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构建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以期有效解决居家康复群体医疗护理需求。方法2018年11月浙江省台州市成立居家护理服务中心和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建立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落实优质护理资源下沉,让社区护士成为居家护理主力军;2019年11月建立居家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居家护理分级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分级派单,保障居家护理服务高质、便利、安全。记录2020年1-5月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台州市共28所二级以上医院、123个基层医疗机构、1171名社区护士入驻居家护理信息平台。2020年1-5月护理人员共提供居家护理5274例次,其中上门护理4472例次,线上护理802例次;上门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8.73%(4415/4472),线上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8.25%(788/802),两种服务类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6,P=0.286)。无投诉、不良事件及护士安全问题发生。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护士作用,拓宽居家护理服务范围,合理进行医疗资源配置,为居家康复群体解决医疗护理问题,有效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现状,为完善基层护理服务项目及基层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9年5月—6月分别对镇江市医联体内46个基层医疗机构(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乡镇卫生院)的360位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实际开展的常见慢性病护理服务内容、是否接受过常见慢性病护理服务培训,以及对护理服务内容重要性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对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220位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内容需求度的调查。结果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小、职称低、学历低的情况。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对常见慢性病管理的需求普遍较高,但开展率却并未达到100%,有的项目开展率低于60%。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常见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较高,在"脑卒中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训率远低于开展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常见慢性病管理的培训和开展方面优于乡镇卫生院。结论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开展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培训不能满足基层护理人员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常见慢性病管理的培训和开展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培训的内容及培训模式,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实际设计社区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及考核评价标准,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月至6月对本院1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58名进行基础护理技能、社区常见急救技能、医院感染控制技能、预防保健护理技能、社区资料管理技能5方面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共计36学时。培训前后比较各项目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前后社区护理人员各项目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社区护理人员各项目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结论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实际,制订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各模块工作内容的掌握情况,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国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开展现状。方法于2019年10月25-27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全国2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145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调查其所在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的基本情况、阻滞因素和相关建议。结果 88所(60.69%)医院开展了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其中74所(84.1%)医院开展情况不理想;护理管理人员提出影响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的主要阻滞因素有: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人力不足、护理人员居家康复专业理论及技能不足等;二、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提出应建立慢性病患者居家康复信息管理平台,增加专业人员对居家康复服务者的培训和建立慢性病居家康复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等。结论目前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情况不理想,在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的建设以及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部门应加强卫生政策支持,出台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技术规范。医院应合理配置居家康复护理人力资源,提升护理团队专业水平,搭建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平台,利用远程信息化的优势提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推动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对疼痛护理认知情况,以构建"南京市玄武区三级医疗服务机构癌痛规范化护理体系"。方法采用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设计的癌痛规范化诊疗护理评估体系问卷调查表,对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疼痛知识知晓率低,问卷调查平均正确率为21.3%;护士对疼痛的认知情况不受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工作场所、有无疼痛管理规定、接受继续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社区临床护理人员疼痛认知缺乏,需进行规范化癌痛知识培训,尽快提高对癌痛的认知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为居家癌痛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压疮知识及护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提高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杨浦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于压疮知识更新较慢,95.85%的调查对象认为不能获取新知识,对于压疮知识回答错误率为10%~98.5%,其中压疮愈合最新理念错误率达98.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压疮护理知识水平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可能与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培训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43名乡镇卫生院医护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糖尿病专科培训的体会。方法 选取安徽省泾县11个乡镇卫生院共43名医护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由泾县医院糖尿病专科培训小组采用理论授课、技能培训、视频教学、义诊和医共体帮扶等形式,辅助微信平台,培训糖尿病基本理论知识、专科技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结果 43名医护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均全程完成10个学时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及技能考核合格率均为93%;健康教育掌握率为76%;培训满意度为90分。结论 对乡镇卫生院医护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多形式、系统化的糖尿病专科培训,有利于提高基层医护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糖尿病慢病防治能力,更好地为基层糖尿病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方法:于2012年9~10月对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107份,对结查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年龄结构较合理,服务形式和内容较全面,但社区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且不稳定、学历及职称偏低、护理人员培训不够、缺乏适合社区护理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结论:建议制定政策,吸引并稳定社区护理人才,加快社区护士培养和相关技能培训,建立社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增强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居家医护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健康养老。