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部CT增强对不同大小、密度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病理确诊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04例,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CT增强峰值在不同大小、不同密度SPN良恶性分布差异,并探讨其在不同病理类型SPN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增强在实性和/或直径在2~3 cm的SPN鉴别诊断价值较高(OR值分别为5.15,95%CI:2.62~10.14和5.39,95%CI:1.89~15.39),在部分实性、直径≤2的结节中良恶性鉴别能力较差;CT增强峰值是否≥15 HU在不同病理类型SPN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增强阳性率随着直径增大及密度变实而逐渐增加。结论 在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参考结节的密度、直径及可能的病理结果,合理选择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RCT)在新诊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SPN患者均行HR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HRCT在SPN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0例SPN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恶性病变46例(64.29%),良性病变24例(34.29%);恶性SPN组HRCT扫描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良性SPN组(P<0.05);HRCT扫描恶性SPN组与良性SPN组最大CT值(CTMax)、CT值标准差(CTSt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HRCT征象联合CT测量参数诊断SPN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2.68%(38/41),特异度为72.41%(21/29),准确率为84.29%[(38+29)/7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43,P<0.01)。结论 良恶性SPN患者HRCT征象及CT测量参数存在差异,联合HRCT征象检查和CT参数测量有利于对SPN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结果良、恶性肺结节的平扫CT值和各期强化值、强化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恶性结节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良性结节表现多样。不均匀强化的良性结节内高、低密度分界清晰,而恶性结节呈混杂分布。点、条状强化现象仅见于恶性结节。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但应侧重于强化模式及形态变化,强化值、强化峰值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Huang Y  Wu N  Lin DM  Li L  Wang JW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6):360-363
目的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方法,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强化特点,以期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1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100ml,注射速度4ml/s,延迟15s开始扫描,至120s结束。对动态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密度测量,建立时间2密度曲线(TAC)。以双盲法分析CT扫描横断面图像及动态CT扫描结果。结果恶性SPN38例;良性SPN1(慢性炎症、增殖型结核、硬化性血管瘤)6例;良性SPN2(结核球、囊肿、隔离症、霉菌球)7例。恶性SPN强化程度明显大于良性SPN2,前者强化峰值(87.6)明显高于后者(57.80;P<0.01),强化值(峰值-平扫值;59.6)亦明显高于后者(11.1;P<0.01)。恶性SPN强化程度与良性SPN1相似,强化峰值、强化值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SPNTAC在形成陡峭的上升支后有一较长的平台期;良性SPN1的TAC与恶性相似,但上升支平缓,部分良性SPN1TAC可见降支形成;而良性SPN-TAC低平。以20HU为阈值,强化值≤20HU定为良性病变,>20HU定为恶性病变,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4.0%,准确性为88.4%。结论SPN强化的特性参数为峰值及强化值,其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强化值20HU为阈值,当强化值≤20HU时,一般可诊断为良性病变;TAC形态有助于SPN的定性诊断,恶性SPN曲线无明显降支,部分炎性病变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普及,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发病率明显上升.肺结节良恶性评估对肺结节诊治决策至关重要.许多肺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已被开发,这些模型基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来评估肺结节恶性概率.近年来,肺结节恶性概率预...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但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从而提高SPN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81例诊断明确的SPN...  相似文献   

7.
8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MSCT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复习8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16层螺旋CT征象,对照病理,加深对CT征象认知。方法对照分析良、恶性结节不同CT征象之间的差异。结果典型胸膜凹陷征是肺癌可靠征象,空泡征高度提示肺癌,血管集束征单独累及静脉者肺癌可能性大。肺癌最常见肿瘤与支气管关系为Ⅰ型,良性结节最常见者为Ⅴ型。结论16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有很高诊断价值。肺癌的一些征象与组织类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测定容积增长率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接诊的7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术前进行2次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测。比较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病变处血容量、灌注峰值时间、增强峰值、表面通透性和容积增长率,并将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分析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测定容积增长率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的血容量、增强峰值、表面通透性、容积增长率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灌注峰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病变处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和容积增长率是预测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血容量>6.51 ml/100 g为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分割点,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84.62%。以表面通透性>15.63 ml/100 g·min作为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分割点,灵敏为93.55%,特异度为76.92%。以血容量>6.51 ml/100...  相似文献   

9.
