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双途径化疗治疗44例Ⅲ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取双途径化疗的模式作为Ⅲ期卵巢上皮癌减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并与常规术后辅助化疗相比观察疗效。方法:92例Ⅲ期卵巢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双途径化疗组44例)和B组(对照组,常规静脉化疗48例)进行治疗。结果:A组和B组的1年生存率(OS)为90.9%和83.3%;3年生存率为80.0%和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DFS)为81.8%和50.0%;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0.0%和2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途径化疗是Ⅲ期卵巢上皮癌患者减瘤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后用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卵巢上皮性癌88例分为两组:①联合化疗组:腹腔用药及静脉联合用药组,45例,Ⅰ/Ⅱ期21例(23.86%),Ⅲ/Ⅳ期24例(27.27%),在术中置入腹腔化疗管,术后每周1次腹腔化疗,用顺铂(DDP)与氟尿嘧啶(5-FU)为主加丝裂霉素C(MMC)或消瘤芥(AT-1258)的一种,共用3次。以后用静脉化疗,同静脉化疗组方案;②静脉化疗组(静脉用药组):43例,化疗方案为CAP,每3周一次,Ⅰ/Ⅱ期24例(27.27%),Ⅲ/Ⅳ期19例(21.59%)。结果: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患者在第3及6疗程结束后CA125下降程度Ⅰ/Ⅱ期与Ⅲ/Ⅳ期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第3疗程治疗后CA125>35u/ml的患者与CA125<35u/ml的患者3年生存率用Log 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Ⅰ/Ⅱ期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5.05±0.54)、(32.38±1.19)个月,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的Ⅲ/Ⅳ期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1.33±1.41)、(28.26±1.88)个月。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Ⅰ/Ⅱ期3年生存率用Log Rank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156);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Ⅲ/Ⅳ期3年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08)。有腹水70例的患者中联合化疗组3年生存率与静脉化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用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治疗,可使血清CA125下降较明显,差异有显著性。3个疗程治疗后血清CA125<35u/ml与CA125>35u/ml的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虽然术后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相比较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腹腔联合静脉化疗平均生存期较长。有腹水的患者经腹腔联合化疗3年生存率与单纯的静脉化疗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故腹腔联合静脉化疗适用于有腹水及腹腔有转移灶的卵巢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68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为3.1%,真菌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60.3%)、消化道(22%)、泌尿道(10.3%)等,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63.2% )、热带假丝酵母菌(14.7%)、光滑假丝酵母菌(7.3%)、克柔假丝酵母菌(5.8%).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真菌感染以呼吸道部位最多、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路化疗法与静脉单路化疗法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996年3月至2002年8月间,我科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9例志愿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分为双路化疗组(44例)及单路静脉化疗组(45例).双路化疗组给予吡喃阿霉素静推、羟基喜树碱静滴,5-Fu同顺铂腹腔灌注;静脉化疗组给予吡喃阿霉素静推、羟基喜树碱静滴、5-Fu静滴及顺铂静滴.两组以21天为一疗程,治疗二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随访三年以上.结果:双路化疗组近期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为48.7%(19/39),二年生存率为53.8%(21/39),毒副反应轻;静脉化疗组近期CR+PR率为43.9%(18/41),二年生存率为31.7%(13/41),毒副反应重.结论:作者初步认为双路化疗法优于静脉化疗法.由于病例太少,最后结论有待于今后大宗病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肝切除术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2组:手术切除组(A组)130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B组)250例。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1、3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1.2%、35.1%和45.3%,其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2%、50.1%和21.8%,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肝切除术后加区域性化疗可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71年至1988年共收治急淋患儿71例,其中27例一经确诊或治疗未满一疗程自动出院,接受正规化疗的小儿急淋44例。1971年至1986年收治的38例用一般化疗方案:VP、VMP或COAP作诱导缓解。CR(完全缓解)37例、获得CR时间15~105天(中数值55天)。维持治疗用6TG、6MP、MTX等,并给予鞘内注MTX及CO~(60)颅脑照射(总量18~24GY)以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定期用诱导缓解方  相似文献   

7.
