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麻醉对围术期细胞因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介导免疫及炎症反应的信息分子,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在一些临床病症中作用重大,手术创伤,感染,应激时平衡被打乱,首先表现为促炎细胞因子IL-1,IL-6,TNF等的急剧上升,这一高细胞因子血症又进一步触发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TNFsr,IL-Ira等的释放增加,围术期麻醉药,麻醉方法以及麻醉医师运用的其他药物对细胞因子平衡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阿片类药物有延迟IL-6的分泌及降低峰值浓度的作用,异丙酚,依托咪酯促进了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相对来说,氯胺酮,硫喷妥钠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大,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安氟醚,七氟醚等,对IL-4等抗炎性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术后肿瘤生长、转移、扩散密切相关[1],不论是否导致免疫功能反应过度,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探索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平衡,是近年来麻醉学研究中所关注的课题。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与抗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以探索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胃癌患者32例,ASAⅠ~Ⅱ级,年龄≥60岁,体重(54±8)kg,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围术期无输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Ⅰ组:气管内…  相似文献   

3.
麻醉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机体免疫力一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麻醉药物对细胞因子产生不同影响。基于不同实验关手麻醉对免疫的影响有不同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临床工作中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术中及术后炎症反应,保护免疫功能。减少PMN凋亡,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创伤和麻醉引起的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间平衡的改变是影响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异丙酚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的报道较多,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拟观察小剂量异丙酚对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术后镇痛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对机体有利,过度的应激则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削弱生理储备。术后镇痛可减轻手术创伤激发的过度应激反应,调节细胞因子变化,维持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免疫抑制。因此,合理应用各种麻醉技术和药物开展术  相似文献   

6.
麻醉对天然免疫有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醉对天然免疫有关细胞因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研究条件及实验设计的差异,不同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对天然免疫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还难于作出定论。临床上合理的使用药物及麻醉方法以调控应激反应,维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创伤疼痛和麻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细胞因子不断被发现,他们的生物学行为及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在创伤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地被阐明。本文介绍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在创伤和疼痛反应中的作用及麻醉药物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细胞因子是由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和非免疫细胞(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组小分子多肽,都具有如下特点。1.理化特点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子量<80kda的分泌型糖蛋白,不同的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2.分泌特点 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在机体创伤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手术期间细胞因子变化以及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麻醉方式对食管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经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n=42)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n=38),麻醉诱导后3 h内每30分钟记录鼻咽温与末梢皮温。3 h后采取变温毯和输液加温等综合方法进行复温,记录复温1 h后的鼻咽温上升幅度及术毕在麻醉苏醒室内寒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皮温均缓慢下降。鼻咽温第1小时内为快速下降相;1~3 h为缓慢下降相,缓慢下降相时A组下降幅度比B组大(P0.05)。A组苏醒期寒颤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身麻醉更容易出现围术期低温。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30例胃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硬膜外、全麻加硬膜外三组,每组10例,对围术期血浆儿茶酚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全麻组和硬膜外组麻醉后、术中及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与入室时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混合组虽有增高,但与入室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多巴胺无论在组内还是在组间比较均无差异。作者认为单纯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均不能有效地抑制上腹部手术引起的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的机制。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5例。U组于手术开始后至循环开放前静滴50万IU乌司他丁,术后5d继续每天静注30万IU两组分别在术前(T0)、术毕即时(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术后第5天(T4)、术后第7天(T5)等时点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及IL-10的浓度。同时术后第1~30天每天查血肌酐,记录肌酐恢复正常所需天数,记录各组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和急性排斥反应的例数。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于T1、T2、T3、T4、T5的SOD、IL-10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MDA、TNF-α、IL-6、IL-8值低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移植。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7例足月GDM产妇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13例)和硬膜外组(B组,14例),分别于麻醉前(基础值,T0)、切皮即刻(T1)、胎儿出生后即刻(T2)、胎盘娩出后5 min(T3)、胎儿娩出后2 h(T4)、6h(T5)测定末稍血糖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血糖水平和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T1、T2、T4、T5时A组产妇血糖浓度显著高于T0时(P<0.05),T3时显著低于T0时(P<0.05);T2时B组产妇血糖浓度显著高于T0时(P<0.05),T3时显著低于T0时(P<0.05).T1、T4、T5时B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GDM产妇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3.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中枢神经的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干扰,多种因素影响人体热平衡,形成了围术期常见的低体温.低体温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与许多围术期并发症有关.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低体温是现代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测定围术期白细胞介素(IL) 2、6、8、10浓度变化 ,探讨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术患者促炎性因子与抗炎性因子平衡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早期切削痂自体皮移植 ,烧伤面积 3 5 %~ 5 0 %、深Ⅱ度 ,烧伤部位大致相似患者 40例 ,ASAⅡ~Ⅲ级 ,体重 (5 5 .0± 2 .8)kg。2 .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 (异丙酚 ) 2 0例 ,B组 (氯胺酮 ) 2 0例。A组麻醉诱导为 2mg/kg ,维持用微泵静注 8~ 10mg/kg剂量异丙酚。B组给麻醉诱导为 2mg/kg ,维持 1~ 2mg/kg·h-1剂量的氯胺酮。两组患者分别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T1)、术后1h(T2)、术后1d(T3)、术后3d(T4)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CD3、CD4、CD8、CD4/CD8均下降,术后3d,C组指标恢复,与G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IL-6、TNF-α麻醉后无明显变化,G组IL-6术后1h升高,TNF-α术后1h至术后1d下降,C组TNF-α术后1h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麻醉措施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徐道妙*谭秀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410007应激(stress)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里占有显著的位置。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应激反应的概念逐步发展成为“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  相似文献   

18.
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排尿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认知障碍、肺部感染、应激反应的强度等方面.这些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后恢复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最大限度地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喉癌喉裂开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喉癌喉裂开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毕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mg/kg(F<,1>组)、氟比洛芬酯1.5 mg/kg(F<,2>组)、生理盐水5 ml(C组).VAS评分评定术后1、2、4、68、12、24 h的疼痛程度.监测术前、术毕和术后6、24 h血浆白细胞介素(1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IL-10的浓度.结果 与术前比较,C组SIL-2R水平在术后6 h明显降低、术后24 h明显升高;F<,1>、F<,2>组SIL-2R水平明显降低;三组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和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1、2、4 h时F<,2>组VAS明显降低,术后4 h时F<,1>组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6、24 h时F<,1>、F<,2>组的IL-10水平和术后24 h时的IL-2水平明显升高,且F<,2>组明显高于F<,1>组(P<0.05);F<,1>、F<,2>组在术后6 h时的IL-6水平和术后6、24 h时SIL-2R水平明显降低,且F<,2>组明显低于F<,1>组(P<0.05).结论 1.5 nag/kg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地平衡细胞因子,缓解术后的免疫损伤,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全麻围术期体温过低致苏醒延迟时有报道 ,但是在硬膜外麻醉围术期由于意外的低体温而导致意识障碍罕见 ,本文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男 ,6 0岁 ,胆囊癌。术前检查心、肺正常 ,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用药为地西泮 10mg、阿托品 0 5mg肌注 ,入室后T8~ 9椎间隙穿刺 ,置管顺利 ,硬膜外推注 2 %利多卡因 5ml试验量 ,5min后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及腰麻征 ,追加 2 %利多卡因8ml,测平面T3 ~T11,氟芬合剂 2ml静注 ,持续面罩吸氧 ,监测BP、ECG及SpO2 。 0 75 %布比卡因每次 6~ 7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