肿瘤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导管针行射频消融术+臭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导管针,先射频热凝消融,后通过其注射臭氧行臭氧消融术治疗.结果:优24例(59%),良10例(24%),可3例(7%),差4例(10%),优良率83%,有效率90%.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臭氧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训练伤相关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隙靶点,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加热,复制出原有症状后治疗4个周期,每周期60s,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tani分级。结果:治疗后2周,VAS从治疗前的(8.84±0.58)降低到(2.56±0.62),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tani分级优5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前景。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应用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消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55例。结果:平均随访21(3~35)个月。术前评分平均(5.71±0.48)分,术后随访时平均(1.66±0.71)分,术后1周主观满意度优良率86.4%,症状缓解率74.0%;末次随访时主观满意度优良率61.0%,症状缓解率51.0%,未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起效快、创伤小,为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通窍活血汤治疗鼻甲肥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方法:对98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连续治疗10d。结果:对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并对这两个阶段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予以比较。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能有效缓解鼻甲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8),对照组为79.55%(35/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②2组治疗后疼痛、麻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2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组椎间隙高度R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优于针灸结合牵引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射频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自上腰椎棘突患侧行背根神经节阻滞有效后,次日连续射频治疗患侧椎小关节内侧缘,观察治疗即刻、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治愈率为93%,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V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射频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分析吉非替尼与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社会效益.方法:随机选择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初治患者,非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20例,甲组给予吉非替尼250 mg口服1次/天治疗;乙组给予含铂方案TP(紫杉醇+顺铂)治疗,一个月后评价疗效,病情进展则停止治疗,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甲组:20例中症状完全或明显缓解16例,多在用药1周后见效,临床受益率为80.0% (16/20).腺癌16例,CR2例,PR8例,SD5例,PD1例,有效率(CR PR)为62.5% (10/16);鳞癌4例,SD2例,PD2例.总有效率为50.0% (10/20).中位无进展时间为9个月,一年生存为45.0% (9/20).不良反应,主要为痤疮样皮疹、恶心及腹泻.治疗检查费用:人均约2500元/月.乙组:20例中症状完全或明显缓解15例,多在用药2周后见效,临床受益率为75.0% (15/20).腺癌16例,CR2例,PR7例,SD6例,PD1例,有效率(CR PR)为56.3% (9/16);鳞癌4例,SD2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5.0% (9/20).中位无进展时间为8个月,一年生存为40.0% (8/2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脱发.治疗检查费用:人均约5500元/月.结论: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较含铂方案轻,医疗费用较低,社会效益明显,值得临床一线推荐治疗晚期肺腺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后患者意愿自行选择分成两组.A组50例行胶原酶盘外治疗组;B组50例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组.临床疗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第4天,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结果:术后有效率分别为:A组84.7%,90.3%,92.4%,94.2%;B组:92.8%,93.0%,93.7%,9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6个月疗效远高于胶原酶盘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针刺治疗,隔日l次,对照组口服天麻头风灵胶囊,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观察头痛发作频率天/月以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3个月头痫发作频率治疗组治疗后每月头痛天数、每天平均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月与第1月比还有明显的进一步改善。结论针刺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针对本病的慢性、复发性顽固性的特点,于治愈后的2月后,适当增加治疗疗程,有助于巩同其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斌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105-106
目的:研究“中医四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陆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所在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68例研究对象实施“中医四联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出院1个月后,做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4个疗程后,68例研究对象中,有28例(41.18%)显效,有36例(52.94%)有效,有4例(5.88%)无效。总有效人数64人,总有效率94.12%。见表1。患者出院1个月后,进行随访,随访到66例,其中28例显效患者中没有复发,36例有效患者中,4例复发,2例无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复发率为6.25%(4/64)。结论:“中医四联疗法”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愈疡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半年,观察胃镜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Hp再感染率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63.46%;组间胃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其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76%(1/21)、23.81%(5/21),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77%(4/13)、53.85%(7/13);两组3个月、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9.38%(3/32)、25.00%(8/32),对照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19.05%(4/21)、61.90%(13/21);两组3个月、半年的Hp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与Hp再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