刘松岭  李来  张秀良  张林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71-1174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选取青岛市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65例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顺铂(DDP)60~80mg/m2、丝裂霉素(MMC)4~6mg/m2、5-氟脲嘧啶(5-FU)75mg/m2,2周为1个周期并联合FOLFOX4(L-OHP85mg/m2静脉滴注2h,d1;LV200mg/m2静脉滴注2h,d1~2;5-FU400mg/m2,LV滴完10~20min静脉推注d1~2;5-FU600mg/m2推注后22h,civ,d1~2,2周为1个周期)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单一DF(5-FU500mg/m2d1~3、LV200mg/m2d1~3、DDP30~40mg/m2d1~3,或将5-FU2.4mg/m2经携式微量输注泵在48h内连续注入,每3~4周为1个周期)方案静脉化疗,对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8/34)、58.8%(20/34)、44.2%(14/34),对照组为83.9%(26/31)、29.0%(9/31)、16.1%(5/31),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3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除外周神经损害外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腹腔化疗并发症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结论: 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FOLFOX4静脉化疗在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T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Ⅱb-Ⅲa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TAC方案进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并中位随访2年观察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3例,总有效率88.57%.其2年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生存率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应用TA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的化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 (nasopharygealcarcinoma ,NPC)治疗的基本方法 ,外科治疗对初治的鼻咽癌患者是不适宜的近 2 0余年来 ,随着鼻咽癌影象学、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早期 (Ⅰ、Ⅱ )病人的 5年生存率已达 6 0 %~ 10 0 % ,而晚期 (Ⅲ、Ⅳ期 )仍不理想 ,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 %~ 4 0 %左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因此在提高放疗水平的同时 ,应进行全身化疗的研究。目前 ,NPC的化疗方式包括姑息化疗 ,新辅助化疗及同时放化疗。化疗治疗的应用目的 :其一作为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的救援治疗 ,其二对…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密集与常规辅助化疗的对比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EPI)联合或序贯紫杉醇(PTX)剂量密集化疗在高复发风险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耐受性.与EPI联合PTX 3周方案比较,得出初步结论.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73例具有高复发风险乳腺癌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EPI联合CTX序贯FIX的2周方案(EC→T密集组)、EPI联合PTX的2周方案(ET密集组)和EPI联合PTX的3周方案(ET常规组)进行辅助化疗.结果:EC→T密集组、ET密集组和ET常规组各入组56例、57例和60例患者.共有168例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中位随访36个月,密集组和常规组的3年无复发率分别为84.1%和80.0%(P=0.5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6%和90.0%(P=0.153).EC→T密集组和ET密集组的3年无复发率分别为85.7%和82.5%(P=0.636),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和98.2%(P=0.164).全组173例可评价毒性,Ⅲ~Ⅳ度主要的毒性为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脱发.密集组与常规组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2%和58.3%(P=0.000),其他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个密集组间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联合或序贯PTX密集辅助化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有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趋势,粒细胞减少明显减轻,其他毒性未明显增加,化疗时间得以缩短.EPI联合或序贯PTX密集辅助化疗的两个方案,疗效和毒性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选择,然而化疗前缺乏有效的疗效预测评估手段。部分研究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与多种癌症的预后相关。本研究探讨化疗前外周血LMR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乳腺外科2018-01-31—2019-03-08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可确认手术切除的5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将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外周血LMR作为截断值,分为高、低比值组。并采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评估评价系统(Miller-Payne分级系统)评价术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治疗反应,统计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NAC疗效与肿瘤大小(χ^2=0.007,P=0.931)、淋巴结转移情况(χ^2=2.208,P=0.154)、组织分级(χ^2=0.931,P=0.335)、临床分期(χ~2=0.026,P=0.871)、病理分型(χ^2=5.519,P=0.063)、Ki-67水平(χ^2=0.004,P=0.953)无关联性;仅与LMR比值有关联性,外周血LMR高比例组(≥4.87)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90.6%,高于低比例组(<4.87)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高LMR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的保护性因素,OR=0.073,95%CI为0.016~0.333,P=0.001。