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羊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机体不同类型组织后是否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靶细胞呢?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分离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表达,用含体积分数2%胎牛血清以及5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条件培养基诱导,诱导后细胞通过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鉴定。 结果与结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以及HLA-DR阴性。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结果阳性。提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背景:培养出生长状态良好、数量足够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其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 目的:寻求快捷有效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观察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筛选法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免疫荧光分析细胞骨架,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边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微丝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骨架系统。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44、CD71、CD90均呈阳性表达,而CD13、CD34、CD45、CD133呈阴性。提示,经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在形态学和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方面具有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经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第3代活性最佳,可用于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证实脂肪组织提取物中存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表现出多向分化的潜能,但是关于其体外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深入,其细胞表型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细胞免疫表型。 方法:取吸脂手术中废弃的人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 结果与结论: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生长旺盛,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15代以内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表面标记CD29,CD44,CD105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CD105,MHC-Ⅰ为阳性,CD3,CD14,CD19,CD31,CD33,CD34,CD45,CD106,CD117,CD184为阴性。结果说明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旺盛,高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可长期传代且保持低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研究证实,骨髓中CD34+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和扩增人CD34+造血干细胞,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体外诱导分化后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观察实验,于2005-10/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 材料:骨髓来源于健康供者。 方法:利用Percoll 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人骨髓CD34+干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选生长良好的传代细胞,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基因转染人骨髓CD34+干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骨髓CD34+干细胞免疫学表型。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基因转染后,人骨髓CD34+干细胞的表型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 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人骨髓CD34+干细胞,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CD44、CD29和c-kit阳性,CD31和CD54阴性;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诱导后,人骨髓CD34+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 表达降低,CD31升高,呈现典型的内皮细胞表型,并且获得大量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能力。 结论:采用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继以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联合筛选分离,可培养扩增出高度同源的CD34+干细胞,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后,CD34+干细胞呈典型的内皮细胞表型,验证了其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而在受损肝脏原位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值得探讨。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损伤原位植活及分化情况。 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二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注射L-DMEM 悬浮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L-DMEM。 结果与结论:①FCM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66;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②与对照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病理无明显差异,均呈急性肝坏死病理改变。③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主要定植于肝小叶且表达CK19,至2周表达CK18,至3周表达Alb。结果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能被植活,且可分化为肝细胞,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肝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掌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示踪方法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关键。 目的:观察用CM-Dil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在体外传代示踪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体外成脂成骨诱导鉴定该细胞。将第5代细胞用CM-Dil标记,并将细胞传代,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外标记情况。 结果与结论: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44,CD29,低表达CD106,不表达CD34、CD40;有80%以上的细胞处在G0/G1期,成脂成骨诱导后,油红O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别阳性。CM-Dil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标记率达90%以上,体外传代后荧光强度逐渐减退,传8代后,荧光基本消失。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强,CM-Dil标记细胞示踪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背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脂肪源性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培养体系简单,节约时间,较好地保持了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据此向多方向诱导分化,为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路线。 目的:观察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表面抗原特点及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潜能。 方法:取健康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取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用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液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Von Kossa染色、油红O染色定性鉴定。 结果与结论:原代及传代的人脂肪干细胞形态均类似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旺盛。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中,超过88%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第3代脂肪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CD29、CD44、CD90、CD105表达阳性,CD34、CD45、CD106表达阴性。人脂肪干细胞经成脂诱导后21 d,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培养后,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阳性。