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在真性腰椎滑脱和假性腰椎滑脱鉴别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真性、假性腰椎滑脱时的影像学表现有许多不同之处,CT能显示小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具有普通X射线平片没有的优势。目的:通过观察和测量腰椎滑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的特点,推测小关节改变与滑脱之间的关系,评价CT在诊断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07/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临床实验室完成。参试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3-01/2004-06收治156例住院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真性滑脱48例,假性滑脱108例。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ospeed AⅡ型CT机进行常规轴面扫描,计算机X射线成像或数字放射成像拍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两种腰椎滑脱椎小关节面的角度,椎小关节在影像学上的病理改变。结果:假性滑脱腰椎小关节面角呈较明显的矢状方向改变。椎小关节的病理变化包括:关节间隙狭窄不平、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骨质疏松、关节真空、关节囊钙化等,这些病理变化在假性滑脱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真性滑脱。结论:CT不但能显示椎体滑脱椎弓峡部的缺损情况,而且可显示椎管内的改变及小关节的改变情况,是确诊真、假性滑脱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假性滑脱的病因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腰椎假性滑脱患者的滑脱部位及腰椎退变的X线及CT表现。结果本组6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腰椎退变征象,单椎体滑脱59例,多椎体滑脱1例,单椎体滑脱中以L4向前滑脱者居多。结论腰椎退变是导致腰椎假性滑脱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作者分析473例腰椎假性滑脱的病例,旨在了解其发病年龄与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腰腿痛患者的X线检查共5424例。结果:发现腰椎假性滑脱473例,其中男107例,女366例,51 ̄70岁330例,结论:在40岁以上人群中,腰椎假性滑脱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而高龄患者腰椎假性滑脱发生率的性别2差异有所缩小,不随的增长而扩大。  相似文献   

4.
腰椎假性滑脱的影像特征(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假性滑脱的影像及病理、生理特点。材料与方法:选择126例腰椎3假性滑脱病人进行X线平片及其中50例进行CT检查。结果:腰椎假性滑脱都不超过Meperdin氏4度法的1度。结论:腰椎假性滑脱是退行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椎管狭窄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腰椎滑脱的CT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腰椎滑脱的CT表现。结果:CT扫描显示以下特征:(1)关节突间部的骨性缺员;(2)椎管前后径延长:(3)椎体后缘呈双边征;(4)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相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5)侧隐窝狭窄。结论:腰椎滑脱具有特征性CT征象,CT扫描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显示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在诊断腰椎真性滑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64 层MSCT 腰椎容积扫描患者93 例,分析其常规椎间盘横断面重建图像和矢状面重建图像。结果腰椎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检出腰椎真性滑脱93 例,其中Ⅰ°滑脱74 例,Ⅱ°滑脱19 例;横断面图像检出腰椎真性滑脱58 例。结论MSCT 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对腰椎真性滑脱有良好的显示。  相似文献   

7.
对2004—10/2007-09收治的腰椎假性滑脱57例CT影像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31,年龄17~83(平均50.68)岁。临床症状主要是腰部疼痛或有伴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脊柱滑脱症患的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腰椎滑脱症患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依据不同的滑脱分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腰椎滑脱症患平均骨密度较同年龄组正常值偏低。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腰椎滑税症患骨密度均降(P<0.01);骨质疏松组假性滑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5滑脱多见,非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4、L5滑脱为主(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滑脱有一定因果关系,两互相影响,脊柱滑脱患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将有助于防止假性脊柱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盆兜布悬吊牵引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老年腰椎假性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以骨盆兜布牵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以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滑脱椎体治疗前后位移改变情况及治疗期间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椎体移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兜布悬吊牵引治疗老年腰椎假性滑脱早期缓解患者腰腿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31例腰椎退变性滑脱X线平片,以提高对退变性滑脱的认识。方法31例腰椎退变性滑脱全部病例常规摄片,并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单个椎体滑脱28例(90.32%),阶梯状滑脱2例(6.45%),错位状滑脱1例(3.23%),发生退变性滑脱的腰椎共34个。椎体向前移位22个,向后移位7个,向左移位3个,向右移位3个(其中有1个椎体属向前向右移位)。下腰椎向前移位多,上腰椎向后及向左右移位多,移位程度3.5~20mm(平均7.8mm),L3向前移位多见。结论X线平片对腰椎滑脱移位的程度,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CT表现,评价CT对椎弓崩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55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病人行反角度椎弓CT检查。结果: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均可见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部分边缘可见骨痂或碎骨,与椎小关节的间隙同时展示在一个层面,表现为“双边”征。椎管横径变小,前后径变长。结论 CT能明确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采取反角度椎弓扫描,对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腰椎退变性滴脱症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CT诊断依据和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前滑脱35例,后滑脱6例)的CT表现。结果 椎间盘相对性相反方向膨出相邻椎体边缘,椎间小关节半脱位及下位椎体上缘层面椎管矢状径的改变具有CT表现的特征性,是CT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主要依据。结论 CT不仅能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症,而且能与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相鉴别,从面能显示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迫的原  相似文献   