结论化疗前高外周血LMR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odenegative,cN0)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的标准,但对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cN0患者行SLNB的时机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cN0患者接受NAC与SLNB的最佳时机,评估其NAC后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8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收治的809例行NA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138例cN0患者的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即ypN0)的相关性。结果:cN0患者NAC后81.9%(113/138)为ypN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HR+/HER2+、HR-/HER2+,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NAC后ypN0率分别为75.4%(46/61)、81.0%(17/21)、79.2%(19/24)和96.9%(31/32)(P<0.001)。HER2+患者接受靶向治疗、TNBC患者接受NAC后,ypN0率分别为94.1%(16/17)、96.9%(31/32),较HR+/HER2-患者显著增高(均P<0.05)。乳房肿瘤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影像学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breast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bpCR)与NAC(行全疗程化疗)后ypN0显著相关(P均<0.05),其中乳房肿瘤的分子分型(OR=0.454, P=0.049)、临床分期(OR=3.174,P=0.029)和bpCR(OR=0.337,P=0.016)是NAC后ypN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不同分子分型cN0患者NAC与SLNB的最佳时机不同:HR+/HER2-患者接受NAC前行SLNB可降低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风险,而HER2+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TNBC患者NAC后行SLNB能更好地避免ALND。鉴于cN0患者NAC后的高ypN0率,尤以HER2+行靶向治疗及TNBC患者为著,使其NAC后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 TNBC)组织Ki-67表达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术后胸壁局部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女性TNBC患者50例,复发或转移病灶行穿刺活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的表达,分为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Ki-67阳性表达组及阴性表达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区域淋巴结转移组及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Ki-67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P=0.036)。3周期化疗后Ki-67阳性表达组有效率85.71%(30/35),Ki-67阴性表达组有效率60.0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44)。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术后出现胸壁局部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TNBC疗效较好, Ki-67阳性表达的TNBC患者对该方案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组织中Ki-67表达变化及其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至2018年01月经病理确诊为TNBC的患者70例,根据免疫组化法检测NAC后组织中Ki-67表达的变化,并根据Ki-67的表达变化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表达转为高表达组、表达无变化组和高表达转为低表达组,对比三组患者NAC的疗效,并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三组患者的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NAC后49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27例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NAC后高表达转为低表达组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缓解率及pCR率,三组患者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在低表达转为高表达组、表达无变化组及高表达转为低表达组中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的OS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TNBC患者NAC后组织中Ki-67的表达可发生改变,Ki-67表达降低的患者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目前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NAC后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分期的可行性及可能获益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8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5例行NA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184例(21.3%)为HER2阳性和TNB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NAC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学阴性(ypN 0 )的相关性。结果:NAC前肿瘤分期、淋巴结分期及Ki-67,NAC后腋窝淋巴结临床阴性(ycN 0 )、乳房影像学完全缓解(breast radiologic complete response,brCR)及乳房病理学完全缓解(breast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bpCR)均与NAC后ypN 0 显著相关(P<0.05),其中NAC前临床淋巴结分期(OR=0.363,P<0.001)、bpCR(OR=11.285,P<0.001)及ycN 0(OR=4.995,P<0.001)是NAC后ypN 0 的独立预测因素。cN 0 →ycN 0 组37例,NAC后bpCR、未达bpCR患者ypN 0 率分别为100.0%(17/17)、90.0%(18/20)(P=0.178)。cN 1 →ycN 0 组42例,NAC后bpCR、未达bpCR患者ypN 0 率分别为95.8%(23/24)、55.6%(10/18)(P<0.001)。NAC后未达bpCR的cN 1 患者腋窝淋巴结残留转移的相对风险是bpCR患者的10.56倍(95% CI:2.720~41.003;P<0.001)。结论:在HER2阳性和TNBC患者中,NAC后bpCR与腋窝淋巴结状态具有高度相关性。NAC后bpCR的cN 0 及部分cN 1 患者(NAC后降期为ycN 0 )腋窝淋巴结残留转移的风险<5%,使其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分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次最大饮酒量对男性鼻咽癌患者化疗呕吐的影响.方法 48例男性鼻咽癌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根据单次最大乙醇摄入量分为两组:A组(小酒量组0~50 g)和B组(大酒量组>50 g).观察两组患者第1周期诱导化疗后的呕吐反应及止吐治疗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所致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2.0%和1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3,P<0.05).A组0度、1度、2度及3度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8.0%、20.0%、20.0%、12.0%,B组0度、1度、2度及3度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3.0%、4.