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LVEDD≥70mm)是心脏瓣膜置换治疗中的高危因素,此类患者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后症状改善缓慢,病死率高弦引。但随着心肌保护和围术期护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和远期效果有了提高。我院自2002年4月-2009年8月,对85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婷婷  王刚  周琪  张凌 《北京医学》2013,35(1):22-25
目的 探讨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选择126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手术.均采用全凭静脉方法,持续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哌库溴铵,保证BIS< 50.结果 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平稳,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6例(36.5%),多器官功能不全26例(20.6%),低心排综合征14例(11.1%).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4例,病死率3.2%.2例死于继发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室颤.结论 巨大左心室危重心脏瓣膜病应积极采取左心功能辅助,以及加强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术后早期左心室即开始明显回缩,但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呼吸、循环系统护理,泌尿系统、电解质的监测,抗凝治疗的护理、管道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结果与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围术期处理的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4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 本组24例病人,术后恢复均顺利,术后24例病人无低心排、室颤并发症,且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月的LVEDD与LVESD显著性地减少(P<0.05),而LVEF显著性地提高(P<0.05).对其术前手术指征的评估,术前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术后早期的处理等围手术期的处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提高这类巨大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LVEDD≥70mm)是心脏瓣膜置换治疗中的高危因素,此类患者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后症状改善缓慢,病死率高。但随着心肌保护和围术期护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和远期效果有了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经验,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7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44.4%),死亡2例(7.4%),死亡原因1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切当的手术方法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薛明 《医学综述》2013,19(8):1443-1446
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 mm)是重症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大,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要取得较好的术后治疗效果,围术期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对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心肺支持及并发症的防治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重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围术期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86例需要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护理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并且在术后对患者的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进行监护,同时做好引流管、术后抗凝与术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只有1例死亡,其余8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手术的成功,并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50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是否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23±1.42)h、(28.62±2.62)h、(14.23±1.32)d,均比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45、12.212、12.143,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0.05).结论: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围手术期一般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外科治疗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13例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经过充分围术期的准备后在ECMO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5例,联合瓣膜置换术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三尖瓣成型术7例,左心房折叠术3例.通过手术前后心脏彩超测定EDVI、LVEDD、IVS、PH、LVEF、FS作为评估左心室功能的指标;通过HR、MAP、PCWP、CI、PAO、SVRI、PVRI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受益的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右心功能不全2例, 左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肾功能不全2例,MSOF 3例;其中术后死亡4例(肺功能衰竭l例,心功能衰竭1例,MSOF 2例).余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是重症瓣膜病的一种,术后早期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充分的围术期准备和在ECM0辅助下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10%,余18例术后恢复好,心功能分别恢复至I-II级。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柏海  孙健  黄利荣  邵晓敏  江燕  刘国锋 《河北医学》2004,10(12):1095-1097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共为16例合并巨大心脏(CTR>0.7)的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2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死亡率为12.2%,14例生存,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的125例65岁以上的高龄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生存117例(93.6%),死亡8例(6.40%)。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对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只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巨大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②方法对127例巨大心脏(CTR〉0.7)的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4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均选用机械瓣。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0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6例,肺部感染2例,心搏骤停1例,1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病死率为7.8%,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④结论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92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术中心肌保护及术中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38例,发生率为19.8%;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4.2%。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15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锋  郝嘉  陈林  钟前进  陈柏成  肖颖彬 《重庆医学》2006,35(23):2136-2137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手术效果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6年9月~2006年7月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53例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82.0±8.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17;心功能Ⅲ级132例,Ⅳ级21例,二尖瓣置换39例,主动脉瓣置换51例,双瓣置换术63例.结果 术后早期出现心衰、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28例,占18.3%,术后早期死亡7例,占4.5%.结论 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13例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经过充分围术期的准备后在ECMO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5例,联合瓣膜置换术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三尖瓣成型术7例,左心房折叠术3例。通过术前后心脏彩超测定EDVI,LVEDD,IVS,PH,LVEF,FS作为评估左心室功能的指标;通过HR,MAP,PCWP,CI,PAO,SVRI,P'VRI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受益的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右心功能不全2例, 左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肾功能不全2例,MSOF 3例;其中术后死亡4例(肺功能衰竭l例,心功能衰竭1例,MSOF 2例)。余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是重症瓣膜病的一种,术后早期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充分的围术期准备和在ECM0辅助下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1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63%,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实行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机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叶斯  葛建军  樊扬名 《重庆医学》2015,(27):3822-3824
目的:研究瓣膜病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总结分析此类患者行瓣膜手术的围术期治疗经验,探索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8例心脏瓣膜病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术后及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治愈出院66例,死亡2例,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围术期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肺动脉收缩压,获得较为满意的术后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6年2月-2011年3月共2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10.7%;并发症:早期出现低心排综合8例,其中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现室性心律失常6例,其中1例因顽固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心包、纵隔引流多二次开胸止血或(和)延迟关胸3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梗死1例死亡。结论:注意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时机选择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