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PET/CT联合HRCT对肺孤立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SPN经常规PET-CT扫描加肺结节局部薄层高分辨CT扫描(以下简称为HRCT),所有结节均经病理证实。PET/CT根据结节PET的代谢特点和同时平静呼吸低剂量CT的形态学特点综合判定;PET/CT联合HRCT则在PET/CT诊断的基础上综合HRCT的CT征象判定。结果PET/CT和PET/CT联合HRCT诊断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5%、77.3%、85.0%和97.4%、81.8%和91.7%。结论PET/CT联合HRCT可以提高PET/CT诊断孤立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危险因素,构建判断SPN良恶性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70例的临床资料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结果270例患者中,肺癌110例(40.7%),良性病变160例(59.3%)。在SPN的影像学分析中,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增强后强化、支气管充气征与结节恶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而边缘清晰、钙化、密度均匀均与良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与患者年龄、吸烟史、影像学特征、结节最大径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恶性影像学特征及结节最大径是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建立的SPN恶性概率估算的临床预测方程为:SPN恶性预测值P=ex/(1+ex),X=-5.882+0.050×年龄+1.672×影像学良恶性+0.123×结节最大径,其中e为自然对数。选取截断点为0.46,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85%,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87%。临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结论患者年龄、恶性影像学特征及结节最大径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患者42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完整的低剂量螺旋CT及肿瘤标志物CEA、SCC-Ag、ProGRP、NSE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确定结节性质,比较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低剂量螺旋CT的结节显示情况及肿瘤标志物CEA、SCC-Ag、ProGRP、NSE水平,比较低剂量螺旋CT和肿瘤标志物CEA、SCC-Ag、ProGRP、NSE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结果病理结果提示4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良性287例,恶性133例。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显示:良、恶性患者的结节直径、类型、结节形态、结节与肺的交界面、结节的边缘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检查显示良性患者的血清CEA、SCC-Ag、ProGRP、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恶性患者(P<0.05)。低剂量螺旋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CEA、SCC-Ag、ProGRP、NSE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高,并且对良、恶性结节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与VEGF、MVD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南川  韩萍  周承凯  郑金龙  史河水  肖杰 《癌症》2009,28(2):199-204
背景与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s)良恶性的诊断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多层螺旋CT对整个SPNs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动态增强特点及增强模式:并研究SPNs动态增强与VEGF、MVD表达的相关性,探讨SPNs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SPNs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和1例经临床证实的SPNs(直径≤4 cm)进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所有SPNs都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15 s后行全肺扫描,第45 s、75 s、135 s、195 s、255 s对整个结节扫描.记录SPNs的平扫值、增强峰值、净增强值、SPNs的强化模式.用Pearson等级相关性分析增强峰值、净增强值与VEGF、MVD表达间的关系.结果:1.恶性结节增强峰值(平均69.9 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峰值(平均51.7HU)(P<0.001).恶性结节净增强值(平均升高32.9 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平均升高17.2 Hu)(P<0.001).将净增强值20 Hu作为域值,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69.57%,阳性预测值为79-41%,阴性预测值为94.12%.准确性为84.3l%.2.良恶性结节强化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强化模式以完全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趋向均匀强化(78.57%)为主.良性结节强化模式以不强化(52.17%)为主.3.在良恶性结节之间,MVD及VEGF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EGF与增强峰值、净增值间正相关(增强峰值r=0.505,P=0.014;净增强值r=0.565.P=0.005).MVD与增强峰值、净增强值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增强峰值r=0.819,P<0.001.净增强值r=0.845.P<0.001).结论:净增强值是SPNs良恶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征性.增强峰值、净增强值与MVD、VEGF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SPNs的血管生成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16层CT各向同性重建及Lung Care软件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提高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搜集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2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CT专家判读分析征象。