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特点、AD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ADC值对判断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12月18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岁。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平均ADC值(均取4~6个区域,取平均值),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AD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脑膜瘤各亚型间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囊变区与瘤周水肿平均ADC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区分肿瘤实质、囊变区及瘤周水肿,但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甄别需结合常规MRI与增强的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胶质瘤患者12例,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9例,淋巴瘤8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DTI检查、工作站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的FA值、ADC值,分析比较不同肿瘤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肿瘤区和健侧对应部位重建,主要为白质纤维束,并与肿瘤融合,观察纤维束的形态变化。结果胶质瘤、脑膜瘤、淋巴瘤、神经鞘瘤肿瘤实质区平均FA值为分别FA1:0.318±0.0036,FA2:0.45±0.052,FA3:0.304±0.012,FA4:0.0362±0.071;ADC值分别为:ADC1:1.233±0.204,ADC2:1.061±0.039,ADC3:1.014±0.108,ADC4:1.469±0.062。脑膜瘤FA值最高,神经鞘瘤ADC值最高。淋巴瘤ADC值及FA值较低。各组间比较,按α=0.05水准,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92.308,P=0.000,F=30.955,P=0.000)。结论不同肿瘤的FA值和ADC值存在明显差异,DTI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造成的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浸润与破坏改变。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鉴别不典型脑膜瘤与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4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不典型脑膜瘤17例;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28例),均做了MR DTI,获得FA图和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区与健侧正常脑白质区的平均FA值和ADC值。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别对不典型脑膜瘤与星形细胞肿瘤两组肿瘤实质区、瘤周区和健侧正常脑白质区FA值和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均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典型脑膜瘤肿瘤实质区、瘤周区、健侧正常脑白质区FA值分别为0.23±0.05、0.20±0.04、0.28±0.04;星形细胞肿瘤上述3个区FA值分别为0.05±0.01、0.14±0.03、0.26±0.04,上述两组肿瘤实质区、瘤周区FA值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不典型脑膜瘤肿瘤实质区和瘤周区FA值高于星形细胞肿瘤(P<0.05)。不典型脑膜瘤肿瘤实质区、瘤周区、健侧正常脑白质区ADC值分别为(0.82±0.13)、(1.22±0.32)、(0.73±0.10)×10-9mm2/s;星形细胞肿瘤上述3个区ADC值分别为(1.82±0.17)、(1.71±0.10)、(0.70±0.06)×10-9mm2/s。上述两组肿瘤实质区、周区ADC值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结论测量肿瘤实质区和瘤周区FA值和ADC值可鉴别不典型脑膜瘤和星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在鉴别胶质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应用,及其在胶质瘤良、恶性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1.5T Inter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9例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在x,y,z轴3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弥散系数(b值):b=0s/mm2及b=1000s/mm2,测量了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的ADC值。结果:脑肿瘤实质部分的DWI和ADC图信号分别高于和低于正常脑组织。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1.72±0.78)×10-3(mm2/s)及瘤周水肿的ADC值(1.44±0.31)×10-3(mm2/s)与正常组织的ADC值(0.93±0.59)×10-3(mm2/s)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2级低度胶质瘤的平均ADC值高于3~4级恶性胶质瘤的平均ADC值(P<0.05)。结论:DWI、ADC图及ADC值的测量能够用于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与正常脑组织的区分,但不能可靠地鉴别肿瘤组织及瘤周水肿。ADC值能够反映肿瘤的细胞构成,MR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良、恶性胶质瘤的分级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对脑膜瘤分型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109例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分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rADC(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ADC值(ADCt)、瘤周水肿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以鉴别脑膜瘤良恶性;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指数(FA)在鉴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水肿及正常脑组织,以及探讨ADC值及FA值在对肿瘤浸润范围中的作用。方法14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T1WI增强、T2WI上确定肿瘤组织、水肿及正常脑组织,在ADC图和FA图上测量这些区域的FA值及ADC值,用方差分析评定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囊变区的ADC值(2.07&#177;0.631)&#215;10^-3mm^2/s最高,其次为水肿区(1.39&#177;0.164)&#215;10^-3mm^2/s、肿瘤强化中心(1.13&#177;0.187)&#215;10^-3mm^2/s、肿瘤强化边缘(1.04&#177;0.254)&#215;10^-3mm^2/s、瘤周正常白质区(0.779&#177;0.088)&#215;10^-3mm^2/s、对侧正常白质(0.748&#177;0.082)&#215;10^-3mm^2/s。对侧正常白质FA值最高(0.538&#177;0.084)&#215;10^-3mm^2/s,肿瘤囊变区最低(0.09&#177;0.028)&#215;10^-3mm^2/s。肿瘤强化边缘与囊变坏死区、水肿区、瘤周正常白质以及对侧正常白质ADC值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瘤周正常白质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ADC值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强化边缘与囊变坏死区、瘤周正常白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FA值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瘤周正常白质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FA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强化边缘FA值与水肿区F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C值可用于区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正常脑白质、水肿和肿瘤强化边缘,FA值对于组织学鉴别无明显意义,FA值对肿瘤浸润范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良恶性脑膜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膜瘤相对性脑血流容积(rCBV)与脑膜瘤良恶性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PWI)检查.PWI序列为GRE-EPI-T2~*WI,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计算出脑血流容积(CBV)图,获取脑膜瘤最大rCBV值,分析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与周围水肿区间rCBV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9.78±4.69、3.59±0.28 (t=7.168, P<0.001);周围水肿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3.06±1.76、3.58±1.93 (P>0.05).结论 MR PWI的rCBV值及CBV图是评价脑膜瘤良恶性的有价值的指标,对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以及对脑膜瘤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脑膜瘤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良恶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强化区rADC值(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强化区ADC值(ADCt)、瘤周水肿区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区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于鉴别良恶性脑膜瘤;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瘤周水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瘤(灶)周水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在脑肿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脑肿瘤(胶质瘤40例,转移瘤20例,脑膜瘤13例)、3例脑脓肿及2例炎性肉芽肿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对照测量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析实质部分及水肿区的相对ADC值(rADC).对于瘤周水肿直径>1 cm者,将水肿区域划分为近侧、远侧瘤周.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炎性病变之间的近侧瘤(灶)周水肿rADC值存在差异.各病变远侧水肿区之间的rADC值无差别.高级别胶质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rADC值低于远侧;低级别胶质瘤近、远侧瘤周水肿的rADC不能区分;转移瘤、脑膜瘤、炎性病变近侧瘤(灶)周水肿区rADC值高于远侧.结论脑肿瘤近侧水肿区DWI检查的rADC值有助于胶质瘤级别鉴定和与其他肿瘤及炎性病变的鉴别.高级别胶质瘤近侧瘤周水肿区rADC值低于远侧,而在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和炎性病变却相反.  相似文献   

10.
