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GF-β1、Smad4和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GF-β1、smad4及cyclinD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TGF-β1、smad4、cyclinD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为35.7%,口腔鳞癌组织中为69.0%(P〈0.05);smad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4.7%,明显低于口腔正常黏膜85.7%(P〈0.05);TGF-β1、smad4表达的改变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smad4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紧密相关;smad4的失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口腔鳞癌的侵袭性;cyclinD1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kp2、c-myc及p2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在54例口腔鳞癌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kp2、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9%(19/54)和38.89%(21/54),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6.67%(1/15)、6.67%(1/15)(P<0.05);p27阳性表达率为55.56%(30/54)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6.67%(13/15)(P<0.05);Sk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口腔鳞癌中Skp2与c-myc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1);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1).结论:Skp2蛋白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c-myc蛋白有协同作用,Skp2蛋白过表达与靶蛋白p27蛋白降解有关,联合检测Skp2、c-myc及p27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评估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癌中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黏膜、异常增生黏膜与OSCC中Stat3和cyclinD1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OSCC中Stat3和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逐步升高,Stat3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除单纯增生与口腔正常黏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除单纯增生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与异常增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D1 IA值除单纯增生与口腔正常黏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Stat3与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基本呈线形正相关。结论:Stat3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OSCC中的表达及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表明,Stat3与cy-clinD1可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olymer法检测P16蛋白在口腔白斑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单纯增生性白斑、10例异常增生性白斑及3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逐步下降,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单纯增生性白斑中表达强于异常增生性白斑组织和鳞癌组织(P〈0.05),在异常增生性白斑中表达亦强于鳞癌组织(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下降可以作为口腔白斑癌变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Bcl-2、MDM2、p21在人口腔正常黏膜、白斑、鳞状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5例人正常口腔黏膜、15例单纯增生性白斑、10例异常增生性白斑,25例口腔鳞癌中Bcl-2、MDM2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MDM2蛋白在异常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p21蛋白在异常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论:Bcl-2、MDM2和p21三者与口腔黏膜癌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类β-防御素1(HBD-1)和人类β-防御素4(HBD-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BD1和HBD4在正常口腔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Image pro-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对3组中HBD-1/HBD-4的染色进行平均吸光度值的测定。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中人类β-防御素1,4表达于增生鳞状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和鳞状癌细胞中;HBD-1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增加趋势,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BD-4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表达呈明显增加趋势(P<0.01)。结论 HBD-1在口腔黏膜中呈固有表达,主要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体系。HBD-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Ang)家族中Ang-1、Ang-2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病 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Ang-1和 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1、Ang-2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均有表达。Ang-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及 各级口腔鳞癌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ng-2在口腔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且 Ang-2的表达随口腔鳞癌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结论 Ang-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并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水平升高。作为肿瘤血管新生的标志之一,可能与口腔鳞癌的血管生成和早期转移 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D147和ki-67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和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阐明CD147在口腔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和40例鳞癌组织中CD147及Ki-67的表达变化。结果:CD147在正常黏膜阴性表达,白斑和鳞癌组上皮均显著表达CD147;正常组Ki-67表达主要位于上皮棘层,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分布广泛,有大部分侵入固有层中。结论:口腔黏膜发生癌前病变时,即出现CD147表达阳性,随着Ki-67阳性细胞数的增多,癌变细胞增殖不断加强,两者共同作用促进鳞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和蛋白明胶酶谱法对40例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及血浆中(MMP-2)的表达和含量进行研究,并与口腔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CC癌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中均表达MMP-2,而OSCC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呈过量表达,MMP-2表达升高和活性增加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但与口腔鳞癌颈淋韦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MMP-2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ellcancer,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黏膜白斑(其中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15例,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10例)及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和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 3%;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 9%,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7%、75%和33. 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 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阴性表达;白斑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 3%,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 1%、58. 3%和50%,统计学分析表明p53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 05)。p53阴性表达的14例OSCC组织中有5例PTEN也阴性表达。结论:OSCC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异常表达,说明PTEN和p53基因突变或缺失  相似文献   

11.