首先提供普通横轴位图像并预诊断,再使用各向同性重建及Lung Care软件对病变重新分析,所得的两组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使用各向同性重建及Lung Care软件的诊断准确率与普通横轴位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向同性重建发现的毛刺征、棘状突起、浅分叶、肺血管包埋聚集等征象的数量均明显高于横轴位图像(P<0.05)。结论 各向同性重建及Lung Care软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较普通横轴位图像无明显提高,对于发现某些特征性征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方法 5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在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 Mx8000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以4m1/s的速度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90m1,动态扫描选择肺结节最大层面进行。其中29例于第15~45s、75~105s时,每间隔1s扫描一次(程序1);28例于第11~41s、71—101s时,每间隔1s扫描一次(程序2);两组患者均于2~9min时每间隔30s扫描一次。病灶直径为3~4cm时,扫描层厚5mm;病灶直径≤3cm时,扫描层厚2.5mm,以常规算法重建图像。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量、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所得强化值、灌注量、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O.516,P=O.609,P=O.356,P=O.693)。程序1只测得部分患者(22/29)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程序2得到了全部患者(28/28)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结论 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是定量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具有研究肺癌血管生成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4×5mm或4×2.5 mm扫描模式,不动床)。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与结节大小无关(r=0.18,P=0.14;r=0.20,P=0.09;r=0.01,P=0.95;r=0.01,P=0.93)。结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不受结节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搜集经CT引导下肺组织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SPN193例(恶性结节144例,良性结节49例),分析薄层CT指标。对比CT引导下肺活检穿刺的病理结果,统计神经网络和人工诊断两种方法对SPN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准确率71.5%,人工诊断准确率80.3%;敏感性分别为84.0%、91.0%;特异性分别为34.7%、49.O%。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有较好的诊断准确率,神经网络敏感性接近医师人工诊断。对SPN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能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准确率低于人工诊断,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诊断,可作为辅助诊断应用。  相似文献   

17.
CT与MRI诊断肺癌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桢 《中国肿瘤》2001,10(12):725-727
本文分析CT/MRI在肺癌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及指征,研究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在CT/MRI增强扫描上的特征,提出使用CT/MRI血管造影最佳技术发现肺癌病灶的特点,综述CT/MRI在肺癌TNM分期上的应用,简述CT伪真内窥镜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使用价值及限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技术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收集肺结节病例54例,首先行CT检查;然后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检查,并计算肺结节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teepest slope,SS)、强化峰值(peak height,PH)、增强后1 min、2 min、4 min的信号强度改变率(E1、E2、E4),同时进行弥散加权成像MR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RI,DW-MRI),对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结果恶性结节和炎症性结节较结核球、错构瘤、囊肿等良性结节有更高的SS、PH及E1、E2、E4,有部分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的上述指标重叠,同时结合DW-MRI可以较好地鉴别恶性结节及炎性结节。DCE-MRI联合DW-MRI技术鉴别肺良恶性结节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89.7%;CT鉴别肺良恶性结节灵敏度为76.0%,特异性为72.4%。DCE-MRI联合DW-MRI在鉴别肺良恶性结节上,显著优于CT(P=0.020)。结论 DCE-MRI联合DW-MRI对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作用优于CT,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0 mm以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至2016年,吉林省前卫医院直径10 mm、有病理结果的143例SPN进行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总结SPN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0 mm以下的SPN中,原发性肺癌占单病种的第1位。影像学上,良恶性病变在边缘不齐、有毛刺征、气管和血管受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值上,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和炎性假瘤易于被强化,而结核、肺内淋巴结和其他良性病变不易被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对10 mm的SPN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难以鉴别病灶的良恶性而使其诊断和治疗较为棘手,部分恶性病变因此未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