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CT及血清相关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瘤相关抗体与CT检查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胸腺CT检查异常并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titin和兰尼定碱受体(RyR)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21例为胸腺瘤、11例为胸腺增生;CT检查敏感性为90·5%;CT结合胸腺瘤相关抗体检查对胸腺瘤诊断的特异性为100%。结论血清胸腺瘤相关抗体检查有助于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鉴别诊断,如与CT相结合,能提高其诊断胸腺瘤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兰尼定碱受体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兰尼定碱受体抗体测定对于重症肌无力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纯化兔骨骼肌肌浆网作为兰尼定碱受体抗体的抗原,ELISA法测定7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21例合并胸腺瘤)血清中兰尼定碱受体抗体的水平,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Western blot验证梯度离心纯化的肌浆网中存在兰尼定碱受体,血清受体抗体测定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与重症肌无力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血清兰尼定碱受体抗体水平检测对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胸腺瘤相关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潘理纯,周先潮,牛娟,孔建新,包秀芳,卜国平应用间接血凝法,检测2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胸腺瘤相关抗体CAEab结果阳性5例;其中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1例。本法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著相关性(P<0.05);两种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均无关(P>0.05).结论 AchR.抗体及Titin抗体检测可作为MG诊断的参考指标,尤其Titin抗体对合并胸腺瘤患者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胸腺CT联合运用可显著提高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与抗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CAEab)的含量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3例MG病人血清AchRab与CAEab含量。结果两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24.4%,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和非MG病人组(P<0.01)。CAEab在合并胸腺瘤组与临床无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1%和9.8%,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AchRab的测定可为MG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CAEab的测定有助于合并胸腺瘤MG病人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GT-30及其抗体与各类胸腺异常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工程合成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特异性的30KD抗原(MGT-30),并应用经纯化的MGT-30重组蛋白建立敏感的Titin酶联免疫检测系统。对256份正常人、154例MG患和48例OND血清样品中Titin抗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在MGT和Osserman Ⅱ和Ⅲ型MG患血清中可以检测到较高波频度的Titin抗体,尤其是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且发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胸腺瘤术后6个月Titin抗体水平有明显降低。结论:与胸腺CT扫描比较Titin抗体检测对诊断胸腺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7%)。免疫组化提示,在MGT患胸腺上皮细胞中有较高的Titin-MIR表达,且与血清Titin抗体密切相关,提示Titin抗体可作为MG诊断和胸腺瘤术后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甲状腺的机能状态。方法:检测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TT3、TT4、FT3、FT4、TSH浓度、循环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合率、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结合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除TSH外,重症肌无力患者总T3、总T4、FT3、FT4平均血清浓度、TGab、TMab平均结合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眼肌型重症无肌力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增高者所占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与无胸腺病变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比较,其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明显的甲状腺损害,但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其疾病类型及是否伴有胸腺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8.
郭毓萍 《吉林医学》2008,29(8):700-700
胸腺瘤是胸外科常见的纵隔肿瘤,患者约35%合并重症肌无力。虽然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发病的机制未完全阐明,但胸腺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和首选方法,手术难度大,术前、术后管理复杂,因此重症胸腺瘤的护理在纵隔肿瘤切除治疗中非常关键。现将我院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闫继强  王贤波  张榕 《四川医学》2006,27(8):851-852
目的 总结1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 24.12%(17/41)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抗胆碱脂酶药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较常见,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胆碱脂酶药,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危象。  相似文献   

10.
