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 HBsAg 携带者采用抗原特异性检测法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中抗原的检测,发现:(1) 乙型肝炎患者的 CIC 中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2) 可以提高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sAg 的检出率;(3) 本法比较简便、特异。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一般导致以下6种结局:(1)HBs Ag自然转阴;(2)HBs Ag携带者;(3)慢性乙型肝炎;(4)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5)乙型肝炎肝硬化;(6)乙型肝炎肝细胞癌。后两者是慢性HBV感染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全球需要攻克的医学难题,阐明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是治疗的前提,近年关于其形成机制有许多研究,该文就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状况 ,我们从 1998年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self-ratinganxietyscale)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self-ratingdepres sionscale) 〔1〕对 12 8例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焦虑及抑郁症状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8~ 2 0 0 2年期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确诊的 12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 ,用统一量表进行调查。病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在 16~ 6 0岁 ;(2 )既往无精神病史 ,现无其他心身疾病 ;(3)近 1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4)初中以上学历 ;(5 )愿意参加该心理测验 ;(6 …  相似文献   

4.
1 首先收集病人资料,了解一般情况 (1)患者年龄;(2)发病原因;(3)病程长短;(4)是否住过院;(5)对病情认识程度;(6)家庭关系如何;(7)疾病诊断;(8)辅助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贾杰  林锋  邱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4,4(2):153-155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或联用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终点后的效果。 方法 对 10 2 0例接受拉米夫定或联用α 干扰素治疗病人终点后 6个月进行随访 ,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  (1)拉米夫定治疗组完全应答率为44 94% ,拉米夫定加α 干扰素治疗组为 5 0 78% ,P <0 0 1;(2 )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高含量效果明显 ,拉米夫定加α 干扰素治疗HBVDNA低含量效果好 ;(3 )短病程治疗效果优于长病程 ;(4 )治疗后加重病例多为长病程、HBVDNA高含量及单用拉米夫定的男性病人 ,发生严重急性恶化病例 5例 ,仅占总病例 0 49%。 结论  (1)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与α 干扰素联合应用较单一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好 ,发生治疗后加重反应和较少 ,但需个体化 ;(2 )为避免发生严重急性恶化病例 ,停用拉米夫定后应严密随访ALT及HBVDNA ,特别是停药后 2个月内。一旦发生严重急性恶化 ,除积极护肝治疗外 ,改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望收效  相似文献   

6.
病例讨论林医师本例特点有(1)青年男性,以往体健;(2)起病急,18天来有纳差、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3)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出血持续不止,量大,共约5,400毫升,造成严重贫血;(4)肝肿大肋下1.5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软,有轻度压痛;(5)肝功能损害,黄疸指数45单位,谷丙转氨酶1,350单位,HBsAg及抗-HBc均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根据以上特点,本例的诊断应考虑: 1.急性重症肝炎过去无肝炎史,本次起病急,考虑系急性黄疸型肝炎,因HBsAg及抗-HBc均阳性,所以为乙型肝炎。病程中曾昏厥,入院时精神萎  相似文献   

