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核素心室造影结果分析临汾卫生学校附属医院(041000)张继强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能反映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变,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1,2〕。本文对近几年我院临床确诊的HCM患者的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结果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与心脏事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荣  马文珠  张馥敏  吴翔 《江苏医药》2000,26(4):299-30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HCM )是肥厚型心肌病(HCM )的特殊类型 ,为探讨其患病率及心脏事件 ,我们对 1987~ 1998年住院 110例HCM中的 17例AHCM患者 ,1987~ 1992年和 1993~ 1998年患病率的变化及心脏事件进行了研究。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110例HCM患者中 17例AHCM患者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2 5~ 70岁。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肌断层显像(ECT)、核磁共振 (MRI)、左室造影。二、方法 :对 17例AHCM患者在 1987~ 1992年与 1993~ 1998年的诊断病例数变化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包括年龄…  相似文献   

3.
常玉英  杜宇  杜平 《河北医药》2013,35(10):1544-1544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或称为肥厚梗阻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梗阻型心肌病),以及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心腔缩小,心室顺应性减弱,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收缩功能亢进,舒张功能降低,最后可能发生猝死,或变为扩张性心肌病或心力衰竭[2]。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室肌不均匀肥厚的心肌病。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主要罹及左心室,但室间隔肥厚较左室壁更甚。偶亦可罹及右心室。以往对这种疾病的命名繁多,目前统称为肥厚型心肌病。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按其有无心室内压差而归纳为: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起搏治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及晚期传导系统受累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的心脏疾病。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而分为梗阻型(obstruetive)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型(nonobstructive)肥厚型心肌病。其主要治疗包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临床上较多见,其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异常增厚.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则是其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以非对称性心肌肥厚和心室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我们对1999年5月~2002年8月来我院确诊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32例,进行了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肥厚型心肌患者46例,其中肥厚梗阻型18例,肥厚非梗阻型28例,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变、病理性Q波、电轴偏转伴发心律失常及典型超声表现。结论重视超声心动图表现与心电图改变及临床表现相结合可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尤其对无症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同时对临床随访观察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其中以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为主要病理类型,此外还有心肌均匀肥厚或心尖部肥厚的类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指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心肌肥厚,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此病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心电图可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部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低,临床上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AHCM患者15例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AHCM,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9.
<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因肥厚室间隔造成心室梗阻而得名。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姜克庆  董军凌 《江苏医药》1995,21(6):381-382
报告65例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根据肥厚部位不同将肥厚型心肌病分为七种亚型,对各种亚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根据对左室流出道梗阻征象的有无,进行了血液动力学分型。室间隔肥厚的部位及程度与血液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王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49-155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非梗阻型心肌病.1976年由日本学者首次发现,该病主要以左室乳头肌以下心肌肥厚为特点.此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15~80岁,以30~60岁较多,中国人发生率较高,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1].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几乎均异常,现将我院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 (HCME)是一组以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重度心肌肥厚、左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的特殊心肌病。现将我院自1992年以来检出的36例HCME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我院于1992年5月至今收治HCME患者36例 ,男12例 ,女24例。年龄 (68 2±5 3)岁。高血压病史 (16 1±4 5)年。首诊冠心病陈旧性心梗3例 ;小脑出血2例 ;快速型房颤、高血压、急性左心衰31例。结合病史 ,入院时血压、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 ,包括主动脉根部内经(AOD)、左室舒张内经 (LVD)、左室…  相似文献   

13.
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药环率(RICR),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其它性质的心脏病和正常对照组(NC)比较。结果表明:DCM患RCR和NK活性均低于NC组(P<0.01,P<0.001),CD8有显低于肥厚型心肌病(HCM),慢性心衰患(HF)及NC组(均P<0.01),而CD4/CD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原发性心肌病,易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约50%的患者发生猝死(SD)。目前,HCM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已报道的相关突变超过900种,主要有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等13个心脏肌节蛋白基因以及相关的线粒体基因,临床表型多样。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就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致病分子机制、病理生理、梗阻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吴云英  张广宏  左春洁 《中国医药》2014,(10):1433-1435
目的 通过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异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表现,提高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008-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2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超声心动图心腔内径、前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及观察有无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左室流出道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流速压差(PGmax)等以及对心电图的ST段、T波及QRS波群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心电图出现ST-T改变19例,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15例,心律失常4例(其中心房颤动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P波高尖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显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7例(其中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加速者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5例,左有心室壁均肥厚1例.23例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主动脉根部内径(32 ±4)mm,左心房内径(41±7)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4 ±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27 ±8)mm,前间隔厚度(20±4)mm,左心室后壁厚度(12±2)mm,左心室射血分数(69±12)%.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是目前临床心血管领域中最常用且无创性检查方法,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原发性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3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35例,原发性梗阻性心肌病39例,对每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性肥厚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心肌向心性肥厚、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左室内径缩短、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而收缩功能异常升高,表现明显,易于诊断。结论超声多普勒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性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具有成像清晰,影像学特征明显,易于诊断的优势,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性肥厚性心肌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心肌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多数学者同意Goodwin的分类:(1)肥厚型心肌病(梗阻型及非梗阻型),(2)充血型心肌病(扩张型),(3)闭塞型/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本型特点是心肌明显肥厚,可为心腔各壁普遍性肥厚(对称性肥厚)或以室间隔肥厚为主(非对称性肥厚)。肥厚肌块常向心腔突出  相似文献   

18.
肥厚性心肌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胚胎发育障碍、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及心肌细胞钙负荷过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认为与遗传相关性最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在临床上有明显遗传家族史者仅占30%~55%.亦有观点认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并存肥厚性心肌病,而嗜铬细胞瘤产生的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可致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9.
张长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274-2275
目的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96年~2004年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13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心电图均有T波异常。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表现为V3~5R波幅度明显增加,呈现V4≥V5>V3的规律,Ⅰ、aVL、V3~5ST段明显压低,相应导联T波深倒置,也呈现V4≥V5>3的规律,且与ST段下降程度呈正相关;4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表现为V3~5R波幅度增加不如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明显,I、aVL、V3~5ST段压低和T波倒置较心肌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轻,无上述规律性;2例室间隔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病人有Ⅰ、aVL、V1~3ST段抬高,T波直立,V3~5R波不增加;1例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伴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者表现为Ⅱ、Ⅲ、aVF、V1~4导联呈QS型。结论重视心电图的变化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20.
毛华  程宏 《贵州医药》1999,23(3):197-199
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HHCME)是近年来命名的一种病因未明的不同于一般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UC)特点和治疗非常类似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和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故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UCG的广泛应用,HHCME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本文报告我院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收住院的HHCME16例,并对HHCME的诊断标准、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文献复习与讨论,以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HHCME组16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