方豪  张水龙  张梅  曹之强  许励 《口腔医学》2004,24(3):145-147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口腔白斑 )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口腔白斑、10例口腔鳞癌分别检测iNOS的表达。结果 iNOS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口腔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6 6 .7%、80 .0 % ,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由iNOS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 (NO)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 0例口腔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高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 (P <0 .0 5 ) ;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中bFGF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 <0 .0 5 )。结论 bFGF的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5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30例口腔黏膜白斑、2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TRAIL的表达水平。结果: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黏膜白斑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水平(P〈0.05),分别为33.3%、56.7%、86.4%,其在癌组织与白斑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IL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TRAIL在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及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AIL表达的抑制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有关,并且TRAIL可能参与了初始阶段的正常黏膜向癌组织的转化。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J Oral Pathol Med (2012) 41 : 21–26 Background: Midkine (MK), a 13‐kDa heparin‐binding growth factor, is overexpressed in various human cancers. However,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CSCC) is still unclear. Th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MK in samples of OCSCC, leukoplakia, and healthy oral mucosa (control). Methods: Surgically excised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primary OCSCC (n = 28) were immunostained for MK, Ki‐67, PCNA, p53, bcl‐2, Bax, and CD31. Besides this, MK express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leukoplakia and normal oral mucosa. The relationship of MK+ cells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tumor location,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an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WHO histological grading, intensity of inflammation, proliferation index, apoptosis, and angiogenesis)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K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in OCSCC in relation to leukoplakia and normal mucosa. Furthermore, MK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in late‐stage tumors (T3/T4) compared with early‐stage lesions (T1/T2). MK‐positive lesions also showe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 Conclusion: OCSCC, particularly late‐stage tumors, exhibits increased MK expression,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umor progression via upregulation of anti‐apoptotic genes, as shown by the augmented bcl‐2 positivity in MK‐positive tumo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钠离子通道Nav1.6在口腔黏膜白斑及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Nav1.6在口腔正常组织(21例)、白斑(32例)及口腔鳞癌组织(63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Nav1.6在正常组、口腔白斑组以及癌症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40%、76.74%;Nav1.6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病理分期有关.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口腔白斑组、癌症组中Nav1.6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69±0.015、0.545±0.016、0.848 ±0.020(P <0.05).结论:Nav1.6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口腔白斑(OLK)组织、48例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Ki-67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Ki-67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56.3%和79.2%;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8%和70.8%,Ki-67和p53在正常黏膜组与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Ki6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p5 3、ras基因改变在口腔粘膜鳞癌及癌前病变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2 3例口腔粘膜鳞癌和 15例癌前病变 p5 3、ras基因突变和 p5 3、p2 1蛋白的表达。结果 43.5 % (10 / 2 3)的口腔粘膜鳞癌存在 p5 3基因第 8外显子突变 ,47.8% (11/ 2 3) ras基因有突变 ;口腔粘膜鳞癌 p5 3、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3.5 % (10 / 2 3)和 6 0 .9% (14/ 2 3)。癌前病变有 1例存在 p5 3基因第 8外显子和 ras基因突变 (6 .7% ) ;p5 3、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3.3% (2 / 15 )和 2 0 % (3/ 15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p5 3、ras基因突变和 p5 3、p2 1蛋白过量表达与口腔粘膜鳞癌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 ,可作为癌前病变发展为癌危险性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干细胞标记物ALDH1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白斑(LK)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LDH1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OLP,60例LK,10例口腔鳞癌(OS-CC)中表达水平;再检测ALDH1在30例癌变与30例未癌变LK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LDH1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不表达,在OLP、LK和OS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6.7%,63.3%和90.0%(P<0.05);ALDH1在未癌变和癌变LK中的表达率分别是43.3%和83.3%(P<0.01)。结论:ALDH1与口腔黏膜恶性潜能程度相关,可能是预测癌变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EGF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VEGF多克隆抗体对 10例正常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与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中VEGF有一定的表达 ,且表达强度强于正常口腔黏膜组 (P <0 .0 5 )。结论 :VEGF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