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幼儿挠骨小头半脱位的手法复位的要点及理论依据.方法:单纯桡骨小头半脱位均采用手法复位.结果:38例采用手法复位均一次复位成功,肘关节功能正常,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较符合逆创伤复位机理,早期手法复位不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刘树伟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2):180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最常见的损伤,多由牵拉上肢所致。笔者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小儿较常见的肘关节损伤,多数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于2008年1月~2012年4月间,笔者观察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15例,并对其治疗及护理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为本院门诊收治的患儿,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岁~5岁.全部均有明显牵拉史,其中左侧9例,右侧6例.拉伤原因:洗澡2例,上楼梯6例,穿衣5例,家长提拉小儿双手荡"秋千"2例. 相似文献
4.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独立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为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肘”,常见于2岁~5岁小儿,而5岁以上的患儿常有继往发作史.笔者于2000年8月~2006年1月期间,通过手法复位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1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6岁,病程10min~1d。临床表现:患肢均有被牵拉的损伤史,患儿哭闹,肘部疼痛,怕别人触碰。前臂处旋前位,不能旋后,其手拒绝持物。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病变。2手法整复家长抱患儿正坐,术者与患儿相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旋前复位法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14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给予改良旋后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率和随访牵拉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牵拉肘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P〈0.05)。结论:相较于旋后复位法,旋前复位法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可有效提高一次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牵拉肘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9.
浅谈"旋转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小儿牵拉肘.多发生于2~6岁的小儿,笔者运用"旋转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整复2例林松(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以往的文献中未见这方面报道。笔者近年在临床上发现两例,为避免误诊为单纯后脱位,特举例如下:张某某,男性,2...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中风所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保持肩关节功能位、刺激稳定肩关节周围的肌群、全范围的无痛性关节活动训练等早期康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93%.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妊高征患者在使用硫酸镁治疗过程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本方案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水肿和蛋白尿明显减轻,血液流量明显改变,特别是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本组60例均安全分娩,痊愈出院。中、重度妊高征50例经硫酸镁治疗,症状、体征好转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本组无新生儿死亡。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可起到良好的解痉作用,能改善胎盘供血情况,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救治的病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5岁,均为女性,交通事故25例,农家小马车致伤13例,牲畜踢伤12例,拆房掉下摔伤5例,共55例.结果:死亡8例,晚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结论:早期和及时诊断是外伤性肝破裂处理的关键,术前快速复苏是抢救的重要环节,手术是治疗肝外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反馈疗法作为行为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普通医学尤其在精神卫生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接受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23例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方法和疗效,寻求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以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治疗的38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肺减容术为观察组,一组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副作用以及出院后随访一年的复发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2%,其余各组数据观察组亦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减容术是目前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