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抗横纹肌抗体阳性率为47%。伴胸腺肿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其阳性率为80%,不伴胸腺瘤者仅为45%,抗横纹肌抗体阴性则伴胸腺瘤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接素抗体(Titin Ab)在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112例MG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确定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的诊断,并根据胸腺病理结果分为3组,即MG伴胸腺瘤(MGT)组、MG伴胸腺增生(MGH)组及胸腺正常(MGN)组,采用ABC-ELISA法测定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 Ab)水平和ELISA法测定血清Titin A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MGT组Titin Ab阳性率为72.9%,明显高于MGH组的12.5%和MGN组的22.2%(均P<0.05);(2)血清Titin Ab阳性者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血清AChR Ab水平均高于血清Titin Ab阴性者(均P<0.01);(3)MG患者血清Titin A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血清AChR Ab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4)随访发现Titin Ab阳性者术后1.5年内症状再度加重9例12次,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明显高于Titin Ab阴性者的1例次(P<0.05).结论血清Titin Ab水平可能是MGT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肌联蛋白抗体在诊断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肌联蛋白抗体(Titin-ab)在诊断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T)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JSA法检测73例不同病理类型MGT和58例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NTMG)患者血清中Titinab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水平.结果MGT组患者血清中Titin-ab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NTMG组、其他疾病对照组和正常人组(P均<0.01);Titin-ab诊断MGT的敏感性低于胸腺CF/MR,但特异性高于后者(P<0.05);Titin-ab阳性率与不同胸腺瘤病理类型有关,其中上皮细胞型胸腺瘤组最高(95.1%);与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无关(P>0.05);MGT患者Titin-ab与AChR-ab有明显相关性(r=0.496,P<0.01),而MGH患者则不明显(r=0.385,P>0.05).结论Titin-ab是一种诊断MGT(尤其是上皮细胞型胸腺瘤)较为敏感、特异、简便易行的实验室参数,它可能在MGT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WHO分类与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胸腺瘤分类法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HO胸腺瘤分类法对95例胸腺瘤进行病理分类,比较胸腺瘤类型与伴发MG、肿瘤浸润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型胸腺瘤中A型、AB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胸腺瘤中伴发MG分别为16.7%、50.0%、71.4%、91.7%、66.7%和0;A型、AB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胸腺瘤中发生浸润或转移者分别为16.7%、31.3%、31.4%、70.8%、100%和100%;A和AB型5年生存率为91.7%,B1型、B2型和B3型分别为84.6%、62.5%和60.0%,C型为33.3%,A型和AB型胸腺瘤患者5年生存率较B型和C型高(P<0.05,P<0.01)。结论:胸腺瘤WHO分类中B类胸腺瘤易伴发MG、浸润性强,预后差;A型胸腺瘤伴发MG少,预后好。胸腺瘤WHO分类与伴发MG密切相关,能够反映胸腺瘤的临床特征和肿瘤上皮细胞的浸润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在53例胸腺瘤和20例非肿瘤胸腺(non-neoplastic thymus,NNT)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胸腺瘤与NNT组织、胸腺瘤Masaoka分期、胸腺瘤WHO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比较OPN在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组织、胸腺瘤分期、胸腺瘤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MG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OPN在胸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NT组(75.5%vs 15.0%,P〈0.001);OPN在胸腺瘤Masaoka分期的Ⅱ~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组(90.9%vs 64.5%,P=0.028);OPN在胸腺瘤WHO分型的B/C型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AB型组(90.5%vs 65.6%,P=0.040);OPN在合并MG的胸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与不合并MG的胸腺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vs 69.2%,P=0.300)。结论 OPN与胸腺瘤的形成、胸腺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有关,与是否合并MG无关。OPN的表达可作为胸腺瘤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用柠檬酸提取人类骨胳肌肉膜蛋白抗原(CAE),先按间接血凝法(IHA)测103例重症肌无力(MG)血清中CAE-Ab,其中伴胸腺瘤者阳性率为78.9%(15/19);后改用ELISA方法,检测123例MG,其中伴胸腺瘤者阳性率为82.6%(19/23)。MG有胸腺瘤与无瘤、其他疾病及正常人组对照,抗体滴度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CAE-Ab对MG伴胸腺瘤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列举6例,说明临床采用敏感而又特异的CAE-Ab检测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胸腺瘤;中年以后MG患者常规检测CAEAb,可避免漏诊;即使瘤体徽小,CT扫描影像分辨不清,也可辅助临床诊断;病程中动态观察抗体滴度,可以发现隐藏着或复发的肿瘤,有助于随访,加强治疗。成批检测CAE-Ab时可出现少数“假阳性”、“假阴性”,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皖北及沿淮地区血清ANA阳性者中常见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线性免疫分析法(LIA)对常见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LIA法检测166例患者ANA筛查ELISA检测值大于正常值上限的血清。结果 166例中154例有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2.8%,139例有2个或以上条带阳性,占阳性结果的90.3%。66例anti-dsDNA抗体阳性;70例抗核小体抗体阳性;37例抗组蛋白抗体阳性;58例anti-SmD1抗体阳性;76例anti-U1snRNP抗体阳性;103例anti-SSA/Ro60抗体阳性;77例anti-SSA/Ro52抗体阳性;46例anti-SSB/La抗体阳性;40例抗P0抗体阳性;1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抗Scl-70抗体和抗Jo-1抗体抗体各7例阳性。结合临床资料:101例符合SLE;28例符合pSS;14例符合MCTD;7例符合SSc;3例符合UCTD;7例符合PM/DM;6例符合RA。结论皖北及沿淮地区ANA阳性者以SLE最为常见,其次为pSS和MCTD患者;LIA法检测ANA阳性者血清有助于明确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