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王氏医案续编》(又名《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中经方医案为研究对象,探究王孟英据舌辨证思维方式。研究发现,王氏善于察舌辨证用方治疗热病,察舌质方面,舌绛者,辨为阴虚火盛,选方多为白虎类、百合类、栀子类等清热养阴方剂;察舌苔方面,舌苔黄腻,辨为痰热,投以小陷胸汤,苔黄下利用白头翁汤加减,而苔黄咳痰则用苇茎汤。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中陈某、萧某、石某三则医案的遣方用药特色逐一进行分析,阐述王氏对痰病的辨证论治思想,从而探索王氏治疗阴虚生痰的规律,以供中医同道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得心集医案·霍乱门》27则医案,从证型、病机、治法、用方、常用药等角度分析谢星焕对霍乱的辨治特色。《得心集医案·霍乱门》27则医案涉及11个证型,19首用方,使用频次最高的4味药实为四君子汤的组成。谢氏治疗霍乱善用经方,根据病因病机不同立法处方,邪气内陷从风论治,正气不足从脾胃论治,小儿辨证则注重望诊。  相似文献   

4.
王孟英温病治痰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孟英系清代著名医学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王氏临证善于治痰,尤其擅用涤痰法治疗温病。据笔者粗略统计,《王氏医案绎注》一书计收录王氏医案450首,可明确  相似文献   

5.
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1]中记载了大量医案,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笔者以只要提及人、有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的即视为一则医案,对其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统计。王氏记载的医案约有115则,其中大约有10余则为转录他书医案,这些医案极其有特色,现整理分析如下。1按之酸痛是穴,即病穴相应学说按之酸痛是穴是王氏医案的最大特色,其每临证治疗取穴时,必思之、审之、推之、按之,按之若病者快然、酸痛即受病处是穴,取之灸之、针之,这一学术思想贯穿  相似文献   

6.
戴会禧小儿医案3则熊晓金王贤娇(江西省永修县人民医院永修330300)关键词戴会禧小儿甲型肝炎小儿腹泻小儿发热中医药疗法戴会禧是我县主任医师,行医50余年,博览经典医藉,注重临床实践,精通内、妇、儿科,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戴老受益不少。现将其小...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王九峰,以医案名世,但因其生前忙于诊务,无暇著作,王氏医案均为门人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未能刊行,均以抄稿本形式传世。目前通行的王氏医案类著作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尚有很大一部分未见整理研究。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7种抄本进行调研,以期对王九峰医案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氏医存》十七卷,清代王燕昌著述。燕昌字汉皋,河南固始人,其祖先七代为医。该书是王氏七世医术及心得经验之结晶。文体为医论、医话、医案、验方的杂论与札记体。计医论、医话258节472条;医案66例,并附按语;验方200余首。其中以论杂病为主,兼及温病瘟疫,对妇儿科病的证治亦多反复阐发;诊法强调四诊合参,而论述脉诊尤为精详,辨证时注重脉与症,但以症为主要依  相似文献   

9.
王泰林,字旭高。清(1798—1862)江苏无锡人。以善治肝病见称于医林,但细读《王旭高医案》则知王氏之长,非惟治肝而已,对脾胃的论治尤多足称道之处。王氏根据《内经》“胃者,五脏之本也”的理论和《金匮要  相似文献   

10.
高兵  王键  郭锦晨  程悦  黄辉  纵艳平  冯烨  张浩 《中草药》2018,49(23):5705-5711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新安王氏内科辨治胃脘痛的数学模型,为系统探讨中医辨治胃脘痛规律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王乐匋教授门诊医案、王键教授门诊医案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诊疗胃脘痛医案310例,提取方药、症状、体征信息,建立"王氏内科医案中胃脘痛方-证-症信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1通过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提取核心网络药物,建立王氏医家辨治胃脘痛数学模型。新安王氏医家辨治胃脘痛常肝脾同治,以通阳法佐扶脾,或豁气化痰、疏肝行气以通阳,或辛温散寒以通阳,或健脾化湿以通阳,或活血行气以通阳,豁痰散结法和活血化瘀法常同用,临证以扶脾为本,通阳为要。  相似文献   

11.
<正> 清贤医案,士雄之作可谓善本。王氏对杂病的治疗,讲究枢机转化,升降出入,遣方用药,机圆法活,多有独到,发前人所未发,开后学之思路。兹将“分类王孟英医案”、“归砚录”所载有关治喘咳的案例,归纳分析如下。喘与咳,分之则为两证,合之则为一病。  相似文献   

