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手术安全性和短中期疗效.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对26例因椎动脉狭窄引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行血管成形术,并记录患者影像学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临床随访.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狭窄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22±2)个月,其中仅2例有轻度的支架再狭窄.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初步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 ,探讨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 2例 2 3个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了支架植入扩张成形治疗 ,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 10个 ,基底动脉狭窄 13个 ,术前平均狭窄程度 (72 .4±11.3 ) % (5 0 %~ 90 % ) ,平均狭窄长度 (6.8± 3 .1)mm(3~ 12mm) ,植入球囊扩张支架 2 3枚 ,作临床及造影随访。结果  2 3个狭窄支架植入均成功 ,狭窄率降低到 (9.3± 5 .2 ) % ,无夹层动脉瘤、血管破裂、支架内急性闭塞并发症 ,手术造成缺血性小卒中 1例 (4.5 % ) ,无死亡。临床随访 3~ 2 4个月 ,无脑缺血性事件发生 ,血管造影随访 10例 ,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但远期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治疗。结果25例患者成功植入28枚球囊支架,其中BMS15枚,DES13枚。植入椎动脉支架25枚,基底动脉支架3枚(其中2枚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经溶栓后植入)。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81.4%(50%~95%)降低到6.3%(0%~15%)。22例经2~36个月临床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3例失访。1例患者植入1枚BMS后9个月症状复发,DSA复查发现支架再狭窄达50%,患者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植入1枚DES后35d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经急诊再植入1枚DES后血管开通良好。余20例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未见明确狭窄,未见卒中及脑缺血发作。随访22例中19例(86.4%)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3例(13.6%)部分缓解。结论BMS与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DES降低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优于BMS金属裸支架。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初步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既往有后循环梗塞病史,13例为反复头晕发作或血管性头痛。椎动脉起始段13例:椎动脉颅外段3例,颅内段5例;基底动脉12例。病变狭窄程度均在70%以上,狭窄长度2-12mm。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将球囊膨胀型支架(BX,AVES670,EXPRESS,BIODIVESO)在微导丝导引下通过狭窄部位,缓慢充盈球囊,造影观察支架释放情况后缓慢回撤球囊。结果 29例恢复正常管径,4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内膜撕裂和血栓形成。临床随访3-10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满意,无短暂性缺血再发生或卒中;影像学随访10例患者,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6.
唐超坤  齐立  周维  王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11):1052-1055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与金属裸支架(BMS)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使用支架类型,分为DES组和BMS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DES组术后即刻残余狭窄发生率为5%(2/40,狭窄程度最高25%),与BMS组7.5%(3/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10~4.11,P>0.05);术后6个月ISR发生率7.5%(3/40),显著低于BMS组25%(10/40)(OR=0.24,95%CI=0.06~0.96,P=0.03);术中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BM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19~3.14,P>0.05)。结论DES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BMS相比术后ISR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13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前狭窄为(76.15±15.11)%,术后狭窄为(3.69±3.04)%。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无缺血性脑卒中发作,随访8~12个月,10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偶尔有头晕,1例症状改善(DSA显示多段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小脑后下动脉显影差)。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缺血症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3年 4月至 2 0 0 4年 6月间 ,2 8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2 8例患者 ,18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4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 ,3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闭塞 ,1例为串联狭窄 ,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 7例 ,位于颈部椎动脉 2例 ,位于颅内段 17例。MoriA型病变 2 4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前2 8例平均狭窄率为 81.3% ,术后残余狭窄率均 <10 % ,(P <0 .0 1)。所有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随访 17例患者 ,时间为 6个月 ,Malek评分为 1分者 15例 ,2分者 2例。DSA脑血管造影复查 3例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 ;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11例经规范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1例中,10例手术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位,手术失败。基底动脉狭窄70%~90%,术后残余狭窄0%~30%。轻度并发症3例(1例术后头晕加重,1例术后出现一侧肢体无力,CT检查未见新发梗死灶,考虑可能为穿支梗死;1例术后7 d出现轻度颅内出血,轻度头痛),严重并发症1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 d后死亡),4例患者行CT血管造影术随访,无支架再狭窄。术前躁狂级别测量(MRS)评分为3±1.3,术后1周MRS评分为0.8±0.7,随访6~36月时MRS评分为0.6±0.7。并发症发生率36%,围术期死亡率9%。结论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可发生动脉损伤,穿支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围术期需要注意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释放支架时需缓慢释放,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支架,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 15例 ,肾动脉狭窄病变血管 15支 (13例 ,89% ) ,闭塞病变血管 2支 (11% )并肾功能衰竭。