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以深刺翳风穴为主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筛选延髓运动神经元以上梗死或出血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测试3~5级)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深刺翳风穴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疗效。结果:以上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深刺翳风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对于假性球麻痹有效,可作为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突发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言语、发声、进食困难,轻者影响营养汲取及语声含糊,重者造成情感及智能障碍,并伴有记忆力逐步减退。现如今,西方医学治疗该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已得到认可,但是临床上多采用循经选穴、经验选穴、辨证选穴法,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笔者将近年来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有关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普通针刺、其他针刺、特殊针刺三大模块综述如下,以为今后的该病诊疗计划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治疗。每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后吞咽障碍患者65例,随机分为针康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针康组还给予针刺及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显示针康组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对吞咽功能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以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定疗效。结果:2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治疗组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66.7%(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60例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延髓麻痹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以风池、翳风为主穴,以内关、人中为副穴,1次/日,10天为1疗程.结果:60例病例治愈率78.3%,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风池、翳风穴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从而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状态,促进咽部肌肉神经支配,加速吞咽反射弧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各49例分别随机分配到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激组,即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假性球麻痹-针灸组。4组皆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结果:假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障碍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3.3%,两种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差异(P >0.05);真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76.0%和41.7%,2种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均有效;真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探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真性、假性球麻痹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脑卒中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75例,其中真性球麻痹30例、假性球麻痹45例,均行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饮水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值评估治疗疗效,获得评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假性球麻痹组比真性球麻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对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对31例治疗组施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并与33例对照组以生物反馈配合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庄玲玲  冯木兰  张佳虹 《西部医学》2020,51(1):28-29,3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10 d。观察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布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和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一月.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并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57%,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9.29%,总有效率71.43%,χ2值等于9.19,P<0.05,差异显著.结论: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及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针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4周后的疗效作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后4周,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4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四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以"咽四穴"为主穴,咽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左右两条直线,和甲状软骨最高点上下各1寸两条直线的4个交点为"咽四穴"。对照组以金津、玉液、咽后壁、水沟为主穴,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及配穴。针灸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间隔2 d后行下1个疗程,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ST分级、SSA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WST分级、SSA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咽四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发病后约30%~6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甚至可威胁生命.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对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制定了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选穴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为主的文献共230篇,共使用124个穴位,总频次为1 812次,十四经穴109个,总频次1 532次,占85%;经外奇穴280次,占15%.其中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16个,阳经穴8个,阴经穴6个,经外奇穴2个.结论 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宜分部位加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6.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病.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情感障碍为特征,其中吞咽障碍危害最大.笔者从2003年起以饮水呛咳为疗效指标,用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法。方法:将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同时接受电针双人迎穴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吞咽功能康复训练。2组患者治疗2次/d,每周6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双人迎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较单纯康复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李发荣 《大家健康》2013,(14):23-24
目的:通过针刺点刺金津、玉液放血三次治疗,观察假性球麻痹的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脑血管病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C三组,A组给以点刺金津、玉液三次,B组给以点刺金津、玉液隔日一次,直到住院14天结束,一共治疗七次,C组不针刺金津、玉液,观察三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结论:前两组治疗均有效,且两组治疗结果对吞咽障碍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第三组对吞咽障碍的改善较差。  相似文献   

19.
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哑门、金津、玉液、风池、廉泉、左右夹廉泉、通里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10次一疗程,共2~5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假性球麻痹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此,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病残率,促使吞咽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或代偿。本文总结了我科对收治的48例脑卒中导致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