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白三烯拈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均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而实验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4周后观察2组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结果 较治疗前,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血清IL-4、IL-13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白三烯拈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清IL-17的表达(P<0.0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通过拮抗IL-17而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3.
刘永生  段莉  周成鸿 《中国药业》2011,20(14):29-3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三烯B4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常规吸入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 mg/次,每晚1次,连用3月。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0、白三烯B4水平和肺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白三烯B4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上调白细胞介素10水平、降低白三烯B4水平,从而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开瑞坦10 mg,1次/d,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10 mg/d,睡前1次,口服。2组均必要时加用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00μg (2喷);治疗1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控制情况及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晨间及夜间的指标均明显提高( P <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以孟鲁司特为代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咳嗽(尤其夜间)发作的次数,临床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用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毛细支气管炎后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炎性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及白三烯FA(LTE4)的变化,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毛细支气管炎后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倾向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56例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应用常规治疗,症状控制(喘息基本消失)后随机分成三组:孟鲁司特干预组应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激素干预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喷;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分别在住院当日、干预前、干预后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ECP、IL-12、IL-13及LTE4的浓度,并随访一年.结果 1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ECP、IL-13及LTE4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12水平明显降低.孟鲁司特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患儿干预结束后ECP、IL-13水平均下降,IL-12水平上升,其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LTE4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孟鲁司特干预组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t=1.0866,P>0.05),但激素干预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t=3.4355,P<0.01).孟鲁司特干预组喘息再次发作率明显减少(χ^2=7.8156,P<0.01).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调节Th1/Th2的失衡,减少LTE4的释放,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喘息发作,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倾向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路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03-105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3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和分析两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特点及严重程度的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L-33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的血清L-33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IgE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IL-33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FEV1/FVC、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27(IL-27)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2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qd,疗程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5、ECP、IL-27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P〈0.05)。细辛脑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浓度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25、ECP、IL-27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联合脾氨肽对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观察组加服孟鲁司特钠和脾氨肽冻干粉,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结果两组治疗后IL-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显著的肺功能改善和ACT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脾氨肽能更有效地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及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2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超声检测2组L1~L4骨密度(BMD)。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降低47例(47%),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在U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UC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可用于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FEV1和PEF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3.3%VS 70.0%),且差异显著;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哮喘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俞斌 《中国药业》2013,22(10):57-5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44例患者均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0 mg,每晚1次,口服,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应用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和呼气峰值流速(PEF),应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进行哮喘控制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CP及IL-4水平,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清ECP及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孟鲁司特治疗后,哮喘患者血清ECP及IL-4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和PEF显著改善,ACT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完全控制率为38.64%,良好控制率为52.27%,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孟鲁司特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ECP和IL-4水平,可能是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朝锋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29-3231
目的:探讨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普米克组(对照组)35例和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组(治疗组)35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用氨茶碱、止咳化痰药等对症治疗.分别测定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e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s,FEV1)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同时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与PEF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FEV1与PEF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4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IL-12水平治疗后显著上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哮喘患儿肺功能影响及协同抗炎作用,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中重度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急性期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100-200μg/a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每晚5mg口服联合布地奈德100—200μg/a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肺功能,采用IRMA法检测血浆lgE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ELISA法测定血清IL4、IL-5、IL-10、IL-25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EVI%、FEFS0%、FEF25%、PEF%均明显升高,但治疗后观察组FEVl%、FEFS0%、FEF25%、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4、IL-5、IL-10、IL-25、ISE水平和EOS计数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IL4、IL05、IL-25、IgE水平和EOS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IL一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2,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哮喘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通过不同途径协同抑制气道炎症,明显降低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是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树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4-310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静脉激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治疗,共治疗7d.测定患者血清IgE和IL-17.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8.4%(x2=5.24,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gE和IL-17均有明显降低(t=21.7119、13.0190、11.2647、7.1588,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3.8141、5.1214,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IgE和IL-17表达.  相似文献   

16.
陈华佳  HU Ting 《中南药学》2008,6(4):485-48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62例哮喘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值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1),且治疗12个月后各个炎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