其中 ,双侧肾动脉受累 2例。狭窄病例中 ,治疗前狭窄程度为 6 0 %~ 90 %。共植入支架 16枚。术后观察患者状况及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 6~ 15个月 ,显示临床治愈 4例(2 6 % ) ,改善 9例 (6 0 % ) ,无效 2例 (13% ) ,临床总有效率 86 %。收缩压由术前平均 (2 7.12± 3.0 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 (18.6 2± 3.12 )kPa ,舒张压由术前平均 (17.73± 1.92 )kPa降为术后平均 (11.12± 2 .4 3)kPa(P <0 .0 5 )。术后肾功能保持稳定者 9例 (6 0 % ) ,明显好转者 5例 (33% ) ,继续恶化者 1例 (6 % )。造影复查 1例 (6 .7% ) ,于术后 6个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 (约狭窄 70 % ) ,经支架内球囊扩张后 ,随访 2次血管造影其再狭窄程度稳定在 2 0 %左右。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显著 ;闭塞病例支架成形治疗的成功 ,为介入治疗此病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7例患者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和噻氯吡啶250mg/天,6F(Envoy)导引导管放置到颈内动脉远段或椎动脉近颅底段,造影获得工作位,评价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微导丝在路途导引下通过颅内动脉狭窄段,向远端直至P2或M2段,确保足够的支撑力。选择支架大小的依据为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导丝引导下支架通过狭窄部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确,充盈球囊至5~6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无并发症,操作完毕。随访3~10月。结果:17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技术成功100%,造影显示狭窄由术前(78.3±12.9)%降至术后(6.8±7.3)%,狭窄的动脉管径恢复,短期随访(3~10个月)显示很好临床效果。术中出现一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SAH),对症治疗痊愈。6例随访造影未见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增加血管内径,改善血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报道渐多,由冠脉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过渡到专用颅内覆膜支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的颅内动脉疾病主要为巨大、宽颈或微小脑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椎基底动脉梭形或夹层动脉瘤和海绵窦动静脉瘘等。这类颅内动脉的病变是目前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覆膜支架使用后可直接、有效封堵动脉瘤颈和瘘口,使梭形动脉瘤及载瘤血管再塑形。但也会产生脑神经功能缺失、穿支或母体血管闭塞。本文对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病变的国内、外应用和研究动态,所治疗的疾病部位和类型、治疗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2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DSA证实26支责任血管,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症状性脑卒中18例。对25例患者进行了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治疗,并于1、6、1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及支架情况,了解有无再狭窄。结果支架植入后,25例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76.9%(50%~98%)下降至5.2%(0~30%),残余狭窄率为3%~25%,远端血供良好。除1例患者支架植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和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下行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再狭窄率低,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PTRAS手术的ARAS患者31例,均为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PTRAS的成功率,以及血压、降压药种类的变化;应用肾动态显像评估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的变化。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严重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随访,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种类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血肌酐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术后3、6、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总GFR较术前明显升高,而非支架侧SKGFR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将支架侧术前SKGFR的值以20 ml/min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SKGFR≥20 ml/min共15例,SKGFR< 20 ml/min共16例,分析两组术前、术后SKGFR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术前SKGFR≥20 ml/min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3~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SKGFR<20 ml/min的患者,术后3~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较术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TRAS治疗ARAS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支架侧的分肾功能明显改善,肾动脉狭窄侧的SKGFR越小,其术后肾功能改善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52例,44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7F长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19例),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29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支架内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16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2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3-13个月(平均7.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颈动脉超声随访45例,DSA随访19例患者颈动脉均无再狭窄发生(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内化疗治疗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内支架放置及结合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延长生命,解除症状。方法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病例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20~69岁,经口置入自扩式十二指肠金属支架共15枚。其中12例在支架置入后定期行肿瘤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所有病例梗阻症状解除,除2例未行动脉化疗者外,生存期均明显延长。结论本疗法为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提供了有效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7.
