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方法将入住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16例患儿在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如静脉炎发生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6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201例,成功率为93.06%。留置时间2.0~6.5d,平均(4.1±0.9)d。其中发生静脉炎10例,套管阻塞5例,局部渗漏12例,套管针脱落8例,未出现全身感染等重大并发症。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在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利于紧急抢救,维持血管通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而影响留置时间。为了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渗液、渗血、静脉炎的发生,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护理浅静脉留置针患者27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的策略,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堵管率2.7%、皮下血肿发生率5.4%、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93.59±3.20)分、(94.17±2.00)分及(95.18±1.69)分。对照组堵管率5.4%、静脉炎发生率2.7%、药液外渗率5.4%、皮下血肿发生率8.1%、感染率2.7%、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80.49±3.15)分、(75.88±2.02)分及(74.28±3.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预防静脉炎、药液外渗、穿刺部位感染等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观察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穿刺针留置期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50例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15天,平均留置7.2±1.4天;发生静脉炎24例(48%),出现静脉炎的平均天数为6天;在留置时间大于5天的患者,静脉炎、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48%、62%和1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应为5天。  相似文献   

6.
海普林肝素钠软膏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海普林肝素钠软膏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延长留置时间的效果 ,将我院同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 6 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3例。试验组在穿刺部位涂抹海普林肝素钠软膏 ,对照组按常规操作。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9.5 9% ,静脉针留置时间为 6~ 9天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2 9.2 3% ,留置时间为 3~ 5天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认为穿刺部位涂抹海普林肝素钠软膏 ,能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具有中心静脉置管优点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要静脉营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四肢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例留管时间,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管时间≥4天的病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营养液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管时间≤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保留时间长,渗漏、静脉炎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602例脑血管病患者经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正确的穿刺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采用透明的无茼贴膜固定。结果两组患者均穿刺成功。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时间长(P〈0.05),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度安排输液顺序、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及正确的穿刺部位和方法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保证;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消毒穿刺部位可降低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发现下肢穿刺留针其无菌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年龄23~30岁,平均26.5岁,术前检查无任何内科合并症,均使用20号套管针,并留置至术后24小时左右。90例病人随机分组,踝部大隐静脉留置针45例,肘正中静脉留置针45例,术后拔除套管针观察局部区域情况5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54例患者全部一次置管成功,3例发生局部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感染痊愈,1例导管堵塞,无导管脱落,无深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深静脉炎、药物渗漏致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肿瘤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无痛苦的给药途径,而优质的导管护理是导管长时间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101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现状(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天数及堵管、静脉炎、脱落、外渗等发生情况),并探寻原因,制定相关措施.结果 1 016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6%,平均留置天数为(2.41±1.38)d.堵管发生率为3.44%,静脉炎发生率为1.48%,脱落发生率为8.27%,外渗发生率为7.09%.101例穿刺不成功.结论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但平均留置天数较短,主要由堵管、静脉炎、脱落、外渗等常见问题造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输液室使用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输液室2009年10月—2011年2月发生留置针输液并发症5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保留静脉留置针最长者7d,最短者1d。发生液体渗漏35例(7.1%),静脉炎14例(2.8%),导管堵塞9例(2.0%),发现并发症后立即停止在患部输液,给予及时处理,抬高患肢休息,以后全部痊愈。结论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优点突出的特点,合理选择血管,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和封管方法,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与加强责任心,是预防出现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朱孔荣  王玉芬 《山东医药》2003,43(17):15-16
为探讨静滴甘露醇过程中静脉套管针留置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 ,将 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 )和对照组 (40例 ) ,于静滴甘露醇过程中分别采用颈外静脉及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 ,对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 3天留置成功率为 95 .2 3% (40 / 4 2 ) ,5天成功率 80 .95 % (34/ 4 0 ) ,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认为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滴甘露醇过程中 ,套管针留置部位应首选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长期静脉输液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的利用率。方法选择老年静脉输液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渗漏、肿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周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安全留置针穿刺给药在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复苏患者应用安全留置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给药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98/102例),总成功率为99%(101/102例);通畅率100%,脱针率为2%,针刺伤率为0%,未出现皮下血肿、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安全留置针穿刺给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易行,既减轻护士工作量,又可保护护士的安全。此方法不需终止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等抢救操作即可完成,能使抢救药物迅速进入体循环发挥作用,为快速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是复苏患者紧急用药的理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封闭式静脉留置针与普通的一次性头皮钢针在老年肺癌患者静脉化疗药物渗漏中情况。方法 8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封闭式留置针静脉化疗,B组应用普通一次性头皮钢针静脉化疗。结果 封闭式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头皮钢针在静脉化疗中发生药物即发性渗漏方面比较,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两者在药物迟发性渗漏即静脉炎方面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结论 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能减少静脉化疗药物的即发性渗漏,比头皮钢针更适合需要较长时间静脉输入化疗药物的老年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潘韦兰 《内科》2008,3(6):960-961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且管径粗,显露明显,穿刺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同时,颈外静脉留置针与上肢静脉留置针相比,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差,部分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容易引起皮下出血,不宜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且肢体静脉穿刺易失败及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8.
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老年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青 《山东医药》2011,51(9):72-72
静脉输液时由于药物刺激、静脉导管针刺激、液体外渗、输液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条血管反复多次穿刺等原因可引起静脉炎。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易滑动,穿刺难度大,易造成反复多次穿刺,因此静脉炎的发生率更高。近年来,我院对老年静脉炎患者采用金黄散加蜂蜜进行局部外敷,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对静脉留置针认知水平、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住院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3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98例(81.7%)老年患者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大部分患者认为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93.3%)、保护血管(75.0%)、方便合理用药(61.6%),认为主要缺点包括针管留在体内感觉不舒服(70.0%)、容易发生堵塞、肿痛等(60.8%)、影响日常生活(55.8%)。患者对留置针各项维护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最高58.3%,最低仅25.8%),护士宣教是老年患者最期望获得留置针相关知识的途径(8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留置针留置的部位、输注药品对血管的刺激性、患者对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满意程度是影响患者接受留置针意愿的因素(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输注药品的刺激性是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对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急诊科,对昏迷、躁动、呼吸循环衰竭的老年患者,为了快速建立稳定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各种抢救药物及时输注。我们对256例老年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其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易脱管,渗漏发生率低,既保证了及时用药,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