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 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 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3.
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政  王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34-237,I0002
目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V)、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的共聚物(PLG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制成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检测其综合性能和了解其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检测它的降解时间及用ELISA的方法来检测NGF的释放情况;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约10mm的缺损,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移植(A组)、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B组)和单纯PLGA导管(C组)桥接,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HE染色、变色酸2R一亮绿髓鞘染色、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结果:在体外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能在体外释放NGF约18天,约在14周左右导管降解完毕。NGF/PLGA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结论: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的作用,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4.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12,4,6,8周取材,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骨细胞分布较均一,泽与正常软骨相似,正常软骨界限消失,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层细胞排列紊乱,胞呈团状,质异染广泛,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易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可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在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左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另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24,36,48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软骨细胞分布较均一,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软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底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暨南大学生物材料研究室完成.采用双乳液法(W/O/W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通过改变微球的制备条件[初乳时间(15,30,45,60,120 s)、初乳速度(6 000,10 000,14 000,18 000,22 000 r/min)、聚乙烯醇质量浓度(0,5,25,50,100 g/L)、复乳时间(0.5,2.5,5,8,11.5 h)、复乳速度(200,400,600,800,1 000 r/min)、初始药物质量浓度(0,20,40,60,80,100 g/L)、内/外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制备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内/外部结构. 结果:制备出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微球表面主要呈3种状态:光滑致密、光滑多孔或粗糙多孔.微球的内部呈多孔洞或核壳结构.①初乳速度较低时(<10 000 r/min),微球表面以光滑为主,内部多孔,中间有一大的核心;初乳速度较高时(> 18 000 r/min),微球表面较为粗糙,内部孔洞致密,呈蜂巢状.②不同初乳时间制备的微球仍以表面平滑为主,有的微球表面有孔洞,大小在几个微米左右,微球内部仍然是蜂巢状结构.③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影响复乳的稳定性,从而对微球的形成过程影响很大.④复乳时间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较为明显,反应时间过短(<0.5 h),微球未充分固化,增加反应时间,球形度相对提高.⑤复乳速度直接影响到复乳体系的稳定.速度较低时(200 r/min),形成的微粒体积较大,易形成不规整的大块聚集体.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微粒球形度也相应提高.但是当速度过大时(1 000 r/min),微粒容易破裂形成碎散的不规则聚集体.⑥初始药物质量浓度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很大,药物质量浓度高时(100 g/L),微球表面粗糙,碎片较多;药物质量浓度为60 g/L时,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很好.⑦不同的内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制备的微球球形度均较好,微球表面平滑,但是存在部分微球相互粘连的情况.外水相添加蔗糖和氯化钠,微球的球形度较好,微球之间无粘连.但外水相添加吐温-80,形成的产物体积较大且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聚集体.外水相添加葡聚糖形成的微球表面粗糙且含较多碎屑.⑧选用不同的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均存在部分的微球融合现象. 结论:从多角度系统阐述了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结构影响各异,微球的尺寸分布及形态性能是初乳与复乳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许旺细胞,构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细胞外基质凝胶-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按许旺细胞浓度的不同分为105,106,107,108,109 L-1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和12周,含许旺细胞各浓度的神经移植复合体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其中10浓度组,对照组不含许旺细胞。分别于建模后3,6和12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建模后12周各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测量和组织学观察。8 L-1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其他各浓度组(P 〈0.05)。建模后12周,大鼠胫骨前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组正常肌纤维数均多于对照组(P 〈0.05)。其中许旺细胞浓度108,109 L-1浓度组胫骨前肌形态恢复较好,肌纤维细条样、波浪状,同向而行,长短、粗细及疏密大致一致。结果证实,108 L-1许旺细胞神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移植复合体对缺损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神经修复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选择.目的:探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胶原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约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分别采用倒转自体神经、静电纺丝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单纯 PLGA 神经导管桥接,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与结论:静电纺丝法制备成的纳米神经导管管壁疏松多孔,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静电纺丝 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 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种植神经干细胞(NSCs)与施万细胞(SCs)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s 和SCs,以PLGA 为支架移植入大鼠T8 半横断脊髓损伤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LGA组、PLGA+NSCs 组和PLGA+NSCs+SCs 组。