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29例、西医治疗组30例和中西医治疗组30例。中医治疗组以温胆汤加味,西医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中西医治疗组以加味温胆汤和西药尼莫地平为主,3组均以10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分。结果3组治疗后ADL及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医治疗组评分高于中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3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VCIND痰瘀阻络型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N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MMSE、MoCA量表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2组:观察组为47例VCIND患者,对照组为45例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 Hcy )等生化指标,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VCIND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VCIND组血糖、血脂、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糖、血脂及Hcy水平与VCIND有关,可能是引起VCIND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促进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收集于2009年4月至2009年8月于我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分为VCIND组35例,认知功能正常组33例,完善相关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白质稀疏症在两组间的发生率的比较P均<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单一危险因素组分别与其各自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比较,P均<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依据ESSEN卒中风险评分分成的高、低危组之间的MoCA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外动脉狭窄及脑白质稀疏症的发生与VCIND发生明显相关,单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均可造成认知功能减退,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认知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具有可逆性,故对该病的防治倍受关注。本文就目前中、西医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及其治疗方法作一概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活动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记忆功能特点。方法选取VCIND患者21例(VCIMD组)、脑血管病无认知障碍(CVD)患者15例(CVD组)、对照组22例。入选对象均测查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且采用改良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VCIND组患者85.7%(18/21)有记忆功能减退的主诉,明显多于CVD组[26.4%(4/15)]和对照组[36.4%(8/22)](P〈0.0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对照组(28.0±1.3)分,CVD组(28.5±lO)分,VCIND组(26。4±1.8)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一认知分表:对照组(5.1±2.6)分,CVD组(5.7±2.2)分,VCIND组(11.5±4.4)分;语言流畅性测验:对照组(16.0±2.6)分,CVD组(17.3±1.2)分,VCIND组(12.8±3.0)分。单词回忆:对照组(3.0±1.2)分,CVD组(3.1±1.2)分,VCIND组(5.3±2.0)分。VCIND组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语言功能较CVD组和对照组均明显衰退(均P〈0.05)。结论绝大多数VCIND患者存在近记忆力损害,词语记忆困难突出,且大多数以记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丁苯肽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丁苯肽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8.75% (47/80),高于对照组的45.00%(36/80)(P=0.03);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4.83 ±9.48)分,高于对照组的(21.64±9.52)分(P=0.04).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58.31±11.27)分,高于对照组的(53.28±10.32)分(P=0.04);观察组治疗后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3,0.02,0.04,0.02).结论 丁苯肽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于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76例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39例和B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片100 mg·d^-1,阿托伐他汀钙20 mg·d^-1),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30 mg,po,ti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A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B组评分(P〈0.05)。B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对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刺激小脑治疗血管性痴呆 30例 ,结果显示 ,明显好转 11例 ,好转 12例 ,稍好转 4例 ,无变化 3例。按智力量表打分评价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53例脑卒中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A组27例和B组26例。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A组日时干脑卒中48h内给以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每天3次,共观察3个月。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病人的认知状态。结果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A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而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舒康胶囊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VCI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利舒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VCIND患者治疗前后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7)
目的评估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降低至(16.23±6.92)μmol/L,对照组则为(18.75±7.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皮层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皮层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对35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疗程12周。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判定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谱勒(TCD)检测平均脑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治疗前后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予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用药后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改善(P〈0.05),用药后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提高(P〈0.01),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轻。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21):2909-291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V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血糖、他汀类药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 CA评分、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CI及血管重构较单用尼莫地平疗效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狭窄大血管远端的血流速度,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及影像学检查,依照其临床痴呆量表评分(CDR)分为VCIND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认知正常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危险因素发生率及各危险因素与VCIND的关系.将所有入组患者按照ESSEN评分分值分成高危组以及低危组,比较2组患者的MoCA评分.结果:(1)VCIND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白质稀疏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均P<0.05).而2组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白质稀疏是VCIND发生的危险因素.(3)ESSEN评分的高危组的MoCA评分低于低危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白质稀疏的发生与VCIND发生有关,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认知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 VaD )的一大类综合症, VCI可单独存在或(和) Alzheimer ( AD)伴随存在,2/3的卒中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1/3可发展为痴呆。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家庭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迫在眉睫,本文收集了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奥拉西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钙片组(观察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日10mg,每晚餐后口服。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后12周和24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5)。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异常及一过性头晕,无需特殊处理,动态观察后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及轻度头晕。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可能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存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