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加敏 《家庭护士》2009,7(12):1043-1043
[目的]探讨影响病人标识腕带佩带因素.[方法]对2008年2月15日-2008年4月15日住入我院神经内科165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结果]病人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不完全到位,医院辅助科室还未形成通过腕带快速识别病人.[结论]加强标识腕带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转变护士传统查对模式,将腕带查对工作常规化;注重操作细节,满足病人美感需要,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护士腕带佩带的健康宣教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1-12月采用护理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血型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后1年内了解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护理标识1年中发生护理差错2次,占0.2%,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5%。结论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的有序性及警惕性,减少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标识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危重患者、新生儿及儿童等2 767例,年龄最大的90岁,其中2 716例患者佩戴了腕带标识.结果 在临床应用腕带标识1年后,医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与2006-2007年相比下降了66%,佩戴腕带的2 716例患者无一例由于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8%,较2006-2007年提高了2.8%.结论 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诊日间输液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6月急诊日间病房输液患者150例,急诊日间病房一线护士31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佩戴标识腕带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患者中愿意应用腕带的例数为46例,占30.7%;护士中愿意应用腕带的例数为13例,占41.9%。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佩戴、查对标识腕带的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增强患者对佩戴标识腕带与医疗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包括手腕带的材料、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流程、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使用原则。认为使用病人标识手腕带对病人进行明确标志是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病人身份确认的途径,可以有效预防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慕晓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68-2468
目的 探讨标识化管理在血液透析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对278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透析各环节的标识化管理,比较使用前后护士对病情了解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透析标识的应用使护理人员对病情的了解率达98%,护理差错发生率降至2%,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 将标识化管理应用到透析各环节中,可有效防范透析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建立良好的护患.  相似文献   

7.
<正>从护理角度出发,护理安全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建立一个更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识别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力措施[1]。腕带是识别、确认病人身份的一种标识。腕带标识制度是临床上的一种查对制度,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至最低[2,3],但是部分病人甚至医护人员对佩戴腕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第一目标即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患者、护士和医技人员三方对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看法,为更好地加强标识腕带的应用与管理,规避医疗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120名患者、120名护士和80名医技人员就其对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看法和建议进行调查.结果 65%的患者认为佩戴腕带有防范价值,乐意接受;70.83%的护士认为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有价值,能自觉执行;62.5%的医技人员认为佩戴标识腕带能有效提高检查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患者佩戴标识腕带能有效防范医疗风险,但要加强细节管理.  相似文献   

9.
陈春春  朱菁菁  张飞飞   《护理与康复》2016,15(9):914-915
正护理标识是一种采用图案、文字等方法制定针对性、科学性的标识,其目的在于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1])。ICU是不良事故高发区域,用药差错已占据所有医疗差错的主要部分~([2])。ICU患者病情复杂危重,且变化迅速,抢救药物、高危药物种类繁多,微泵用药使用频繁,护士高强度、高压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增加了安全用药的风险。为了提高护士微泵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笔者筛选了科室常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腕带和术眼标识在斜视惠儿手术中起的有效作用,包括给斜视惠儿佩戴腕带,术眼用红色记号笔做标识,并利用眼科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三方核对.认为斜视患儿采用腕带识别标识、手术部位标识及手术患者安全核对表进行查对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护患沟通,对减少护患纠纷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级服务失误补救模式在老年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老年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运用服务补救理论,开发老年科护理服务失误上报系统,建立老年科失误补救奖惩制度,培训四级服务失误补救模式和流程,及时发现失误及时进行补救。结果有效防止了护理投诉和纠纷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四级护理服务失误补救模式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整合护理信息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实践中,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将护理管理、重症监护、物资管理、检验标本采集和智能呼叫系统等子系统整合到原有的"军卫一号"固定护士工作站平台,实现一体化集成展现功能;应用无线网络、移动计算机、掌上电脑,结合病人身份条码识别的腕带标识,将护士站延伸到病人床旁,实现移动护士工作站功能。结果护理工作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能有效减少人工判断产生的错误,减少安全隐患。结论整合后的护理信息系统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管道标志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治疗的103例留置多种管道的老年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管道标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管道脱出、连接错误、管道堵塞、管道受压扭曲及并发症的例数,并统计急救给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管道脱出、连接错误、管道堵塞、管道受压扭曲及并发症等安全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救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管道标志应用于老年危重患者,强化了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4.
医院信息化对护理管理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对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嘱管理、药房发药、病区药品管理、供应室管理、病区工作日志、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结果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有效地防止药物管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节省护士案头工作时间;营造了护士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结论护理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了护理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向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初步转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0年7月开始在全院各临床科室推行护士管床、管患者的"大包干责任制",将护士站前移,建立治疗、护理、记录为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车为流动护理工作站,实行护士床边工作制.比较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各种不良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分配制度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应用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制度,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得分分别为(96.38±0.91),(98.26±0.90),(97.39±0.93),(98.69±0.96),(97.28±0.74),(98.57±0.98),(99.26±0.93)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2.36±0.72),(90.38±0.75),(89.26±0.76),(91.57±0.78),(89.93±0.76),(91.23±0.78),(91.38±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647,90.990,82.833,10.910,636.529,60.461,13.177;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750,22.733,49.430,41.483,12.926,8.980,8.517,7.806,12.920;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336,12.975,14.344,18.237,25.745,13.100;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45,P〈0.05)。结论将量化考核绩效管理融人护理管理中,体现优劳优酬、按劳取酬的原则,是护理管理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质量改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建立护理绩效评价体系,探索该体系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护理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法,参考现运行的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形成符合医院情况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服务质量效率、人力资源效率、组织运转效率在内的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护理团队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引入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1年多以来,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更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实现了组织变革管理。  相似文献   

18.
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年来本院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施急诊信息系统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急诊信息系统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减少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以Oracle数据库作为服务端,客户端程序使用PowerBuilder9.0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结果护理病历系统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具有标准化、智能化等优点。结论护理病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改变护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全院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专科护士(N4)一责任组长(N3)一高级责任护士(N2)一初级责任护士(N1)一助理护士(N0)五层分层级管理模式,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职责明确,实行责任包干制,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绩效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等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士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增加(P〈0.01),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及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