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传焕  鲁爱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0):2335-233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1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第1、第12周血浆RA、AngⅡ、ALD、NO及ET-1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P<0.01),NO/ET-1值降低(P<0.05)。氯沙坦治疗后血浆ALD、ET-1及NO水平降低(P<0.01),NO/ET-1值升高(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氯沙坦治疗后可获得有益的临床及神经激素效应,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浆多种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5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90例)和兰索拉唑组(95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及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前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两组患者血浆MDA、SOD、NO及ET-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OD与NO水平均明显降低,而MDA与ET-1水平则显著升高(P均0.01)。治疗4个疗程后兰索拉唑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MDA及ET-1水平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而SOD及NO水平则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均0.05)。结论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浆MDA、SOD、NO及ET-1水平的影响大于奥美拉唑,表明其在该病中有更高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次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浴的方法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大鼠血浆NO及ET-1的影响。结果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ET-1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栓心脉宁片高、中、低剂量组作用后均可显著升高急性血瘀大鼠血浆NO含量(P<0.05、P<0.01),降低血浆ET-1含量(P<0.01),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与步长脑心通颗粒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可促进NO合成和分泌,抑制ET-1表达,有利于恢复NO/ET-1平衡,对急性血瘀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NO和ET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效果。方法将57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UAER、ET-1及N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1、IGF-1水平。结果 IGF-1在SAP和对照组中明显高于ACS组(P<0.01),对照组的血浆IGF-1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血浆ET-1的浓度在SAP和对照组中明显低于ACS组(P<0.01),对照组明显低于SAP组(P<0.01)。冠心病中IGF-1与ET-1呈负相关(r=-0.524)。结论血浆IGF-1、ET-1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IGF-1与ET-1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氧化氮(NO)、内皮素-1(EF-1)和血浆TNF-α、sTNF-RI、sTNF-RⅡ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NO的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血清ET-1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血浆TNF-α、sTNF-RI、sTNF-RⅡ的检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1);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sTNF-RI、sTNF-R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O/ET-1、血浆TNF-α/sTNF-R水平有利于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检测血清NO/ET-1、血浆TNF-α/sTNF-R水平对肿瘤的筛选和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非洛地平)和观察组(50例,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BP、DBP及TG、T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TNF-α、ET-1、TIMP-1水平均降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VEF、CO均增高,LVEDD、IMT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r、UAER、BU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缺血状态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控制炎症因子水平,保护心功能及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均给予4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水平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黏度高切、血小板粘附率、血浆黏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血小板粘附率、血浆黏度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脑梗死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及评价川芎嗪对脑梗死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O,用川芎嗪治疗一疗程后检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ET-1水平为4854±1025pg/mL,NO为3615±1231μmol/L;脑梗死组血浆ET-1水平为7638±2128pg/mL,NO为2804±112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ET-1显著升高,NO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组经川芎嗪治疗后,血浆ET-1水平为5622±1312pg/mL,NO为4841±612μmol/L,与治疗前比较,血浆ET-1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ET-1和NO发生变化,川芎嗪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7%),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脂联合抗栓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降脂。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比76.7%,P<0.05),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比13.3%,P<0.05);2组治疗后血脂与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调脂联合抗栓治疗冠心病能够降低炎性因子对心肌的损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的预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NO、CRP、HCY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NO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CRP和HC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NO、CRP和HCY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绝经后女性,给予利维爱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ET-1和NO水平.结果:应用利维爱治疗后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血清中TC浓度显著降低(P<0.01),TG下降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维爱可以降低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和黄芪注射液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和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 r)、尿素氮(BUN)和血脂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魏酸钠和黄芪注射液联用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1(ET-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三七总皂苷组(2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三七总皂苷组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00 mg加入25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1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黏附试验(Pad T)和血小板凝聚试验(Pag T).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七总皂苷组血浆ET-1、TXB2显著下降,6-keto-PGF1α明显升高,GMP-140、Pad T、Pag T明显降低(P均<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血浆ET-1含量、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时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Ⅱ)水平的变化及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其影响。方法老年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为降肺动脉压、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并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BiPAP治疗,分别观察治疗72h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血气分析、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动脉压(PAP)以及血浆BNP、ET-1和AngⅡ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iPAP组治疗72h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其SaO2、PaO2和FEV1显著升高(P<0.05),PAP、HR、RR显著下降(P<0.05)。BiPAP治疗后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随缺氧的纠正而显著降低(P<0.01),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P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BiPAP在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氧和功能和降低PAP的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他汀和阿司匹林等治疗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或非洛地平能否进一步获益。方法将伴有1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组(n=51),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1次;贝那普利组(n=51),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替米沙坦组(n=51),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降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观察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ET-1、NO、hsCRP、IL-6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下降(P0.05),NO上升(P0.05),hsCRP、IL-6及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下降及NO上升更为显著(P0.01),且优于非洛地平组(P0.05)。hsCRP、IL-6和MMP-9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替米沙坦组各项炎症指标的下降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冠心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或替米沙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优于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优于贝那普利,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管内皮素-1(ET-1)和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c EMPs)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早饭后口服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口服1次,10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两组患者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停药12周,测定TG、TCH、LDL-C、HDL-C、NO、ET-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ET-1水平显著降低,HDL-C、NO水平显著升高(P<0.01)。颈动脉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变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停药12周后与停药时比较,TG、TC、LDL-C、ET-1水平显著升高,HDL-C、NO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逆转,且需要长期坚持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