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心脉颗粒Ⅱ方对心力衰竭(HF)模型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因素诱导复制中医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通过阿霉素诱导复制心衰大鼠模型。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15只。造模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分别予养心通脉颗粒Ⅱ方、依那普利灌胃治疗,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7周后四组均灌胃治疗4周,治疗4周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AngⅡ,TNF-α,IL-6的浓度。[结果]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及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有效降低心衰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水平(P0.05),而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AngⅡ,TNF-α,IL-6的水平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多因素诱导复制中医气虚血瘀型大鼠模型,利用阿霉素诱导复制心衰大鼠模型。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空白组各15只。造模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分别予养心通脉颗粒Ⅱ方、依那普利灌胃治疗,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均灌胃4周。末次给药后24h采集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脏,测大鼠左室重量指数,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及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有效降低心衰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水平(P〈0.05);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及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血清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AngⅡ、TNF-α、IL-6的水平,降低左室重量指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肌组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养心通脉方颗粒膏方和传统膏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效果与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分三阶段复制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大鼠,成模后的大鼠再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颗粒剂养心通脉膏方组(颗粒膏方组)、传统饮片养心通脉膏方组(传统膏方组)、养心通脉方汤剂组(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AngⅡ和ET-1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养心颗粒组,另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溶液灌胃,4周末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核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ET-1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养心颗粒组大鼠血浆、心肌AngⅡ、心肌ET-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依那普利组、养心颗粒组大鼠血浆、心肌AngⅡ、心肌ET-1表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与养心颗粒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颗粒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AngⅡ和ET-1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对慢性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凋亡及其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益气活血方组,每组15只。前两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后两组分别给予上述相应的药物治疗。各组大鼠分笼饲养,自由饮食。经过一系列措施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对比4组血清AngⅡ、TNF-α、IL-6表达水平以及阳性反应面积率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组、依那普利组均可有效降低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的水平(P0.05),且益气活血方组与依那普利组的AngⅡ、TNF-α、IL-6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依那普利组、益气活血方组细胞凋亡的阳性反应面积率均降低(P0.01);益气活血方组细胞凋亡的阳性反应面积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于抑制AngⅡ、TNF-α、IL-6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脏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6周末经超声心动图检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均给予药物灌胃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连续同步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依那普利组大鼠LVEDD、LVESD、LVEDP显著升高(P0.05),LVEF、LVFS、LVSP、±dp/dtmax显著降低(P0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养心颗粒组、依那普利组大鼠LVEF、LVFS、LVSP、dp/dtmax明显升高(P0.05),LVEDD、LVESD和LVEDP均明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与养心颗粒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颗粒可以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左心室前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养心通脉方小剂量组,养心通脉方大剂量组。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8mmol/kg)制备心肌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养心通脉方对其的影响。结果:养心通脉方大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轻微,小剂量组可见到组织细胞损伤,但病灶较模型组范围小且程度轻。结论:养心通脉方能显著保护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养心定悸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心肌酶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养心定悸通脉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冠心病血瘀证大鼠小肠黏膜菌群特点及养心通脉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9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结合维生素D3灌胃和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18 g/kg)、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正常大鼠粪菌移植组(1 g/kg)、模型大鼠粪菌移植组(1 g/kg)、养心通脉方大鼠粪菌移植组(1 g/kg),每组8只,分别灌胃干预2周。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病理变化,16S rRNA技术对回肠黏膜菌群进行测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内膜有纤维帽状突起及大量噬脂细胞沉积,动脉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百分比升高(P<0.01);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减轻。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养心通脉方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升高。B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养心通脉方(YXTM)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心肌组织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灌胃、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制备慢性心肌缺血心血瘀阻证模型,同时采用养心通脉方干预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仪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3组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每组8只,利用SIMCA 14.1软件对高通量代谢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通过MetaboAnalyst软件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3组大鼠的心肌样本点均位于椭圆置信区间的不同区域内,正常组和模型组完全分离,养心通脉方组与正常组存在部分交叉和重叠,从代谢谱的角度证明心血瘀阻证模型复制成功,且养心通脉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趋势的潜力。经养心通脉方干预后6个差异性代谢物具有显著的变化,其代谢通路涉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泛酸和辅酶A(Co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氨酰基转运RNA的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结论 养心通脉方对心血瘀阻证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改善心肌内源性代谢物水平有关,其机制涉及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炎症反应以及血小板活化聚集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制作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麝香保心丸组、D养心通脉方低剂量组、E养心通脉方中剂量组、F养心通脉方高剂量组。