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檗碱、苦参总碱不同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UC模型,每天灌胃给药并记录大鼠肛温、粪常规,第8天取结肠称重,观察弹性延长系数、病理学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水平,研究小檗碱与苦参总碱不同配伍对UC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 TNBS/乙醇法成功建立UC大鼠模型,给药7天后,小檗碱50 mg/kg+苦参总碱120 mg/kg组肛温和粪常规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黏膜充血较少,肠壁轻度增厚,TNF-α,COX-2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肠弹性延长系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总碱120 mg/kg组肛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粪常规较模型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50 mg/kg+苦参总碱120 mg/kg配伍治疗UC大鼠疗效显著,肠粘膜溃疡面基本消失,病变肠黏膜恢复正常;苦参总碱120 mg/kg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与苦参总碱不同配比对DNCB致大鼠UC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檗碱与苦参总碱不同配比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检测大鼠粪便常规、隐血试验、长度8cm病变结肠的粘连指数和重量,并进行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环氧合酶-2的表达。结果:小檗碱180mg/kg、小檗碱120mg/kg+苦参总碱60mg/kg给药3天后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粪常规,隐血试验大部分呈阴性;给药7天后结肠腺体多数完整,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及环氧合酶-2平均灰度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檗碱180mg/kg、小檗碱120mg/kg+苦参总碱60mg/kg对2,4-二硝基氯代苯致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合理选择含多糖类成分的中药浸膏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吸湿严重且应用广泛的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将黄芪多糖粉末与10种常用辅料配伍,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25℃放置7d,绘制吸湿曲线,提取吸湿特征参数,并筛选出防潮辅料与药物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与多糖1:1配比防潮效果最好.结论 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外用或口服等非注射途径给药的苦参总碱的提取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高,重点考察工艺技术条件,确定各技术参数。方法:观察柱内沉淀和载样量等指标,确定最佳盐酸浓度;用氨水调节渗漉液的酸碱性,观察沉淀析出情况,检验沉淀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沉淀pH值梯度;通过考察树脂的交换容量、产品的含量和炽灼残渣,选择树脂型号;利用正交试验,以产品纯度为指标,对渗漉用酸浓度、渗漉液沉淀方式和氨水洗脱浓度三个因素进行考察,以了解其对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结果:渗漉用0.2%盐酸、渗漉一次调中性,沉淀,过滤,滤液(pH值为7)通过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碱树脂用5%氨水洗脱。结论:本次研究就是针对外用或口服等非注射途径给药的苦参总碱的提取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高,优选了提取过程的技术参数,确定了非注射用苦参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辅料、工艺对中药胶囊剂吸湿性和装量的影响.方法 以工艺可行性、吸湿性、胶囊装量、性状、临界相对湿度等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处方.结果 以二氧化硅预分散浸膏,再加上磷酸氢钙、二氧化硅合用而得的胶囊最佳,临界相对湿度为68.3%.结论 中药全浸膏制剂吸湿性问题的解决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由于其原料组分极易吸湿常发生吸湿过量的情况,含水量的提高易导致制剂稳定性减弱,同时使产品的成型难度增加。目前可用吸附理论、毛细管凝结理论、Fick扩散定理等阐述吸湿的基本原理,并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判断吸湿程度,以此作为依据发展出多种中药制剂防潮技术。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具体实践总结目前普遍通行的吸湿原理、表征方法及可行的防潮技术,为中药制剂的防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五味金色分散片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处方,为五味金色丸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酚、没食子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五味金色分散片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外观、分散均匀性、硬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和用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总多酚得率6.29%,没食子酸质量398.37 mg,浸膏得率24.28%。以可压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在130 s内完全崩解并均匀分散。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制剂处方设计合理,片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苦参总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产苦参所含苦参总碱进行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表明对氯化钡、乌头碱诱发大鼠及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均有一定治疗或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测定苦参总碱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流室系统检测生理剪切流场下(1.5Pa)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结果用0,0.5,0.75,1,2.5,5g·L-1苦参提取物培养ECV304细胞24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是0,6.97%,11.37%,29.27%,35.43%,39.26%。在生理剪切流场下,苦参总碱可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迁移(P<0.01)。结论苦参提取物抑制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