7.
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双盲法进行家鸭的血清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1)江苏麻鸭可能是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最为易感的鸭种;(2)DHBV DNA与HBV DNA存在一定的同源性,且DHsAg与HBsAg也有部分交叉反应;(3)DHBV感染可造成鸭肝组织的急性或慢性肝炎病变;(4)DHBV感染可能主要在胚卵和雏鸭阶段。这些特点提示,研究人乙型肝炎有可能借助于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指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根据药理作用大体区分为3类:(1)抗病毒药物;(2)免疫调控药物;(3)抗肝损伤药物。并对每类中多种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剂量、疗程、疗效评价、展望及如何合理配伍用药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e系统状态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比较慢性乙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eAg和抗-HBe的阳性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与原发性肝癌组相比,e系统状态出现明显变化(P<0.005及P<0.01)。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HBeAg自发血清学转换,肝病活动性及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赵凤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51-551
我院 1 999年 2月~ 2 0 0 0年 1月用苦参素 (博尔泰力 )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依据 1 995年 5月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与分类选择病例。治疗组 4 3例 ,男性 4 1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1~ 35岁 ,平均 35 .1岁 ;病程1~ 1 0年 ,平均 3.2年。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2 1例 ,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2 2例。对照组 4 3例 ,男性 39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 32 .2岁 ;病程1~ 1 0年 ,平均 3.2年。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2 8例 ,中度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5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HBsAg携带者用聚乙二醇沉淀物组份分析法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发现:(1)所检测的CIC与HBsAg及抗-HBs的存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2)CIC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CIC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临床分型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考参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病程超过1个月者,临床称为迁延性肺炎.病程迁延的主要原因有:(l)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或肺结核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2)病毒感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以及霉菌性肺炎、类脂性肺炎;(3)免疫缺陷:包括体液及细胞免疫缺陷、补体缺乏、白细胞吞噬功能缺陷;(4)其他;如坠入支气管的异物,以及呼吸道形态及功能异常等.本文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小儿迁延性肺炎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关系。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327例患者行肝脏穿刺取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并对实验室、超声波和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ALT的逐渐升高,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也随之升高;(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随着GLB的增高有加重趋势;(3)HBV DNA定量在103~105和105~107两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HBV DNA定量<103和>107两组有加重趋势;(4)超声检测脾脏,其脾斜径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活动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存在一定差异,故无禁忌证者应行肝活检,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更应该行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测定不同状态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载量 ,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病程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不同病程状态的乙肝患者血清样本 1 90份 ,其中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 2 5例 4 7份样品 ,HBeAg阴性的 4例CHB患者 4份样品 ,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学转归的患者 5例 4 0份样品 ,非活动性HBV携带者 37例 5 7份样品。由CHB康复患者 2 1例 4 2份样品。结果 :HBeAg阳性的CHB血清中HBVDNA水平为 8.3× 1 0 8拷贝 /ml,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 (7.0× 1 0 6拷贝 /ml)和HBeAg血清转归患者HBVDNA水平 (6 .2× 1 0 3 拷贝 /ml)以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DNA水平 (5 .6× 1 0 3 拷贝 /ml)。乙型肝炎康复者中未检出HBVDNA。结论 :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确认HBV感染不同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丁子蓉 《当代医学》2007,(10):41-42
目的 了解前S1蛋白(PreS1)、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和双试剂法分别检测PreS1抗原、HBVDNA和ALT.结果 不同病程AHB患者血清PreS1抗原与ALT阳性符合率较高(P>0.05),HBVDNA与ALT相比阳性符合率较低(P<0.01).结论 AHB患者治疗过程中,PreS1抗原与ALT阴转基本一致,先于HBVDNA阴转,提示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丁子蓉 《当代医学》2007,(19):41-42
目的 了解前S1蛋白(PreS1)、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和双试剂法分别检测PreS1抗原、HBVDNA和ALT.结果 不同病程AHB患者血清PreS1抗原与ALT阳性符合率较高(P>0.05),HBVDNA与ALT相比阳性符合率较低(P<0.01).结论 AHB患者治疗过程中,PreS1抗原与ALT阴转基本一致,先于HBVDNA阴转,提示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APL)在确定为独立疾病以前,人们已知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有一型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其病程激进,迅速导致死亡.1957年Hillestad建议称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的定义为:(1)类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占多数;(2)血小板减少;(3)血沉不快;(4)由于明显的出血倾向,病程经过激进而死亡.现在虽然仍延用Hillestad的定义,但对上述四项做了以下的解释:(1)对化疗反应不好;(2)血液象异形早幼粒细胞占优势;(3)由于血管内凝血而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第V及第Ⅷ因子减少.即本病是以类早幼粒细胞的增殖和明显的凝血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19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1)发病率低;(2)女性明显多于男性;(3)病程短,进展快;(4)转移早而广泛;(5)手术率低;(6)生存率低;(7)病理恶性程度高;(8)误诊和漏诊率高。作者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术后化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为一种核苷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的活性,能迅速降低HBV DNA的浓度,改变肝组织的病变。本文观察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的疗效、病毒变异情况和部分停药后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5(23~65)岁。患者均符合文献[1]中的诊断标准,且符合下列条件:(1)HBeAg阳性;(2)HBVDNA阳性;(3)ALT大于正常上限5倍以内;(4)胆红素低于50μmol/L。1·2治疗方法患者均服用拉米夫定(英国葛兰…  相似文献   

20.
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 3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初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门诊或住院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中 ,男43例 ,女 1 5例 ,其中 1 8~ 49岁 ,病程 6月至 7年。 5 8例按同期随机分为 A组 (干扰素 α- 1 b联合贺普丁组 ) 3 0例 ,B组 (贺普丁组 ) 2 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其中轻度 42例 ,中度 1 6例 ,全部肝功能异常 ,ALT为正常值 2~ 9倍 ,TBIL为正常值 2~ 4倍 ,HBVM:HBs Ag( ) ,HBe Ag( ) ,抗 HBc(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