灌胃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和心肌梗死边缘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结果: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和麝香保心丸组相似,和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梗死边缘区MVC、MVD、PDGF、IGF-1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养心通脉方高、中剂量组高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低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相似(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能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并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的局部血管新生,对大鼠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心肌梗死边缘区PDGF、IGF-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联性,及养心通脉方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各6只,灌胃干预2周。另取6只一直正常饮食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病理变化及检测心电图、血流变和血脂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技术分析大鼠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16S r RNA测序技术分析回肠黏膜菌群以及对两者代谢组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总胆固醇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均显著升高(P <0.05);模型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生破坏,内皮下有大量空泡状改变,药物组冠状动脉内皮病变程度减轻。LCMS/MS结果共筛选鉴定出血清33种潜在内源性代谢物,其中1-甲基组氨酸、N-乙酰组胺、黄体酮和脱氧皮质酮可能成为冠心病血瘀证疾病模型的差异性代谢物,16S r RNA结果显示养心通脉方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所改善,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冠心病血瘀证高度相关的变形杆菌门Hydrogenop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的生化研究。方法: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8mmol/kg)制备心肌损伤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组,异丙肾上腺素及养心通脉方小剂量组,异丙肾上腺素及养心通脉方大剂量组。观察大鼠血浆ET(内皮素),SOD及血栓素B2的变化情况及养心通脉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及TXB2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血浆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治疗组ET和TXB2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养心通脉方具有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ET和TXB2,升高其SOD,防治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心肌梗死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选取38只在高脂饲料喂养下运用维生素D3灌胃+异丙肾上腺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血瘀证模型。从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中选出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8只,未进行造模的大鼠中8只作为空白组。养心通脉方组大鼠给予养心通脉方12 g/(kg·d)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8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4 ml/(kg·d)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天1次,连续14天。HE染色法观察冠状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数量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血清一氧化氮(NO)与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CTRP3)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CT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冠状动脉组织出现内膜增厚、内皮破损、炎性浸润等改变;心肌线粒体数量减少,膜结构变浅,部分破溃;心肌组织ATP、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组织CTRP3蛋白表达及血清CTRP3水平明显下降(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妇血宁颗粒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力竭游泳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设置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模型组、传统汤剂组及妇血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传统汤剂组给予妇血宁汤剂,妇血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妇血宁颗粒。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流变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妇血宁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活化部分APTT、PT、FIB、血浆黏度及180 s-1、30 s-1和5 s-1血液黏度均降低;妇血宁颗粒大、中、小剂量大鼠APTT、PT及30 s-1、5 s-1血液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血浆黏度和180 s-1血液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血宁颗粒可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凝血三项指标和血液黏度,但对其血浆黏度影响不大,为妇血宁颗粒的研制提供了药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100只,开胸行左冠脉主干结扎术后缝合。将造模成功大鼠20只设为模型组,第2周开始减食喂养,每天让大鼠游泳1次;正常组为10只大鼠。4周后观察一般状态,测左室心功能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心脏结构的变化。结果动物一般状况观察:模型组倦怠,黄白色口唇,舌质黯、瘀斑,呼吸、心率加快。心功能和血液指标测定: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心肌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呈块团状,可见核仁,肌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及缺失,各带难以分辨,肿胀,空泡化,闰盘间隙增宽,紧密连接及桥粘连接消失。结论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造模成功的慢性心衰动物进行实验观察,探究参草通脉颗粒通过对SD大鼠慢性心衰时核呼吸因子-1(NRF-1)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60只健康雄性12周龄的SD大鼠,建造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参草通脉颗粒组、西药赖诺普利组、模型组、空白组对照组,每组取8只大鼠。造模成功后给药6周,观察与测试各组大鼠的NRF-1的表达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中药参草通脉颗粒组与西药赖诺普利组,心功能的改善基本相同(P>0.05);中药参草通脉颗粒组对慢性心衰大鼠NRF-1水平的影响和西药赖诺普利组相当(P>0.05)。结论:中药参草通脉颗粒组、西药赖诺普利组均能干预NRF-1的表达,证明参草通脉颗粒是能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方药,通过增加NRF-1的表达,起到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调节心肌内能量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加健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随机分成通脉高剂量治疗组、通脉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进行肾脏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脉口服液组的大鼠肾脏系膜区IgG沉积、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均有减轻,其中以通脉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最明显。结论: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肾脏病理损害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同时并见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或冠心病等多种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征.研究表明,IRS的形成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紊乱有关,而肌动蛋白是诱导凋亡信号传递的重要因素.养心通脉片能有效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表明,健康对照组大鼠主动脉的APO和actinr测值均显著低于IRS病理模型组,提示IRS形成与细胞凋亡失常及肌动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有关.目的:研究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大鼠模型主动脉细胞凋亡及肌动蛋白信号传递的影响.方法:采取"高脂高糖高盐膳食"饲养法复制实验性IRS大鼠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养心通脉组、二甲双胍组、病理模型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治疗30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主动脉的细胞凋亡和肌动蛋白表达.结果:4组大鼠比较,细胞凋亡率和肌动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都呈现健康对照组→养心通脉组→二甲双胍组→病理模型组递增的趋势(均p<0.01);两治疗组比较,养心通脉组的细胞凋亡率和肌动蛋白表达的平均先密度值较之二甲双胍组均显著下调(p<0.01或p<0.05).结论:养心通脉片对主动脉细胞凋亡及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SD清洁级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补阳还五汤高(14.0 g/kg)、低(3.5 g/kg)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气管内一次性注射0.9%氯化钠溶液配制的博莱霉素复制气虚血瘀动物模型(7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