Muradin GS  Bosch JL  Stijnen T  Hunink MG 《Radiology》2001,221(1):137-145
PURPOSE: To perform a meta-analysis of long-term results of balloon dil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opopliteal arterial disea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was searched for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1993 and 2000. Inclusion criteria for articles were presentation of long-term primary patency rates, standard errors (explicitly reported or derivable),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and discrepancies were resolved by consensus. Primary patency rates were combined by using a technique that allows adjustment for differences across study populations. Analyses were adjusted for lesion type and clinical indication. RESULTS: Nineteen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presenting 923 balloon dilations and 473 stent implantations. Combined 3-year patency rates after balloon dilation were 61% (standard error, 2.2%) for stenoses and claudication, 48% (standard error, 3.3%) for occlusions and claudication, 43% (standard error, 4.1%) for stenoses and critical ischemia, and 30% (standard error, 3.7%) for occlusions and critical ischemia. The 3-year patency rate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63%-66% (standard error, 4.1%) and were independent of clinical indication and lesion type. Funnel plots demonstrated an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the data points associated with stent studies. CONCLUSION: Balloon dil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for claudication and stenosis yield similar long-term patency rates. For more severe femoropopliteal disease, the results of stent implantation seem more favorable. Publication bias could not be ruled ou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管、主支气管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气管腺癌1例、食管癌9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癌7例、甲状腺癌术后纵隔内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均行64排CT扫描及气道重组.其中气管狭窄5例,右支气管狭窄1例,气管合并左或右支气管狭窄7例,气管、左右支气管均狭窄5例;气管狭窄51% ~70%7例,71%~90% 11例.所有患者均为重度呼吸困难,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评估Ⅳ级17例、Ⅲ级1例.患者均经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经气管插管连接管的吸痰孔进入,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术全程监测血压、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 SaO2)、呼吸频率.术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情况,麻醉及手术相关重要并发症,评价全麻效果(舒适度评分),并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价.对患者在麻醉过程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SaO2以及手术前后动脉血气监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8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7例出现轻度痰中带血、1例痰液涌出堵住支架,对症处理后好转,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其他麻醉及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分9 ~11分17例,6~8分1例;手术过程中患者均配合良好;舒适度评价优16例,良2例.呼吸频率及心率在麻醉苏醒后[分别为(18.6±1.4)和(73.2±7.6)次/min]明显低于麻醉前[分别为(37.1±2.8)和(106.5 ±14.2)次/min](t值分别为17.81、3.80,P值均<0.01),SaO2在术中[(91.2±1.8)%]高于术前[(76.3±8.6)%](t=2.06,P<0.01).麻醉苏醒后患者SaO2[(94.5±4.3)%]较术前明显升高(=2.26,P<0.01);血压在麻醉苏醒后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综合评价均良好.结论 恶性气管狭窄在充分评估后,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及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并比较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及内支架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梗阻性病变患者,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7例,大动脉炎6例。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完全闭塞5例,均实施了介入治疗。6例单纯行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6例置入血管内支架,1例介入治疗失败。结果 12例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获成功,6例分别置入S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