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13,P=0.024).两组患者化疗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48.0%和82.6%(x2=6.273,P=0.012),36.0%和65.2%(x2=4.090,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化疗所致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呕吐的程度明显减轻,而化疗止吐治疗的完全有效率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PC(紫杉醇+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远期生存, 探索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优化方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期T1~4N0~3M0)、接受PC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患者, 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对PC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 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结果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0例, 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各50例。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均为90.0%(45/50)。密集方案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32.7%和68.0%, P=0.001), 但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57.1%和32.0%, P=0.012)。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34.0%(17/50)和38.0%(19/5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7)。中位随访55个月, 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5.2%,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9%和84.5%,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MRI评价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对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并经二维、三维放疗或加化疗。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5.2%。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139例(41.7%),椎前间隙受侵组较未受侵组T分期、临床分期明显增加(χ2=90.41、54.03,P=0.000、0.000)。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组与未侵犯组5年总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分别为58.8%与77.5%(χ2=11.95,P=0.000),77.8%与85.0%(χ2=2.56,P=0.110)及88.3%与91.8%(χ2=1.51,P=0.220)。经N分期调整后两组5年OS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OS、DMFS、LRFS的预后因素(χ2=0.43、0.08、0.00,P=0.512、0.783、0.971)。结论 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发生率较高且比未受侵者的OS低,但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指数预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Ki-67是细胞增殖的相关抗原,Ki-67指数是区分乳腺癌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高Ki-67指数往往预示着不良的预后.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Ki-67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TNBC中Ki-67指数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01-06-2010-12-30收治的310例经病理确诊为TNBC并有完整资料和随访数据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Ki-67指数等指标对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利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Ki-67诊断价值及截断值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3~81个月),310例乳腺癌患者中复发68例(21.9%),死亡49例(15.8%),其中48例死于乳腺癌(15.5%).Ki-67指数与患者月经状态(χ2=8.484,P=0.014)、肿瘤大小(χ2=17.580,P=0.007)、腋窝淋巴结状态(χ2=30.071,P<0.001)以及组织学分级(χ2=17.626,P=0.001)均相关.低(Ki-67≤20%)、中(20%50%)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96.5%、87.3%和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6.5%、90.2%和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评价TNBC患者DFS及O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和0.689,Ki-67评价预后最佳截断值为57.5%.单因素分析中,Ki-67指数(χ2=31.779,P<0.001)、肿瘤大小(χ2=140.260,P<0.001)、腋窝淋巴结状态(χ2=120.467,P<0.001)和组织学分级(χ2=8.765,P=0.012)是影响TNBC患者DFS的相关因素,Ki-67指数(χ2=18.218,P<0.001)、肿瘤大小(χ2=299.718,P<0.001)、腋窝淋巴结状态(χ2=68.794,P<0.001)和组织学分级(χ2=7.572,P=0.023)是影响TNBC患者O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Ki-67指数(HR=2.074,95%CI:1.279~3.364,P=0.003)、肿瘤大小(RR=1.879,95%CI:1.152~3.062,P=0.011)和腋窝淋巴结状态(RR=2.345,95%CI:1.825~3.015,P<0.001)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因素,Ki-67指数(RR=1.752,95%CI:1.020~3.008,P=0.042)、肿瘤大小(RR=20.011,95%CI:1.132~3.574,P=0.017)和腋窝淋巴结状态(RR=2.021,95%CI:1.517~2.693,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指数与TNBC患者预后相关,高Ki-67指数患者预后不良,Ki-67指数有望成为判断TNBC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的临床和预后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77例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08例.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