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医学》2001,23(8):453-45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2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轻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7.72±18.25)ng/L和(25.31±46.38)ng/L,较正常对照组(5.95±2.72)ng/L显著增高(均P<0.01);重度AD组血清IL-12、及IL-10水平分别为(62.23±65.45)ng/L和(17.10±8.08)ng/L,均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重度AD组血清IL-10水平较轻中度AD组(9.28±2.41)ng/L明显增高(P<0.01).结论
AD患者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的脑免疫病理性损伤有关.检测AD患者上述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AD患者的免疫应答程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探讨新生和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白细胞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水平;观察重组IL-12地CBMC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测定8例新生儿CBMCIL-12p49RNA和IFN-γmRNA表达,用ELISA法测新一儿CBM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一外受刺激后表达的I国2p40mRNA、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 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 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IL-12、IL-6与IgE水平,方法:选择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发作期患儿25例,缓解期患儿11例,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IL-12、IL-6和IgE水平,结果:发作期IL-12水平明显降低,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发作期IgE水平明显升高,与缓解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IL-6水平在发作期升高,缓解期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C)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NF-γ)生与肝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56例PHC患者的2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受体(IL_2R)的表达,IL-2和IFN-γ生成及因清可溶性IL-2受体。结果:PHC组和对照组的IL-2活性IL-2R表达率、IFN-γ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与SIL-2R水平则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PHC组IL-2R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评价白细胞介素12(IL-12)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伪治疗结果和三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50只,制成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BS)和IL-12共两组(每组25只)。给予PBS或IL-12治疗,K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IL-10水平和器官菌落计数。结果 PBS组与IL-12组的器官菌落计数,IFN-7和儿-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IL-4水平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12诱导IFN-γ产生,促进Thl细胞分化成熟,改变了/Th2平衡,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黄对IL—1和IL—2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检测大黄水提取物对IL-1和IL-2产生的影响,以研究大黄的免疫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黄水提取物灌胃后,用胸腺细胞增殖法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法检测IL-1和IL-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1和IL-2产生能力明显下降。结论:大黄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其抑制IL-1和IL-2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T-ALL患儿细胞内IL-10、IL-12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T-ALL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T-ALL患儿白血病和非白血病T细胞内IL-10、IL-12和IFN-γ3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IFN-γ在T-ALL患儿非白血病T细胞中显著降低,而患儿白血病细胞内未检测到。IL-12在T-ALL患儿非白血病T细胞中部分有表达,而正常对照T细胞和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均无表达。IL-10在T-ALL患儿正常T细胞、白血病细胞和正常对照T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结论:ALL患儿体内可能存在TH1/TH2样细胞因子产生的失平衡状态,这可能是ALL发病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推测了T-ALL发生时,体内可能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抑制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阐明Th1/Th2类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细胞因子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症活动调节剂的作用。方法 用RT-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结果 在静息期,无明显的IL-4及IFN-γ RNA的表达,在活动期IFN-γ的表达率(100%)明显高于恢复期(50%)(P<0.05);相反,在恢复期IL-4mRNA的表达率(87.5%)明显高于活动期(12.5%)(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在mRNA的水平,IFN-γ作为正向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而IL-4作为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结果证实Thi细胞因子上调、Th2细胞因子下调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 相似文献
13.
IL- 12又名 NK细胞刺激因子和 CTL 成熟因于 ,是由 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 ,具有刺激激活 T细胞和 NK细胞增值 ,诱导细胞毒性 T细胞对肿瘤细胞抗原发生应答 ,以及促进 Th1细胞的生成等多种效应。另外 ,临床试验证实 IL-12是一种抗癌、抗 AIDS的因子。 细胞凋亡 (apopotosis)是指细胞的死亡 ,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 med cell death) [1 ]。 Duke等 [2 ]曾经将细胞凋亡作为一种 AIDS患者的 CD4+ T细胞缺失的机理来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HIV感染者 CD4+ T细胞凋亡速度远高于未感染者。Radrizzani等 [3 ]检测 IL-…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甙和IL—10对人DC内IL—12p40和DC—CK1mRNA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和IL-10对DC内IL-12p40和DC-CK1转录的影响。方法:通过GM-CSF、IL-4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IL-120p40和DC衍生的趋化因子1(DC-CK1)转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果:通过GM-CSF、IL-4和TNFα体培养体系可以获得成熟功能性DC,雷公藤多甙和IL-10能抑制DC内IL-12p40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IL—2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不上鼠脾淋巴细胞IL-2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白细胸介素(IL-2)产生及IL-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对IL-2产生无影响。但对IL-2受体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抗免疫排斥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IL-2受体表达,从而使IL-2与IL-2受体的相互作用受到影响,最终抑制了淋巴细胞传闻殖。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IL—10、IFN—γ的检测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性在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免疫防治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3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IL-10和IFN-γ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白血病患儿治疗前或复发时血清IL-10明显升高,IFN-γ明显降低,治疗后病情缓解时IL-10水平下降而IFN-γ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小儿白血病的免疫病理机制与TH1/TH2细胞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血清IL-10、IFN-γ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小儿白血病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
构建人IL-12的高效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DNA3.1从已克隆p40cDNA基因与国外提供的p35cDNA基因上获得相应的编码荐因,分别构建表达载体进行转染。此后,又利用pLXPXSN构建IL-12双亚基共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人肝癌细胞株,并经G418筛选。结果有功能活性的IL-12的产生需要p35和p40基因的等量共转染,为此,人IL-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在转肝癌细胞株并经选择后,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LR4单克隆抗体(toll like receptor 4 monoclonal antibodies,TLR4mAb) 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肠黏膜的细胞因子IL-17、IL-10及TGF-β的影响情况。方法 30只BALB/c小鼠分为A--E组: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d;B-E组小鼠仅饮用5%DSS水溶液共7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开始的同时,分别给3组干预组小鼠以低、中、高剂量TLR4mAb腹腔内注射以观察其干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造模及干预7d后处死小鼠,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肠黏膜IL-17、IL-10及TGF-β的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DAI及HPS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干预后低、中、高剂量组DAI和HPS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后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因子IL-17、IL-10及TGF-β在小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TLR4mAb可以抑制肠道免疫的过度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从而反馈性下调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打破促炎/抑炎因子的失衡状态,减轻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