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32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治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诱因依次为: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宫内死胎,妊娠合并肝病等。结论早期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同时大量输新鲜血、血小板及新鲜血浆,及时使用肝素,果断决定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康忠奎 《医学信息》2010,23(4):1110-1111
目的 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3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产科DIC的发生与严重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内死胎、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症肝炎等相关;②13例中3例行子宫切除,其中2例系胎盘早剥、子宫卒中, 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部分胎盘植入, 13例抢救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郏容增 《医学信息》2005,18(7):823-824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2004年收治的29例慢性肺心病并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DIC,出血29例,上消化道出血18例,休克15例,11例痊愈,18例死亡,病死率62.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DIC病死率高,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汤浩 《中国微循环》2009,13(4):271-271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严重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间共收治的22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临床综合征。DIC主要特征是人体的内环境失平衡,以致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失调,在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微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微血栓形  相似文献   

7.
胡捷 《医学信息》2009,22(5):430-43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母婴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并且对DIC的治疗已达成许多共识,如去除病因,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等,但肝素的应用一直有所争议。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遇到并抢救产科DIC31例,现将我院近年来31例DI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产科DI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细胞损伤在内毒素致DIC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内毒素致DIC中凝血系统的激活主要是由组织因子途径介导 ,凝血系统和炎症反应相互作用 ,纤溶系统出现先激活后抑制的双相反应。抗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等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早期DIC的诊断 ,双相APTT波形是一敏感指标。活化蛋白C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内毒素DIC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叶秀娟 《医学信息》2007,20(7):1248-1249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4例产科DIC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例均有不同的诱发因素。其中以胎盘早剥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大出血。4例病人采取去除病因与采用血浆、血小板输入代替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均治愈。结论 积极预防和早发现DIC,去除诱因,大量血浆的应用,加强支持治疗,防治脏器衰竭,是抢救产科DIC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白鼠注射~(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后,再注射凝血酶,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放射自显影检查发现,同位素标记的微血栓主要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直小血管之中。肺泡的毛细血管也可发现这些微血栓。肝脏和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了大量的标记物质,这些吞噬细胞定位在肝门区,而在脾脏则位于马氏小体周围。此外,在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也发现有同位素,这些物质可能是通过肾小球过滤而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标记物质。用自显影术,常规染色和纤维蛋白的特殊染色互相比较,肺的微血栓在常规和特殊染色中不能被发现,用自显影术则很易检出同位素标记的微血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肝素治疗的最有效剂量。方法 :中小剂量肝素(Midlowdoseheparin ,MLDH)肝素用量为 12 5~ 2 5 0U/kg ,2次 /日治疗 (19例 )及微剂量肝素 (亦称超小剂量肝素 ,Ul tralowdoseheparin ,ULDH)肝素用量为 2 5~31.2 5U/kg ,2次 /日治疗 (19例 )AML合并DIC38例 ,给药途径均为腹部脐周或上臂内侧皮下注射。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MLDH肝素治疗后部分病人有新的出血 ,早期死亡率高 ,化疗过程中DIC的治愈率为 (4/ 18) 2 2 % ,明显低于ULDH治疗组 (12 / 2 0 )的 6 0 % ,且必须进行DIC监测。结论 :ULDH临床无出血倾向 ,不须进行实验室监测 ,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 ,可以作为预防治疗AML并DIC的首选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凝血活酶和活大肠杆菌诱发家兔DIC,观察到活菌组血浆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同时WBC、MDA升高,而SOD活性显著下降。另分别以家兔贫白细胞血和富白细胞血与内毒素温育,结果前者溶血轻微,而后者溶血显著,且MDA升高。这表明感染致DIC时,内毒素等物质激活白细胞,可能通过自由基机制表现出溶血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分析降钙素原(PCT)和血乳酸(Lac)水平测定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8-01至2015-12-30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脓毒症患者70例,根据是否合并DIC分为DIC组(n=34)和非DIC组(n=36)。两组患者入ICU 24h内检测PCT和Lac浓度,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建立ROC曲线,计算PCT、La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诊断DI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DIC组PCT和Lac水平明显高于非DIC组(P均0.01);其它检测指标和APACHEⅡ评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和Lac的AUC分别为0.871和0.790;PCT和Lac的敏感度分别为91.20%和79.40%。结论:PCT与Lac可作为脓毒症合并DIC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兔耳缘静脉持续滴注LPS建立兔DIC模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全自动血浆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尿素氮(BUN);ELISA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含量。结果:DIC模型组APTT和PT进行性延长,ALT活性和BUN含量显著升高,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减少,血浆FDP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给予红花注射液后,DIC模型兔APTT和PT的延长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明显恢复,血浆ALT、BUN、FD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LPS诱导的兔DIC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 采用耳缘静脉持续滴注LPS的方法建立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观察各组动物24 h内各时点生存率;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全自动血浆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血尿素氮(BUN);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兔静脉持续滴注LPS后,APTT和PT显著延长,ALT和BUN显著升高,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后,APTT和PT的延长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明显恢复;ALT、BUN以及血浆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对LPS所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产妇100例,年龄23~35岁,平均(27±1.9)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斑、牙龈出血,部分产妇有阴道出血症状、出血性休克。血液学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标准高,血小板计数、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值低。对所有孕产妇进行DIC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调整患者凝血状态。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学临床检验,动态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观察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抢救治疗后,患者阴道流血增多人数比对照组低,子宫切除率、死亡率比对照组低(<0.05);临床检查指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标准高,血小板计数、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值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能阻碍DIC的继续发展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方法:对兔耳缘静脉持续滴注LPS以建立兔DIC模型,记录各组动物在24 h后的生存率;全自动血浆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尿素氮(BUN);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持续从兔耳缘静脉滴注LPS后,DIC模型组动物大量死亡,ALT和BUN显著升高,APTT和PT显著延长,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血浆中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后,动物的死亡率明显下降,ALT和BUN明显下降,APTT和PT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提高,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提升;血浆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LPS所诱导的兔DIC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以全身凝血系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紊乱、纤维蛋白沉积及多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的病理变化,是许多疾病的中间环节,病死率率高,预后差。长期以来人们对DIC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IC的发病机制、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前DIC的关系及诊断治疗等方面进展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革玲 《医学信息》2007,20(2):285-286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DIC患者积极祛除病因,补充凝血因子,压迫止血治疗。结果产妇急性DIC均有明确诱因,重度子痫前期7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胎死宫内5例,伴有胎儿宫内窘迫1例和双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1例,单角子宫畸形伴完全性前置胎盘1例,死胎剖宫产及死胎引产后各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胎死宫内1例,围生期心肌病剖宫产术后1例。全部治愈,宫腔纱布填塞5例,成功4例,子宫切除2例;胎儿存活5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祛除病因,输注大量新鲜血液、血小板及血浆等,宫腔纱布填塞,必要时子宫切除是抢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