方法 建立居家医护服务培训中心,对杭州市江干区的医务人员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居家医护服务管理中心,制订相关制度、职责、作业流程、服务项目、考核评价标准等,派遣社区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居家康复、用药咨询、居家营养服务;与原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接,互为补充,逐步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8月,管理中心共接收服务申请1433例,建档1344例,提供各类型居家医护服务10408例次,其中居家护理1059例次,上门检验189例次,居家康复198例次,居家营养和居家用药咨询2例次,患者总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居家医护服务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多次往返医院进行延续护理、康复锻炼的负担,使老年人在家便可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服务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依托上海市中医药临床培训网络建设项目,构建上海市社区护士中医药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培训效果,推动优质中医药护理资源下沉,为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网络化教学与课堂集中授课、临床实训基地的实践等方式,对上海市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0名社区护士及16个区的分基地66名中医护理骨干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并以问卷和测试形式评价本次培训效果。结果:98.7%的学员成绩合格,其中62.4%的学员为优秀;社区护士的中医药护理知识、信念及态度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培训实施效果良好,有效促进了"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辐射"的实施,提高了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服务技能和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区康复护理开展现状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苏州市城区社区康复护理开展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苏州市37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0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结果:社区康复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中是最薄弱的环节,73.3%护士认为康复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很重要,76.2%护士对康复护理在我国开展现状一般了解,84.2%护士愿意参加康复护理培训。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康复护理发展滞后;社区护士对康复护理态度是积极的,但认识较肤浅;社区护士对康复护理培训需求较迫切。应大力宣传和发展康复护理工作,拓展服务对象,加强社区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阐述居家护理概念,综述国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分析居家护理现存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指出通过共建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居家护理体系,提升居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促进居家护理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接受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46名学员为观察组,均采取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教学;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月接受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40名学员为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知识测试合格率91.30%、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77.50%;观察组学员认为培训内容有实用性、培训内容有前沿性、培训内容满足学员学习需求、有利于学员观念与思路的改变、认为培训对自身有启发与帮助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员对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知识有更熟练的掌握,同时学员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国内访视护理发展现状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越来越受重视.访视护理是社区护理的主要服务形式之一,它通过护理人员的家庭访视,完成社区健康人群和居家患者的预防保健、健康促进、护理照顾和康复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课程,培养武警部队护理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设2007级234名学员为对照组、2008级224名学员为实验组,两组学员均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实验组增加现场应急救护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现场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91.07%,技能知识合格率95.1% 对照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45.73%,技能知识合格率35.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学科设置是培训武警部队护理学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考核是提高学员救护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可以建立相应课程,以达到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申文武  龚姝  廖灯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38-1839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网格化管理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将培训学员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网格分割,形成日常行政平面管理和业务培训纵深网络的三级网格,两者互相交叉、相互融合。总结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护士规范化管理效率和实际管理措施。结果班级辅导老师对培训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1.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由传统模管理式下的72.7%上升到89.8%,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达94.1%,护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为98.2%,护理基础知识网上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1.7%。结论对规范化培训学员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科学,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构建基于区域护理专科联盟体的伤口造口居家服务模式,实现区域内同质化服务,提高居家护理服务质量。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牵头吸纳8所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区域护理专科联盟体。主体医院对联盟医院伤口造口小组进行培训,符合资质并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在主体单位的指导下开展居家护理服务。2020年4月-2021年3月,主体医院伤口造口小组共开展了341例居家护理服务,其中伤口护理289例,造口护理52例。联盟医院伤口造口小组共开展了367例居家护理服务,其中伤口护理325例,造口护理42例。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可见,依托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构建区域内护理专科联盟体的伤口造口居家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提高了基层护士居家护理服务能力,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能力,患者对居家护士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探讨社区护理人员转型,如何适应“六位一体”功能定位后护理工作,如何担当起适应现代社区护理工作的不同角色,从遵医嘱型的基本医疗护理转型到从人际沟通、居家临终护理、康复咨询、健康教育、营养指导以及慢性病防治等过度到综合型能力护理人员,适应居民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立市(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机构组织协作网,提出了依托综合医院医护力量,提升乡镇卫生院护理水平.方法:本区域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调整了卫生事业发展思路;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建立市、乡镇纵向协作网;本区域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人民医院按"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功能培训、带教全市乡镇卫生护理人员.结果: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镇江地区的7家乡镇卫生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每月各家乡镇卫生院选取30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 580份.[结果]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环境介绍、医生护士介绍、病区制度等入院介绍满意率较高(>90%);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病情观察、及时巡视发现病情方面满意率不尽如人意(<85%);用药指导、应急处理满意率较低(<80%).[结论]应调动护士主动巡视病房的意识与积极性,加强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优化护理服务的工作流程,加强和病人的沟通,采取健康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形式,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