因此,实验证实人脂肪源性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来发现羊水中含有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向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分化的能力。 目的:建立羊水多潜能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7-04/2008-01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 材料:5份羊水标本来自孕16~22周流产孕妇自愿捐献。 方法:从人孕中期羊水中,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羊水多潜能干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分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细胞表型。 结果:体外培养的羊水多潜能干细胞呈梭形或类上皮细胞样,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4h;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2.88%、5.77%、21.35%;细胞表达Oct4、Nanog、SSEA-4、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 结论:采用贴壁筛选法获得的羊水多潜能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同时表达胚胎和成体干细胞的部分标志,可能为介于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能够多向分化的干细胞。脐带属于胚胎外组织,是胎儿分娩后的废弃物,来源广泛,无伦理学限制,因此有望作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第一选择。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复苏前后细胞表面分子CD29、CD44、CD49e、CD73、CD90、CD34、CD45、CD271标志变化情况。 方法:通过从人的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观察原代细胞、P4、P8代细胞和冻存复苏后P2、P4、P8代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细胞、P4、P8代细胞和冻存复苏后P2、P4、P8代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29、CD44、CD49e、CD73、CD90、CD34、CD45、CD271。 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前与原代复苏后不同代数下细胞均表现出相同的表型,CD29、CD44、CD49e、CD73、CD90阳性,CD34、CD45、CD271阴性,提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低温冻存复苏后细胞表面标志性分子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在成人骨髓的数量以及分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低,不同的胎儿组织被用来研究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胎盘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在羊膜和绒毛膜等来源于胎儿的组织,其抗原表达、分化潜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相似。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胎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2/2009-03在无锡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 材料:在产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临床正常剖宫产之足月健康产妇的新鲜胎盘组织,所选择的胎盘脐带附着点均在胎盘中央或稍偏位,大小及质量在正常范围内。 方法:将胎盘组织分为3组,分别是中央带组即脐带附着处,边缘带组即距脐带附着点最远处和中间带组即两者之间中点处。分别全层连续切片,以抗CD166、抗CD44、抗CD29分别做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分布区域,采用HPIAS-1000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同时应用整体灌注的方法分离培养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原代和第6代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 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及分布情况,分离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细胞表面标志。 结果:3个标记物CD166、CD44、CD29阳性表达细胞的分布情况较一致,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下及血管附近间质内;胎盘中央带阳性细胞较集中,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强,边缘带阳性细胞稀少,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弱。整体灌注的方法可以分离培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原代以及第6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CD105、CD106和CD166,不表达CD34和HLA-Dr,两代细胞表达强度无明显区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相一致。 结论:胎盘各部位均存在CD166、CD44、CD29阳性表达的细胞,细胞的分布与血管有一定的相关性,脐带附着处下方胎盘组织相对其他部位可能为间充质干细胞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   

11.
背景:孕中期羊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性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孕足月羊水是否也可作为干细胞来源目前报道不多。 目的:探讨从孕足月羊水中分离培养羊水干细胞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10/2008-08在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室完成。 材料:孕足月羊水来自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剖宫产、排除胎儿畸形及母体全身性疾病的孕妇,告知后同意留取羊水标本10例;鼠龄2个月雄性BALB/C裸鼠,体质量15~20 g,用于致瘤实验的观察。 方法:从10例孕晚期(孕38~40周)羊水中分离扩增羊水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取第5,10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酶标仪450 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A)值,绘制羊水干细胞生长曲线;待细胞70%汇合时换为脂肪诱导培养基用于检测体外分化能力;分别于第4代,第11代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取第4~6代羊水干细胞1×107个注射到BALB/C裸鼠皮下,观察8周。 主要观察指标:①羊水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生长曲线。②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羊水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③体外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④染色体核型及致瘤实验结果。 结果:10例孕晚期羊水中有4例分离到梭形可持续传代的细胞群,细胞增殖旺盛;羊水干细胞原代生长较慢,传代后生长迅速,第5代,第10代细胞的生长曲线形态相似;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孕足月羊水干细胞表达CD44,CD29,CD105等间质来源标志,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表达胚胎来源标志SSEA-4及oct-4;换为脂肪诱导培养基后6 d,细胞内出现透明、浑圆的小液滴,表明向脂肪样细胞分化;所有标本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或46XY,第11代染色体核型保持正常;羊水干细胞注射到裸鼠体内后无肿瘤形成。 结论:孕晚期羊水也可分离培养到干细胞,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中也存在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组织可以从美容吸脂中获得,来源丰富,取材方便,蕴藏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用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行贴壁培养。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结果与结论:采用消化、离心分离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呈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后第5天细胞进入指数增生期,至第9天后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超过90%细胞为CD29、CD45和CD105阳性。提示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背景:尽管有很多生物支架材料被用于携带种子细胞,但纤维蛋白胶与脂肪干细胞二者在体外的共培养研究及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增殖存活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性,为可注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将脂肪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共培养,用噻唑蓝比色法及LIVE/DEAD荧光双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增殖和存活性。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特征为CD90、CD105阳性,CD34、CD45阴性,噻唑蓝比色结果显示,纤维蛋白胶中的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常规培养组(P < 0.05),LIVE/DEAD荧光双染色显示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生长良好,24,72 h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死亡率小于7%。结果提示,大鼠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增殖和存活良好,可用纤维蛋白支架携带脂肪干细胞用于可注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纤维蛋白胶;细胞培养;增殖;存活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02  相似文献   

14.
