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0例胃息肉的内镜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下钳除或圈套高频电凝切除术对胃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子胃十二指肠镜下活检钳钳除或圈套高频电凝切除术对70例159个胃息肉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一次性切除或钳除息肉147个,分次切除12个;出血13个,其中即刻出血9个,迟发出血4个,均经电凝或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无一例穿孔。结论胃镜下治疗胃息肉,疗效确切,安全简便,既可达到止血和根除病因的目的,又可避免外科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管溃疡为特殊类型的溃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1998-2003年经内镜诊断的幽门管溃疡50例,占同期胃溃疡检出总数的5.2%。现就其临床及内镜特点介绍如下,以期提高对幽门管溃疡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164例胃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患者多数有腹痛、腹胀、呕吐和出血,但腹痛较其它溃疡相比无明显规律性,多数病例饥饿痛,餐后疼痛均存在,溃疡多发生于胃窦、胃角、胃体,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多<3cm,多呈浅凹陷状,周边粘膜带充血、水肿、糜烂或稍苍白,如不早行内镜检查确诊,得不到早期治疗,并发症及恶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董红  李静 《云南医药》2006,27(6):610-610
病例 男性,49岁,因“左侧鼻阻、流脓涕8年余,加重1年”于2005年7月8日入院。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阻,初为间歇性,后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伴流脓涕、头痛、无头昏、恶心、呕吐,无涕中血丝,无畏寒、发热,无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无咳嗽、咽痛及呼吸困难。查体:鼻外观无畸形,左侧鼻腔充满半透明物,鼻内镜下无法窥清左侧鼻腔结构。从右侧鼻腔可窥见肿物经后鼻孔垂向鼻咽、口咽,肿物下缘位于软腭下约0.5mm,表面光滑,无出血。于2005年7月12日于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左侧鼻息肉摘除、筛赛开放术。患者取半卧位,1%丁卡因棉片+肾上腺素棉片行左侧鼻腔表面麻醉3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外附管替代双孔道内镜下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内窥镜外附加一塑料软管,对12例较大较偏的息肉、1例异位胰腺、1例早期胃癌进行镜下切除术,对1例胃内多枚针形异物反复从附管内取出。结果:治疗15例度,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结论:利用镜外附管替代双孔道内镜下治疗,附加设备少,价廉,操作方便,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苹果教父”、创意之神史蒂夫·乔布斯因胰腺癌于2011年去世。其实,早在2003年,乔布斯就确诊了胰腺癌。“我做了一个细胞切片检查,医生将内镜放进我的喉咙,经胃抵达肠道。他用针穿刺我的胰腺,从肿瘤上取下一些细胞。”乔布斯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确诊过程的。确诊运用的内镜技术,就是使用超声内镜进行的内镜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67例(71个癌灶)患的临床表现、内镜所见、X线钡餐及病理结果。结果 早期胃癌男女之比4.15:1,40-69岁发病数占64.2%;内镜检查54例,确诊胃癌44例(81.5%);X线钡餐18例,诊断胃癌8例(44.4%)。术后病理67例中胃窦小弯病灶29/71(40.8%),病理示管状腺癌最多39/71(55%),癌周组织肠上皮化生62/67(92.5%),萎缩性胃炎55/67(77.5%),异型增生16/67(23.9%)。结论 早期胃癌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凹陷型病变多见,管状腺癌居多。内镜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癌前期病变和早期胃癌关系密切,应积极治疗,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2005年10月开展鼻窦内镜手术3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阐述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或多次胃镜检查和应用辅助器械配合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 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2.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取消化道异物简便、经济、快速,患者痛苦少,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放大内镜及高分辨内镜的相继出现,结合色素内镜技术,可以较清晰地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微细结构,使内镜下较准确地预测病变组织学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几年来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挂牌成立。开展了包括胃镜、肠镜、ERCP、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几乎所有内镜下检查和治疗项目,同时开展无痛内镜、特需内镜等新的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取消化道异物的时机选择与方法。方法应用纤维胃镜,结肠镜并配以光电显像仪对68例14岁以下儿童取消化道异物。结果,成功钳取食管异物24例,胃内异物44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史济经  赵逵 《贵州医药》1998,22(5):344-346
我院自1983年5月至1997年5月,应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纤结镜)CF-LB3W、PZOI、ffeOI,共进行纤结镜检查3518例,经内镜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为大肠癌257例,占同期受检人数7.3O%。本文就其临床内镜资料加以分析如下。豆;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257例大肠癌中,男147例,女110例,男女之比为1.34。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引.6o其中小于30岁门例,占6.61%;3O-39岁兀例,占10.12%;40-49岁49例,占19.ffi%;50-59岁86例,占33.46%;60-69岁59例,占22.96%;大于7O岁20例,占7.78%。豆.2受检时间:从…  相似文献   

14.
徐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118-119
胃石症,又称为胃内结块,常伴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以往多采取手术方法解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在于内镜下治疗胃石症已取得了满意效果,近两年本院内镜室对24例胃石症的患者进行了内镜下碎石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镜介导下的诊断与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甚至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内镜诊疗技术迅速发展,因而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安全有效方法。以往我院采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内镜,其气味大,对呼吸道和眼睛均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受到伤害并污染环境;并且,戊二醛的浸泡时间长,不利于内镜的周转使用。2010年1月我院开始使用氧化还原酸化水对内镜进行消毒。本文比较酸化水与戊二醛对内镜的消毒效果,并探讨酸化水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徐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3-123
胃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单发或多发,属癌前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率在1.6%~20%不等,为防止胃息肉的恶变,需行手术切除。我们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对90例胃息肉行胃镜下微波及高频电切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直肠类癌15例内镜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肠镜下发现直肠黏膜下肿物行内镜超声检查和病理活组织检查,有内镜切除指征的直肠类癌行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直肠类癌15例均成功行EMR,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病理证实基底及切缘无残留,随访病例无复发。结论肠镜结合内镜超声可以明确直肠类癌的大小、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内部回声性质,判断有无内镜下切除指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直肠类癌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到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斌 《云南医药》2007,28(5):500-504
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治疗胃肿瘤最早源于1968年高频电胃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步运用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多新的内镜下治疗器具不断开发,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就此发展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憩室的外科治疗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海 《云南医药》2006,27(3):285-289
十二指肠憩室是肠壁上向外的袋状突出,相当常见,按钡餐X线的资料,发现1%~2%的人有十二指肠憩室,按尸检资料,发生率为22%。消化内窥镜的发现率为3%~9%。60%~70%憩室发生在十二指肠内侧壁,大多数在降部,约20%在横部,10%在上升部,发生在十二指肠首部者少见。憩室多为单个,少数患者可以有多个。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憩室没有任何症状,仅在手术,内镜检查或尸检时偶然发现。憩室本身也没有特殊的体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10月以来,用内镜取出或治疗上消化道异物139例,治疗方法多采用异物钳、圈套器、取石网篮等取出,少数需配合使用激光和扩张器分解异物后取出或下送排出,体积较大、较长、较锐利异物取出时可配合使用外套管。急诊患者多为儿童和老人,经内镜一次性处理多数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