陈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25-1627
目的通过对85例脑肿瘤以及5例炎性病变瘤周水肿区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探讨瘤周水肿的DWI表现在脑肿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脑肿瘤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全部数据经过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各区域的瘤间差异用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均以-x±s表示,P<0.05为显著性意义。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炎性病变之间的近侧瘤(灶)周水肿ADC值存在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低于远侧(P<0.05),且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与瘤体接近(P>0.05);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与近、远侧瘤周水肿的ADC均不能区分(P>0.05);脑膜瘤、炎性病变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P<0.05)。结论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可用于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脑膜瘤及炎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瘤周水肿区ADC值可用于胶质瘤分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诊断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良性脑膜瘤10例),测量肿瘤实质区与健侧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比较测值,并观察两种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结果 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FA值均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降低(P均<0.05);星形细胞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健侧正常脑组织高(P<0.05),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健侧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患者比较,肿瘤实质区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DTT图中,星形细胞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脑膜瘤纤维束呈现为稀疏、移位。结论 测量肿瘤实质区ADC值和FA值可鉴别脑内和脑外肿瘤如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DTT可清晰显示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有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扩散张量各向异性分数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DTI)各向异性分数(F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共26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0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6例.行常规MR 、DTI检查.构建 FA 图,并测量肿瘤、水肿区及正常白质的FA值.结果正常白质纤维在FA图上表现为高信号.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多呈低信号,边缘清晰,周围白质纤维呈高信号,信号未见明显减低.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亦多呈低信号,边缘模糊,肿瘤实体区与水肿区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肿瘤实体区和水肿区 FA值与邻近正常脑白质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FA图不能明确区分肿瘤边缘及水肿区,但能将二者和正常白质纤维束鉴别.结论 DTI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瘤的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DSC-PWI)表现,评价DSC-PWI在脑膜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脑膜瘤患者在3.0 T MR扫描仪上术前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SC-PWI检查.分析其MRI灌注伪彩图像和灌注曲线,分别在肿瘤实质和瘤周水肿部分进行感兴趣区(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动脉自旋标记(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评价。材料与方法 25例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超急性期5例、急性期16例和亚急性期4例,所有患者均行DTI及ASL检查,观察各期的DTI图像及ASL图像并通过特殊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白质纤维束(DTT),测量梗死区与镜像区的FA值、ADC值及r CBF值,比较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梗死灶FA值、ADC值及r CBF值均较镜像区脑组织明显降低(P0.0 5),梗死区FA值、A D C值与r C BF值之间无明显相关(P0.0 5);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别分析3个时期脑梗死区的FA值、ADC值和r CBF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DTI和ASL能够早期反映梗死灶血流灌注情况及该区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根据量化的数据,可以间接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时间,进而提高适合溶栓的患者人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 TBI)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5例轻度m TBI患者(病例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DTI检查。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内囊区、胼胝体膝部及压部中线位置各一个点(共6个)为感兴趣区,分别测定FA值、ADC值。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部位的FA值、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各部位ADC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双侧额叶白质区、双侧内囊区及胼胝体压部FA值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A值能定量测定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水分子代谢的情况,DTI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指标,定量评估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并为对病情发展和预后的观察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异位灰质及其周边白质纤维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中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MRI证实的脑灰质异位患者DTI图像。观察DTI及DTT图像灰质异位区周围脑白质形态,并在DTI图像上测量异位灰质及其周围脑白质、对侧脑白质及正常位置脑灰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0例患者中Ⅰ型室管膜下型灰质异位有2例;Ⅱ型皮层下灰质异位有5例;Ⅲ型带状性灰质异位有1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又出现Ⅳ型即混合型有2例。异位灰质区脑白质走行发生异常,呈受压推移或聚拢改变,无消融;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区的FA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435,P=0.669);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间的FA值大致相同(T=-0.000,P=1.000)。结论:异位灰质区白质纤维束形态发生改变,FA值与对侧白质纤维束相比,无明显下降;DTT可清晰显示异位灰质区脑白质的走行方向及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