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磊  张向农  欧阳兵 《光明中医》2010,25(10):1764-1765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俱是物质存在。肾精乃藏于肾中的精微物质,据其阴阳属性可分为肾阴、肾阳。精散为气,气聚成精,肾精与肾气是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因此肾阴与肾阳也具有两种状态,即肾阴精与肾阴气、肾阳精与肾阳气。  相似文献   

2.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是中医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概念,用以描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临床意义重大。而目前中医对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分析探讨。 不同的学术见解分析 目前,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内涵的认识的观点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为肾精即是肾阴,肾阴包括肾精,属物质性;肾气即为肾阳,肾阳包括肾气,属  相似文献   

3.
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起到濡养滋润的作用;肾阳,又称为元阳、真火,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起到温煦推动的作用。肾阴肾阳和脾胃及大肠小肠之间有着源与流、本与末的密切关系,肠屏障功能与"肾主二便"功能密切相关,试从肾阴肾阳角度论述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并用温补肾阳和滋补肾阴的方法治疗肠屏障损伤时出现的大便失常症状。  相似文献   

4.
肾为五脏之一,肾所藏精为肾阴,肾中元气蒸发为肾阳.肾阴肾阳学说是脏腑辨证中的重要内容.对肾阴肾阳学说的形成与运用,管见所及提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肾阴肾阳学说探讨不孕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肾阴肾阳学说探讨不孕症的治疗上海二医大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梁珑,李袆群(200001)关键词不孕症,肾阴,肾阳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又为“生殖之本”。有关女性不孕症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与肾阴肾阳功能失调有关,而现代医学认为女性排卵功能障碍与下丘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肾阴、肾阳、肾气的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认为元阴、元精、肾阴、肾精、肾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坎水九个名词均指肾阴;元阳、元火、肾阳、真阳、真火、相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均指肾阳;肾气、肾间动气、原气、元气、生气五个名词均指肾气,肾气涵元阴元阳。  相似文献   

7.
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不仅对掌握肾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掌握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肾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也十分重要。笔者仅将与肾阴、肾阳有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归纳陈述如下,以备参考。一、肾阴、肾阳的概念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全身各脏腑组织  相似文献   

8.
滋阴与补阳中药对阉割公鸡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滋补肾阴与温补肾阳的中药复方对阉割公鸡的性征发育都有良性作用。而对一些主要指标的观察表明滋补肾阴的作用更为明显和持久,激素水平的测定显示两者无明显差异,而对外周血液指标的测定则显示滋补肾阴明显为优。  相似文献   

9.
宋灏 《光明中医》2011,26(6):1283-1284
地黄丸类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肾虚病症的重要药物,其作用显著,为古今医家所重视。肾虚病症可概括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根据主治病症的不同,地黄丸类的成药也可分为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两大类。1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因由熟地黄、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建泽泻、山萸肉六味药组成,故名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源出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卤开不合,神不足,  相似文献   

10.
补肾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补肾法有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之分,而肾是一个整体,肾阴、肾阳原是在一个基础上化生的.故而补肾法应以阴阳双虚为基础.适当配合其他治疗原则,灵活运用,是可以治愈很多妇科疾病的.兹摘录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闭、先兆流产等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于下,以说明补肾法在妇科临床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 ,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 ,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本病以青壮年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按其临床表现 ,多属中医学的“虚劳”、“虚损”及“血证”范畴。补肾生髓法为慢性再障的主要治法。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生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 ,肾阳又都以肾精为物质基础 ,所以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及肾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 ,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 ,常可导致对方的…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为病情反复,复发与缓解交替,本病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可能与伏邪有关。伏邪分为阴伏邪和阳伏邪,阳伏邪伏于体内,日积月累,日久伤阴,久必及肾,真阴暗耗;阴伏邪伏于体内,经年累月,阳气受损,日久肾阳虚损。阳伏邪暗耗肾阴治以滋补肾阴;阴伏邪伤气治以补益脾气,伤阳治以温壮肾阳,阴阳两虚者滋肾阴温肾阳并举。伏邪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分为虚实两端,虚主要变现为肾精亏虚,肾虚邪留,治以调其本,去其邪;实主要表现为痰瘀,治以化痰活血。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阴滋养五脏六腑之阴,肾阳温煦五脏六腑之阳,故有“肾”为脏腑之本的说法。“肾”主藏精(肾阴)及命门火(肾阳),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主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相似文献   

14.
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五脏之阴阳根于肾,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阴可以滋生五脏之阴,肾阳可以产生五脏之阳。所以,无论五脏的阴虚或阳虚,日久皆会导致肾阴或肾阳的虚衰,故应从补肾之阴阳作为“治病求本”的大法,可以指导临床病证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金匮肾气丸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肾中精气起着重要作用。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可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对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对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因此肾中精气对人体各  相似文献   

16.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故临床上从肾论治杂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拟从两方面介绍平调阴阳法治疗月经失调、闭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一是平调阴阳法与女性生理的关系。此治法的目的是要达到肾阴肾阳的平衡与冲、任二脉或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二是平调阴阳法的应用。提出对月经后期、闭经或月经先期、经量较多的治疗应使肾阴肾阳达到高水平的平衡,并合以通结或凉血清热等法,使冲任气血阴阳协调。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要使肾阴肾阳达到低水平的平衡,使脏腑气血通畅协调。并附医案2例,分析说明之。  相似文献   

18.
刘志龙  李俊 《新中医》2010,(5):45-4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92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聚类分析研究MS的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和探讨其证型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结果:MS主要为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气阴亏虚证108例,占56.3%,肾阴亏虚证46例,占24.0%,肾阳亏虚证16例,占8.3%,阴虚燥热证22例,占11.5%。108例气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86.1%,夹痰者占71.3%;46例肾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8.3%,夹痰者占63.0%;16例肾阳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5.0%,夹痰者占81.3%;22例阴虚燥热证中,夹瘀者占27.3%,夹痰者占22.7%。结论:MS临床上常见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以气阴亏虚证最为常见,痰瘀贯穿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方法:分型论治1肾阴亏虚阴虚火旺治宜滋补肾阴,宁心安神清热降火。2肾阳亏虚宜温肾助阳、健脾安神。3肾阴肾阳丽虚者宜温肾扶阳益养冲任。4心肾不交型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结果:15例患者,治疗三个月,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狄帮圣  纪福茂  朱健  陈虎 《河南中医》2010,30(5):508-509
肾主骨生髓,肾气充则髓充,髓充则血生。从肾论治血虚证以滋肾填精,温补脾肾,温补肾阳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运用补肾药。同时须注意补气,补血药物的运用;补肾的同时,亦须补益脾胃后天之本,在调补肾阳的同时适当加用滋补肾阴药;滋补肾阴的同时加用少许肾阳药,取其“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