13.
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新  章稼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660-3661,T002
目的 文章探讨关节突关节形态对腰椎滑脱的影响。方法 L4-5节段退变性滑脱25例(均年龄55岁),后滑脱12例(均年龄53岁)和峡部裂滑脱11例(均年龄44岁)与32例(均年龄47岁)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CT轴向扫描关节突关节,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角度,关节宽度,的深度和关节面形态。结果 由上向下关节角度逐步从矢状向冠状转化。在L4-5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角度方向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向矢状(P<0.01),退变性滑脱组和后滑脱组的关节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退变性滑脱组的关节面深度比有显著差异,峡部裂滑脱组的唯一差异是关节宽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 结果提示关节突变状排列可能是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某些患者发生腰椎退变性时可能会出现滑脱。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3-10/2007-10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了满意疗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43~71(平均59)岁。滑脱部位:L5椎体滑脱13例,L4椎体滑脱8例。所有病例均摄腰椎正侧伸曲位及左右斜位X线片,按Newman分型均为退变性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度标准为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15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不稳和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5.
椎小关节变性与腰椎滑脱-CT表现和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与腰椎滑脱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腰椎滑脱而未见椎弓峡部断裂患者的腰椎CT,主要观察滑脱椎体小关节的情况。结果:椎小关节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表现有关节突增生硬化、肥大及碎裂。椎小关节面毛糙、间隙狭窄消失,小关节半脱位等。结论:部分腰椎滑脱仅与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有关,CT可以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弓根固定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方法用椎弓根固定系统对95例腰椎滑脱症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Ⅰ级(差),Ⅱ级(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sfeffee分级:Ⅰ级(差)1例,Ⅱ级(可)4例、Ⅲ级(良)36例、Ⅳ级(优)54例。对Ⅰ级Ⅱ级大概原因分析,Ⅰ级1例椎弓根螺丝松动,Ⅱ级2例是椎板减压不充分,另2例是滑脱椎体复位程度过大。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椎管狭窄减压应彻底,充分的植骨融合,重度滑脱椎体复位程度不可过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法加热敏灸对腰椎假性滑脱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改变。方法:选取50例假性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予相应的手法及热敏灸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8例,占56%;显效15例,占30%;好转7例,占14%;无效0例,占0%。结论:运用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假性滑脱,疗效满意,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研究影响腰椎滑脱症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64例,患者给予TLIF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JOA、VAS评分进行评估,并对影响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患者按JOA评分优良率为75%。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21.9±1.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10.7±1.3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1±0.8分,显著低于术前6.2±0.9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患者病程、腰椎不稳、Meyer‐ding分类为影响腰椎滑脱症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患者病程、腰椎不稳为影响腰椎滑脱症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LIF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病程、腰椎不稳为影响腰椎滑脱症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腰椎滑脱所致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行腰椎固定融合术。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该技术发展成为当今脊柱外科基本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X线、CT征象认识。方法:对25例诊断为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八字征”腰椎体前移,“猎狗征”,CT表现为双侧关节突间部不规则骨性缺损伴骨质增生。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边征,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结论:X线可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CT不仅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且可同时显示合并的脊椎滑脱以及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