术前和术后进行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MEPs)检查及BBB评分;然后在同侧或对侧进行T6再次半横断,并进行CMEPs 检测及BBB 评分。结果CMEPs 的恢复率及波幅在PLGA+NSCs+SCs 组最高。移植后,大鼠BBB 评分逐渐改善;在移植后第2 周及以后,PLGA+NSCs 组和PLGA+NSCs+SCs 组的BBB 评分显著高于PLGA 组(P<0.001)。同侧再次半横断后,CMEPs 消失, BBB 评分快速恢复;对侧再次半横断后,大鼠双下肢完全瘫痪。结论种植NSCs 和SCs 的PLGA支架移植有利于脊髓损伤功能重建,再生轴突可能形成了功能性连接;但是同侧再生轴突对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乳酸导管内注入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分析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2在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通过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采用60Co辐照灭菌。选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自体移植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每组10只。手术造成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自体移植组:坐骨神经切除10mm后,直接缝合,做自体移植修复。生理盐水对照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入生理盐水17μL。神经生长因子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溶液17μL,内含神经生长因子1μg(100U)。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溶液17μL,内含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13.5mg。术后3个月后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三头肌湿质量比、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纳入Wistar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术后大体观察:自体移植组大鼠术侧小腿三头肌萎缩较另外3组轻,各组关节僵直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②各组大鼠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比:所有大鼠手术后术侧小腿三头肌萎缩,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湿质量比高于神经生长因子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0.35±0.75)%,(35.30±0.85)%,(31.98±0.93)%,P<0.01]。③各组大鼠电生理指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诱发电位均明显优于神经生长因子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2.15±0.83),(28.75±0.21)m/s;(3.57±0.47),(4.71±0.32)ms;(11.17±0.85),(10.28±0.26)mV,P<0.01]。④各组大鼠神经组织解剖观察:自体移植段神经及其他组远段神经粘连较重,聚乳酸导管硬度略下降,质脆,失去弹性,但外形保存完整,未见完全降解。再生神经已经将远、近两端神经连接,神经连接处未见明显瘢痕形成,再生神经均填满导管,完整通过导管。导管上布满了再生血管。⑤各组大鼠再生神经组织光镜、电镜下观察:术后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导管中均有再生纤维,居中固定于导管内,周围被完好的神经外膜围绕。结论:聚乳酸导管内注入能持续释放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对于外周神经的形态再生有较长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可在体内降解,避免出现的神经卡压等问题,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比较自体神经移植与3种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神经导管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差异. 方法:通过电生理学检测,形态学观察等神经恢复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分析近年来常用的胶原神经导管、DL-乳酸-ε-己内酯神经导管、聚乙醇酸神经导管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虽然神经导管与自体神经移植相比在理论上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不同合成材料的神经导管之间在神经功能恢复中存在明显差异性,DL-乳酸-ε-己内酯神经导管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异,是较为理想的神经导管材料,聚乙醇酸神经导管因自身的因素影响其降解性能,在3种神经导管中的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最差,胶原神经导管需要交联剂改善其机械性能,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居于前两者之间,因此,这3种神经导管在神经功能再生方面还有潜在的缺陷,不能完全替代自体神经移植,而且3者之间的性价比,还缺少足够的大样本长期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来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概述近年来甲壳素类材料制备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Springerlink 2000-01/2009-08有关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方面的文献,检索词"nerve conduit,peripheral nerve injur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2000-01/2009-08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与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关的非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衍生材料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甲壳素类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要求的有关文章.排除标准相关度不大和重复性文章.结局评价指标:神经组织工程;甲壳素类神经导管材料;神经导管制备.结果:①随着医学材料的进展,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的神经导管用于桥接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引导和促进神经再生作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中甲壳素类神经导管可在合理的时间段内降解,有可控的生物亲和性、降解性能、多孔性和机械性能.②在导管结构、复合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表面修饰、添加种子细胞及神经生长因子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③通过改变再生室的空间结构和微环境,从而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功能的良好恢复.并对材料表面修饰及制备方法加以改进,使得导管适应神经再生.结论:随着生物学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甲壳素类神经导管材料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必将得到不断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过敏试验:20只豚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只豚鼠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浸提液、生理盐水及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记录激发部位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该两组腹腔分别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4,24,48及72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③植入试验: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植入6只新西兰大白兔肌肉内,1,4及8周切取材料周围0.5cm处肌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①过敏试验结果:皮内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动物皮肤无红斑水肿,注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出现中度以上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毒性症状,试验组4h后仅1只有轻微的运动减少,24h后恢复正常。