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骨不散,加之伤劳过度,扭闪挫跌,复致筋脉受损,瘀阻经络,不通则痛。因此,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静  吴勤娟  费苏琴 《河北中医》2013,(11):1728-172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症状一般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跌仆损伤所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素体肾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所致,属中医学腰痛病、痹证、痉证、痿证等范畴。2012-08-2012-11,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并单纯常规护理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2):254-256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属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辨证分型为:血瘀证型、寒湿证型、湿热证型以及肝肾亏虚型。中医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康复、推拿、针灸与牵引等。笔者收集近六年来以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性资料,总结以针刺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筋脉挛急的经典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疾病,患者常以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类症状也是筋脉挛急的主要表现。该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临床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出理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扬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而血瘀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型。对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已有口服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本文将着重对各种治疗方法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化变性,导致腰椎间纤维环的破裂,髓核向后或向后外侧移位疝出,压迫马尾神经、脊神经及周围其它软组织,出现腰痛伴有下肢反射痛或伴有马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临床病症。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痹阻经络,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湿煦濡养而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湿热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湿热血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煎服,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电动牵引及手法推拿按摩,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11年2月~2015年2月运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取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符合中医[1]、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血瘀型:1主症: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仰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2舌象:舌质紫黯,边有瘀斑;3脉象:脉弦紧或涩。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有所不同,但其中医学病因病机多为风寒湿邪侵袭、跌扑劳损所致的风寒湿滞、痰湿互结、血瘀气滞.人至中年后肝肾日渐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也是其另一种致病机制,甚至是其根本的病理基础.风、寒、湿、瘀、虚导致筋脉痹阻、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经气不通,不通则痛.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二者均属...  相似文献   

1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中医学"腰痛"范畴,因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致筋脉痹阻,腰府失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不一,治疗方法众多。我们采用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案王某,男,45岁,农民,于2014年12月11日就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深刻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压敏胶贴剂壮骨镇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理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考察受试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节、神经根及对机械性痛阈的影响;通过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考察受试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通过大鼠肉芽肿试验,考察受试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壮骨镇痛贴在一定程度上有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节、神经根炎性细胞浸润作用的趋势,可提高机械性压迫所致的痛阈值;壮骨镇痛贴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明显抑制药敏纸片植入法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的增生。结论壮骨镇痛贴有一定抗炎、活血化瘀、镇痛作用,与其临床改善症状的功效相吻合。药效学试验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临床以自发性痛、痛觉过敏或牵掣痛为特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有一定创伤性,大部分患者能通过中药、手法等保守治疗而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对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后引起的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肌力、感觉活动异常及马尾综合征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总称。中医学并无此病确切病名的记载。中医学对其的认识,散见于"腰痛""痹证""痉证""痿证""腰腿痛""腿股风"等病的论述中。一般认为是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跌扑损伤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或因患者素体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不荣则痛所致。其发病与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快速牵引结合中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快速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慢速牵引治疗,两组的基础治疗均为内服身痛逐瘀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牵引结合身痛逐瘀汤较慢速牵引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周宝宽  周探 《中医研究》2012,25(3):42-43
本文总结散寒祛湿、益气补血、化瘀通络方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采用补肾化瘀通络汤治疗肾精不足、血瘀夹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散寒除湿通络汤治疗寒湿夹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益气补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均外用消肿止痛散,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损伤或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而导致的以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病症。笔者应用中药透皮技术配合正脊、刺血、拔罐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在此与读者们分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通过明显的临床表现,以及腰椎CT或MRI影像确定。  相似文献   

18.
周彦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36-13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占据首要地位,其中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现将近年来电针及灸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寒湿侵袭经络,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亦有久治不愈,致气滞血瘀,缠绵难愈,整日腰部疼痛,或腰腿痛,或活动困难。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牵引等保守疗法,疗效肯定。现将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20.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现将2006年以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