12.
成海红  王金权  王乾平 《光明中医》2022,(23):4254-4257
目的 总结三晋王氏中医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随王金权教授临诊学习,整理其相关医案,参考历代医家的论述,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衷中参西、内外合治、预防调摄等方面总结王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观点,并附1则验案。结果 王金权教授认为先兆流产的基本病因是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肾虚血热、肾虚血瘀,主要涉及脾、肾两脏。教授秉承王氏妇科传承千年的学术精髓,结合自己长期的临证实践,总结出了固肾健脾、益气养血、养阴清热、益肾祛瘀安胎之法,分别用王氏术黄安胎饮、王氏滋阴抑火汤、王氏益肾祛瘀汤随证加减,协同西医治疗,并采用穴位贴敷,辅以情志疏导。例举典型医案1则,充分体现了王金权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证经验。结论 王金权教授对先兆流产有独特见解,特色鲜明,组方微妙,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仲奇膏丸散方医案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有膏、丹、丸、散,煎,饮、汤、液之名,各有取义,又各有所用。医者立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近代中医临床大家王仲奇先生。以新安王氏宿学,其根底之深,经验之富,面名著医坛,饮誉海内外。近期《王仲奇医案》成帙出版,乃医案之遗诊。本文选择王氏所遗医案中膏,丸、散方,酌予阐发。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家王士雄(1808~1867),字孟英,著有《归砚录》、《王氏医案》和,《霍乱论》等,其中对于诊治急症尤有丰富经验。今归纳、总结于下,俾有助于今后中医治疗急症工作的开展。四诊合参洞察细谛急症起病急,变化快,症情重,医者必须认真、谨慎、果断,四诊合参。若惑于假象,迟疑不决,则祸必旋踵。王氏谓治病应“不惑外显之假象”,“必探其源,勿徒遏其流”。在四诊中,王氏尤注重于切诊、望诊,对诊脉、观舌、察神,积有丰富的经验,以脉舌辨寒热、分阴阳、别虚实、判生死。如诊吴某,脉左寸数疾,余皆软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张锡纯治疗小儿泄泻方药特色。方法:分析《医学衰中参西录》所裁十四则以小儿泄泻为主症的医案。结果:张氏对小儿体质有独特见解,治疗小儿泄泻注重益阳护阴。其中治热泻习用滋阴清燥汤;补相火擅用生硫磺;补元气妙用熟地黄。另外,张氏擅用药膳同源之生山药;用药以胜病为主。讨论:基于独特理论,创制新方,用药精炼老到。  相似文献   

16.
王士雄,(1808-?)字孟英,号梦隐,清代著名温病学专家,因孟英行医与众不同,别的医生治不好的病,他治;别的医生误治的患者,他也治,故又号半痴山人.王氏著述甚多,代表作有《温热经纬》,《归砚录》,《王氏医案》(原名《回春录》)等.《王氏医案》反映了王氏临诊经验,其临证重视审证,辨证精确,而在遣方用药方面亦具特色.1 不泥古法,善辨真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王泰林治疗消渴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泰林《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医学刍言》等著作中关于消渴论治理论及其医案的分析,总结王泰林论治消渴的特色;结果:王氏把消渴病机概括为“火证”;分上、中、下三消论治,又因往往兼夹他证,故提出了许多相应的治疗法则;结论:王氏对消渴的治疗,既有继承又有发挥,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医医案是特定时期临床诊疗实践的真实记录,个性化是其主要特点。中医医案评价要"注重学术思想的凝练、诊疗特色的评价和误诊医案的解析"。而评价的路径则包括正确理解医案的内容、彰显古今医案的现代价值、开阔思路与提高临床疗效。目的是为中医医案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王旭高医案着手 ,探讨了王氏肝病论治的渊源 ,认为王氏学本《内经》,吸收仲景及历代医家肝病论治理论 ,特别深受叶天士的影响而创肝病三纲辨治体系 ,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0.
《针灸资生经》为南宋针灸家王执中撰著。王氏推崇《内经》、《难经》,重视临床实践,在《资生经》中,既整理了前人经验,又有其临床之结晶。书中记载验案80余例,均有人名、病名、诊断、治法、取穴或处方用药,以及疗效评价,是针灸古籍中附案最多,内容较为充实的著作之一。这些医案对后世医家总结临床经验,掌握针灸治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分析王氏医案内在规律,以飧同道。一、重视辨证,依理选择治法分析王氏医案,其治病必先仔细诊查,依据病情,正确诊断,然后决定治疗。如《资生经·卷四》载:“有贵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起行,夏月亦衣夹背心,予知是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