背景:已证实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复合,并移入体内后可增殖分化形成血管。但由于获取内皮细胞时创伤较大,所以细胞来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探讨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2009-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研中心完成。 材料:羊水标本来自孕16~22周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取得60 mL羊水。 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去除人羊水细胞中CD44和SSEA-4阳性细胞,使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间接得到分离,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取第3代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组换用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内皮细胞生长培养液,对照组持续用原培养液培养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采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内皮细胞吞噬DiI-acLDL法检测诱导效果。 结果:诱导30 d后,镜下观察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经诱导的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保持良好的增殖活力。诱导后的贴壁细胞eNOS和vWF呈阳性表达,细胞胞浆内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DiI阳性细胞;对照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eNOS和vWF均呈阴性,且无红色荧光细胞出现。 结论:羊水来源的OCT-4阳性的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体外微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等中胚层细胞,同时也可以向其他胚层分化,证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分化潜能干细胞。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 方法: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腹部皮下脂肪,0.075%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进行流式细胞、细胞周期、免疫荧光等检测,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多功能分化潜能。 结果与结论:获得形态较均一的长梭形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良好,有明显的指数生长期,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检测细胞高表达CD105、CD90,低表达CD34、CD45;多数细胞周期检测G0/G1期占80%以上。能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实验分离获得的细胞是具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为深入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肝干细胞尚无特异性标志物,从胚胎中建立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肝脏原始细胞群是鉴定及研究肝干细胞的一个可行方法。 目的:观察胚胎肝原始细胞表型及生物学特性,寻找肝原始/干细胞候选细胞群。 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孕13.5 d的BALB/C小鼠胚胎肝原始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AFP/Albumin/CK19/c-Met/E-cadherin等肝干细胞表面标记,以及CD45、CD14、SMA等非肝干细胞标记的表达;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时相;表皮生长因子加二甲基亚砜诱导分化成熟后行PAS糖原染色。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干细胞,原代细胞多呈集落样生长,小圆形。细胞周期测定提示细胞多数处于静止期,符合干细胞特点。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浆比例大,细胞器不成熟,呈现原始细胞特点。流式细胞周期测定结果S期占10.8%,G2/M期占10.6%,无异常DNA含量。PAS染色后阳性对照组肝癌细胞的糖原主要表达在靠近一侧的核周边胞质内,呈强阳性;而胚胎肝前体细胞诱导组,核浆比例大,部分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弱的糖原表达,充满胞质。提示实验初步建立表达AFP+Albumin+CK19+c-Met+E-cadherin+标志的集落样生长的肝原始细胞群,其表达多种干细胞表型,具有未成熟肝干细胞特点,可能作为肝干细胞候选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背景:干细胞特异性基因Oct-4在维持干细胞功能和调节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了解前列腺癌干细胞中Oct-4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复发和耐药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Oct-4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2/10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取12例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组织标本,其中6例在手术前没有经过化疗和激素治疗,另外6例患者经过激素治疗出现抵抗而手术。 方法:制备前列腺癌组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选未经治疗前列腺癌和治疗后出现耐药的前列腺癌干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Oct-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激素依赖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D133+/CD44+以及CD133-/CD44-细胞的比例;Oct-4基因和蛋白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细胞的表达。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未经过治疗的前列腺癌CD133+/CD44+细胞占(0.83±0.21)%,而CD133-/CD44-细胞多达(95.62±1.35)%;治疗出现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CD133+/CD44+细胞为(54.62±0.86)%,而CD133-/CD44-细胞为(9.56±0.47)%;与其他亚群细胞相比,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D133-/CD44-细胞Oct-4基因和蛋白显著降低(P < 0.01);CD133+/CD44+细胞Oct-4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1);而CD133+/CD44-和CD133-/CD44+细胞之间Oct-4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Oct-4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干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预后和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从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和胶质瘤组织中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胶质瘤SHG44细胞和手术标本制成的单细胞,分别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 10% FBS)和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添加bFGF、LIF和EGF)培养。用CD133免疫磁珠筛选,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干细胞、祖细胞和分化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结果SHG44细胞培养1周,用CD133磁珠分离得到的CD133~ 细胞的比例:血清组为0.021%,无血清组为1.2%。流式细胞仪检测:(1)Hoechst 33342~-细胞比例:血清组为1.5%,无血清组为16.4%;(2)nestin~ 细胞比例:血清组为7.2%,无血清组为51.05%;(3)免疫磁珠分离的CD133~ 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测得的CD133~ 细胞为83.02%,CD133~-细胞群中有3.32%的CD133~ 细胞。标本源肿瘤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两天后CD133磁珠分离CD133~ 细胞比例为4%。CD133~ 细胞在分化不同阶段共表达或分别表达祖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MAP2和GFAP。结论在胶质瘤细胞系和胶质瘤组织中均存在CD133~ 的脑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无血清培养下细胞球体中CD133~ 细胞仍占少数,而nestin~ 细胞占多数,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脑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