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间 ,我院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溶栓酶治疗 ,与单纯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作对照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男 3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8~ 70岁 ,平均 6 1 .2岁。对照组 3 0例 ,男 1 8例 ,女1 2例 ,年龄 46~ 6 8岁 ,平均 6 5 .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 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 ,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心绞痛类型 :初发劳力型 1 8例 ;恶化劳力型 2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对 16例经常规用药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45~ 72岁。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型心绞痛 4例 ,中间型心绞痛 3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1例。病人均符合下列条件 :阵发性胸痛反复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 >0 1mv和 /或T波倒置 ;肌酸磷酸激酶 (cpk)及其同功酶 (CK MB)均在正常范围内 ;静滴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或消心痛 )持续 48~ 72h ,同时口服钙离子…  相似文献   

3.
溶栓、抗凝、活血化瘀联合治疗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2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了溶栓、抗凝、活血化瘀联合治疗的方法,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尿激酶用量为500000u/日,连用3天以溶解血栓,后予以肝素钠12500u/日以抗凝,连用5天后再用丹参活血化瘀。经治疗后2的症状和/或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而且,由于在使用尿激酶前做全血凝固时间测定,〈140秒时方进行溶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尿激酶致出血的副作用,加大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测定,血栓形成的指标D-二聚体,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将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分成不同亚组,探讨各亚组的发病机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三天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观察不同亚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显示①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②UA组与SA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UA组中恶化劳力型、混合型、梗塞后心绞痛与S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无显著意义(P>0.05).③溶栓组治疗有效率94.2%,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4.3%.二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UA中恶化劳力型及混合型心绞痛溶栓治疗有良好疗效,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D-二聚体可作为UA分型及选择溶栓时机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198 8年以来 ,我对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肝素 ,同时与常规治疗组 30人进行了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二组共 6 0人 ,男 40人 ,女 2 0人 ,年龄 49~ 70岁 ,平均年龄 5 8 2岁 ,病情表现 :①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病程 <1个月的劳力型心绞痛 ;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同等程度劳力所诱发的心绞痛发作 ,次数增加 ,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突然加重。③梗塞后心绞痛 ;④自发性心绞痛。1 2 分组方法 随机分组 ,肝素组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11例 ,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9例。 6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塞通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2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400mg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等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率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回顾分析2010-01—2011-1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男22例(75%),女8例(25%);年龄32~66岁。本次入选30例均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①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Ⅲ级以上;②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 min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  相似文献   

8.
笔者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静脉点滴硝酸甘油 ,并口服曲美他嗪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 :从1999年5月~2001年6月住院患者77例作为治疗对象 ,男47例 ,女30例 ,平均年 (62 2±5 6)岁。77例中 ,32例为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23例有轻微活动即诱发的初发性心绞痛 ,22例为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的自发性心绞痛。上述对象同时具备以下两项即可入选 :(1)48小时内有两次心绞痛 (AP)发作 ;(2)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心电图异常之一 :相临两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下降>0 1mv,T波…  相似文献   

9.
曲美他嗪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0mg,d)前后50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总运动时间、运动达到ST段压低1mm和出现心绞痛的时间、心率及血压。结果:曲美他嗪洽疗后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总运动时间、运动达到ST段压低1mm和出现心绞痛的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接受常规治疗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低分子量肝素 (LMWHS)的抗凝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本文就我院治疗的 6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按照WHO冠心病分类标准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 38例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4例 ,卧位型 (静息 )心绞痛 8例 ,变异型心绞痛 4例 ,梗死后心绞痛 9例 ;男2 3例 ,女 15例 ;年龄 5 8± 14岁。对…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0例 ,经 2~ 6个月的治疗 ,对缓解心绞痛发作 ,降低血脂及心电图恢复等均有疗效 ,结果显示有效率 93 3% ,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从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筛选了 6 0例配合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4 3~70岁 ,平均年龄 5 4岁。1.2 诊断标准 命名及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绞痛分型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4 0例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其他心绞痛 3例。1 3 方法  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 …  相似文献   

12.
程志英  闫赋琴  郑绯 《首都医药》2009,16(16):48-4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以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程度、总有效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80.5%患者心电图改善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南15.23±5.07次下降为3.19±1.57次,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57.5%患者心电图改善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南14.98±5.42次下降为4.89±2.47次,总有效率为80%.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为心绞痛的严重类型 ,极易发展成心梗 ,以往采用常规治疗疗效不显著 ,我科自 1999年 9月来对 10例患者采用微量泵静脉推注合贝爽治疗 ,同时做好治疗时的观察与护理工作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患者 ,年龄 45~ 72岁 ,虽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后症状仍然不能控制 ,因此除继续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外 ,停用所有抗心肌缺血药 ,静脉推注合贝爽 5~ 10 m g/ h,2天为一疗程 ,根据患者心绞痛程度及心率、血压调整剂量及疗程 ,最长治疗 4个疗程 ,最短 1个疗程。本组 10例患者中 ,8例心绞痛发作明显改善 ,其中 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94例,应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每周)、持续时间(每次)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0%)少于观察组(95.7%)(P<0.05);观察组血脂、CRP水平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效果明显,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次数,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降低血清CRP水平,延缓病情发展,治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病情进展迅速,临床症状重,如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近年来对UAP的治疗十分重视.我们对41例UAP患者进行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我院2000年9月~2001年8月住院的UAP病人8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对照组). 1.2入选标准(1)不稳定性心绞痛包括初发劳力型和恶化型及自发型.入选前24h内有一次或一次以上心绞痛发作,发作时间大于3min(2)心绞痛发作时伴有下列ECG异常之一:a、相邻两个条联ST段缺血性下降≥0.1mv;T波低平或倒置;b、ST抬高肢导>0.1mv,胸条>0.3mv,无坏死Q波.  相似文献   

16.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7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联合常规药物疗法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G)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U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调脂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以及硝酸酯类用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ST段下降幅度、总缺血发作时间、缺血发作次数、硝酸酯类用量减少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是常规治疗方法以外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观察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组)30例,对照组(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组)30例,分别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Holter 24h缺血总时间等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传统疗法治疗,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传统疗法对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用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262-263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的完全随机化方法,尿激酶+肝素治疗50例与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者uc=2.82,后者uc=3.01,P均<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临床缓解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87年7月~1989年8月对30例患者应用藻酸双酯钠(简称 PSS)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按1979年 WHO 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将发作频繁胸痛持续存在,经用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心绞痛视为顽固性心绞痛。二、一般资料:本组系我院1987年7月~1989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5~78岁,平均54±(SD)11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0例,恶化劳力型7例,自发性心绞痛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