时军  程怡  李学涛 《中药材》2007,30(12):1601-1603
目的:薄膜包衣工艺制备苦参总碱控释微丸。方法:采用GPCG-1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和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对苦参总碱液投入包衣,进行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和外观考察。结果:包衣微丸外观光洁,成膜均匀,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薄膜包衣工艺制备苦参总碱控释微丸方法可行,控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几种常用辅料在复方中药制剂中阻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辅料在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阻湿性能。 方法: 该研究以吸湿率和其他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以复方中药制剂1,2为模型药物,比较了7种辅料(糊精、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甘露醇、HPMC)的阻湿性能。 结果: 复方中药制剂1吸湿平衡时的吸湿率为62.54%,临界相对湿度为38%;复方中药制剂2吸湿平衡时的吸湿率为16.36%,临界相对湿度为53%;以复方中药制剂1,2为目标参照物加入各种阻湿剂后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吸湿率,在复方中药制剂1中,各辅料吸湿初速度由小到大次序为糊精<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甘露醇结论: 在制备以复方中药为原料的制剂时,应根据物料和阻湿剂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阻湿剂。该试验为复方中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中药制剂"去繁从简,取精去粕"的发展过程中,可将制剂原料分为粗陋型和精致型2种。结构明确的精致型原料,成分清楚,含量稳定,质量可控性强,符合现代中药制剂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该文对精致型中药制剂原料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尝试性的提出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药多成分/多组分同时分离的专属工艺的研究和对简便高效设备的开发,另一方面要不拘泥于传统中药的狭隘认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科学配伍中药单体组合,互贴互补,同时促进精致型中药制剂原料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抵当汤、三才汤、三仁汤、越鞠丸等经典方剂为例,探讨天人相应观、水液代谢整体观、病因病机整体观在中医组方中的应用,以及在疾病日益复杂情况下辨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抗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护肝、支持和防治并发症等综合处理,中药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金三莪复方煎剂。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但中药组患者治疗后TBil及PTA 2项指标的好转、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复方金三莪有明显的抗肝硬化疗效,同时阻止了肠通透性的增加,减少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欢  朱莹 《中草药》2019,50(15):3714-3719
经方药物精简,疗效显著,历久不衰,全国掀起了经方热潮。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同源异流。当代经方大师多受日本汉方医学影响,强调方证相应、体质辨识与腹诊,这也成为现在大多数经方学者研究的方向。中医和汉方医学在经方的辨证体系、应用形式、剂量和剂型上均存在不同。清晰认识我国经方和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现状,了解其中差异,扬长避短,为我国经方的正确发展提供思路,也为我国经方制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药制剂的生产大多采用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产品的质量更多地依赖于终端控制。对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不可预测,多数情况下仅依靠经验判断。由此,也很难找到影响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可控点。该文通过介绍中药新药成型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QbD理念的中药新药成型工艺的研发模式,即借鉴粉体学和流体学的基本理论,表征中药制剂原料的物理属性,从加强制剂原料物理属性、制剂工艺、制剂产品质量之间相关性研究着手,更科学、合理地设计中药制剂成型工艺,并从中发现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各种可能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预测中试放大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中药制剂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参考,也可为今后逐步实现中药制剂"过程控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论中药复方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中药有其自己的特点。辨证论治是遣方用药的基础,配伍用药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方证相应是中药取效的关键,整合调节是中药的作用方式。上述特点决定了中药药效评价不能照搬西药的方法和标准。运用现代技术和中药自身特点建立中药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正确评价中药疗效的关键。质量稳定是药效评价的前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疗效评价必不可少的工具,整合调节的作用方式要求药效指标的选择要多样化,避免主观误差的手段是利用数学模型和参数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作用机制的阐明还需要规范的临床药理实验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规范中医临床处方行为找到思路。方法:按处方管理办法,对5000份中医处方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对处方书写、实付药物、用药合理性、剂型选择、药物的特殊用法、用药禁忌等几方面对中医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2811份处方不合规范,占调查总数的56.22%,90%以上的中医处方没有注明煎煮方法。结论:中医处方规范率之低很有普遍性,提高中医业务技术水平是振兴中医药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