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胆道系统是指从肝内到十二指肠的管状树结构,由胆管和胆囊组成的含液脏器。肝内有五大管道系统,即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胆管和淋巴管,所有的管道均呈树枝状,从肝边缘向肝中心,由细变粗。胰上胆道系统分为三个水平:(1)肝内胆道系统:包括末梢胆管至左右肝管主干远端1cm处。(2)胆管汇合区:从左右肝管远端1cm至肝管近端1cm处。(3)总肝管近端1cm至胰上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多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 6 8例。其中 ,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 5 7例 (83 82 % )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应用治疗 11例 (16 18% ) ,肝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 7例 (10 2 9% )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 4例 (5 88% )。结果 手术后结石取净 6 6例 (97 0 6 % ) ,术后胆道镜取石 2例 ,1例取净 ,总的结石取净率98 5 3% (6 7/ 6 8) ;手术并发症 9例 (13 2 4 % ) ,无围手术期死亡 ;全部病人随访 6个月~ 2年 ,肝内胆管结石复发 1例。结论 以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应用为主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rancrcatograph,ERCP)在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随机选取98例行ERCP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98例ERCP检查者中,胆总管结石52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经内镜下给予27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取石成功率96.30%。结论 ERCP在明确诊断胆管结石的同时,进行取石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廖林 《中国农村卫生》2012,(6):76-76,78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5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方法,设为治疗组;取我院以往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的统计资料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秀45例,治疗效果良好6例,治疗效果差9例,优良率84.48%;对照组中治疗效果优秀12例,治疗效果良好4例,治疗效果差24例,优良率40%,二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CW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CW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试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10,(19):39-39
柯大夫:听别人说,切了胆囊以后,结石会直接在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这会更危险。真的吗?  相似文献   

7.
郭基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70-287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肝叶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并结合术中胆道镜辅助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并结合结合术中胆道镜辅助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残余结石、不良反应等情况,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经"T"管造影发现,术后2周,观察组中,5例患者的结石无法取尽(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31.25%);以经胆道镜"T"管引流术取出残余结石1~2次,2个月后观察组中仍有2例患者结石残留(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21.86%)。术后2周、2个月的残石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膈下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保持随访,随访1年后,总优良率为76.39%(55/72),观察组达93.75%(30/32),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P﹤0.05)。[结论]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优良率高,残石率低,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院 1991年 10月~ 1999年 11月 ,早期系统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5 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5 2例 ,男 18例 ,女 34例 ,年龄2 0~ 76岁 ,平均 (43 5± 17 8)岁。急诊手术 8例 ,择期手术 4 4例。首次手术 37例 ,再次手术 15例。按 1983年全国肝内胆管结石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标准。凡经“B”超、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T管造影和手术探查证实有肝内胆管结石者。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按结石分布情况行早期系统性不规则肝段 (叶 )切除术 ,其中加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12例 ,肝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外科治疗2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患者死亡。术后残余结石51例,胆漏25例,肠漏12例,腹腔严重感染2例,切口感染37例。结论胆管狭窄是结石复发和外科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内胆管癌10例、迟发性肝内胆管癌3例,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的35%(13/371),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以左肝多见。病程1~40年,平均16年;3例迟发性肝内胆管癌分别发生于取石后6、7、11年,平均8年。认为肝内结石、胆管炎(细菌感染)、胆汁淤积是诱发肝内胆管癌的重要因素。早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通畅胆汁引流、控制感染是预防胆管癌发生的重要措施;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对左肝结石伴胆管狭窄、肝段萎缩及纤维化,主张行半肝切除,以防癌肿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扩张胆囊管电子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后不放置“T”型管的可行性及临床适应证。方法选择30例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并与传统的放置“T”型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放置“T”型管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d,放“T”型管者为14d,不放置“T”型管患者避免了“T”型管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结论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合患者病情及意愿分成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胆道结石的难治性,致胆道术后残石率居高不下。据国内报道,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为40%-70%,因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广泛,整个胆道均可累及,并常伴有胆管狭窄,所以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者3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左半肝切除术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1.54±167.65)、(508.97±203.65)ml]、手术时间[(188.45±39.76)、(237.67±40.37)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8、-2.127,χ2=4.038,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结石残余率(6.67%)和治疗优良率(92.59%、9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0.023,均P0.05)。结论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份到10月份收治的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守随机分组原则,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其中,常规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在接收治疗之前,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相差27.58%,差异显著(P<0.05),具备良好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来说,通过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体内结石残留少,故此种治疗模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腹腔镜技术对85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手术 ,并对手术方式、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本组 8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 83例顺利完成 ,2例因结石嵌顿取石失败而行术中ES。其中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 16例 ,手术平均时间 14 0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2d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共 6 7例 ,切开的胆总管内径平均 10mm ,其中T管引流 4 5例 ,手术平均时间 15 0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d ,T管平均拔管时间术后 38d ;一期缝合 2 2例 ,手术平均时间 135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d ,负压引流球放置的时间平均为 2d。本组术后无出血或胆漏 ,无死亡病例 ,残留结石 1例 ,术后ES取净结石 ,术后 (无症状 )淀粉酶升高 3例 ,1例于术后 2 3d拔T管后出现腹痛 ,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 ,无结石再生或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的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及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可避免与T管相关的可能并发症 ,使患者住院时间更短 ,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技术在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对68例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术中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篮取出结石后一期结扎胆囊管.结果 68例中12例探查发现胆总管结石,阳性率为17.6%,均成功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取出结石.结论 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10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65例,年龄26岁~78岁。其中有1次~3次手术史者13例。98例术前有轻重不同的胆道感染病史,10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病史,病史最短1年,最长32年。全部病例术前分别经B超和CT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9.
李明月 《现代保健》2011,(30):37-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4周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T管取净,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伦新 《现代保健》2010,(31):42-4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笔者所在科施行肝叶切除术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肝叶/段切除术中,同时行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4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10例,肝胆管探查取石+狭窄胆管切开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7例,肝胆管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66例(82.5%)获得6个月~4年的随访,术后残余结石12例(15.0%),经胆道镜取净7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3例,胆瘘7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发病灶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术,可有效解除狭窄、畅通引流,降低术后残石率及胆管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