③植入试验结果:所有试验动物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of transected peripheral nerves often remains quite unsatisfactory. Small gap tubulisation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hat has shown potential to traditional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Thu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nerve transection, followed by small gap tubulization using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based conductive conduit. In vitro,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duit could promote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In vivo, the results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walking track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duit could promote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which is ba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selective regeneration and multiple-bud regeneration. These promising results illustrat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duit small gap tubulization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ransected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rGO-based conductive nerve conduit as a scaffold to bridge peripheral nerve transected injury and 2 mm gap provides a suitable microenvironment for axons selectiv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5.
Nanospher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 lactic co glycolic acid (PLGA) with high glycolic acid content (10:90) and polylactic acid (PLA) are synthesized and loaded with meropenem, a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The 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drug is 82 and 70% in PLGA 10:90 and PLA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drug release is higher with PLGA 10:90 (3.2 μg/s) than with PLA (2.4 μg/s). Eighty and 60% of the encapsulated drug is released from the two polymers in 30 days respectively. Initial burst followed by sustained drug release is observed which is mathematically explained using a biphasic model. The drug release from the former polymer leads to two times lower E. coli growth than the release from the latter. The nanoparticles are biocompatible with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iability of 3T3 cell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LGA 10:90 can be used for the delivery of antibiotics for interim period, especially for post orthopaedic surger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神经导管生物材料移植实验,观察、测定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和神经再生的数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2010文献,检索词为"神经导管,神经损伤,导管材料,生物材料".纳入有关神经导管材料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结果:现有的任何材料都不能制备出理想的神经导管.在生物可降解前提下,往往天然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合成高聚物可以通过调节组分的比例和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等条件,从而调节降解时间和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物理性能.外周神经修复理想的导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组装技术,制成具有良好物理特性(通透性、柔韧性、降解性等)的导管,尤其是对于较大的神经缺损通透性和柔韧性更为重要.结论:在单腔中空导管中填充不同材料能促进神经的再生,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填充物质可能更加有利于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em,MSCs)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通过MSCs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神经套管,探讨其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和MSCs的体内分化去向。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培养纯化的成年大鼠MSCs,传代扩增。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缺损长度0.5cm,实验分3组,每组8只SD大鼠,各组均取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A组:复合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桥接组;B组:单纯神经套管桥接组;C组:造成神经缺损后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各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8周各组的再生的神经纤维已越过套管缝合口,A,B,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45.2±1.32,54.2±1.47,66.5±1.4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10±3.71),(32.89±4.01),(25.45±3.78)m/s。上述各指标及远端神经轴突面积各组间比较均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了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甲壳质套管组,单纯套管组优于神经移植组。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期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导管可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目的:观察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导管诱导犬周围神经再生过程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建立30mm腓总神经缺损模型,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人工神经导管进行桥接修复。结果与结论:修复后3个月时在神经远端即可发现新生神经纤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生神经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不断增加,9个月时再生神经中可见较多发育成熟的有髓神经纤维。胫骨前肌损伤后出现逐渐萎缩,修复后6,9个月萎缩肌肉逐渐恢复。从组织学角度证实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导管可修复大动物粗大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