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61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情况、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矫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牙周健康,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2例(354颗),对所有患者施以牙周病治疗+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以及牙周袋深度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的牙齿松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以及出血情况,还能对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关系进行有效纠正,降低牙周袋深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口腔科临床上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6例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以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 PD)、牙龈指数( GI)、牙齿松动度( TM)、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 PBI)等指标.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30/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26/33),2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等方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以上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科临床上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的微环境,通过有效调节改善疾病的预后,因此也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姚如升  王贞丽  李国平 《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2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之前、治疗完毕之后、治疗结束3年后的探诊出血(BOP)、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等指标,并用X线片检查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结果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5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复位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在有效控制牙周炎、确保牙齿整齐、消除牙合创伤、恢复牙齿咀嚼功能、保持牙齿美观的同时,更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的优势,建议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采取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4月26日至2017年5月23日我院50例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牙周病常规治疗,在此操作下,观察组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矫正成功、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矫正成功概率为92.00%,相比对照组的68.00%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牙覆盖、前牙覆颌以及牙周袋深度分别为(2.27±0.18)mm、(2.08±0.42)mm、(2.52±0.11)mm,优于对照组指标,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社会关系、心理状态、物质生活及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80.85±3.14)分、(85.06±3.22)分、(84.41±3.79)分、(83.85±4.21)分,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于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6.
陈燕芳 《当代医学》2011,17(11):114-115
目的分析应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与不足。方法搜集40例应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于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分析与评定。结果前牙间隙关闭,覆牙合覆盖正常,牙齿松动度降低,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探诊深度与正畸治疗开始时无明显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可从根本上治疗引起牙周疾病的诱因,保护牙周组织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直丝弓和Tip-Edge Plus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炎患者135例。对照组(n=66例)接受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n=69例)采用Tip-Edge Plus正畸治疗。记录两组正畸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前牙唇侧角化龈宽度(KGW)、出血指数(BI)、牙周袋指数(PPI)、牙齿菌斑指数(DP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牙列排齐时间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正畸术前,两组患者的VAS、KGW、PD、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正畸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KGW增高(P<0. 05),PD和CAL、PPI、DPI、BI、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明显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牙齐排列时间较短(P<0. 05),患者及口腔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增高(P<0. 05)。结论:与直丝弓比,采用Tip-Edge Plus正畸可明显缩短安氏Ⅱ类Ⅰ分类牙周病正畸患者的牙列排齐时间,改善病理性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正畸治疗。结果通过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指数显著好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8例患者中,显效50例(51.02%)、有效40例(40.82%)、无效8例(8.16%),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采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松动度、咀嚼等功能,具有疗效明显、稳定、持久的优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5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基础治纠正牙周病后进行口腔正畸,调查患者正畸前后的状况,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后牙周袋深度为(2.85±0.34)mm,前牙覆盖高度为(2.13±0.43)mm,明显少于治疗前,治疗前患者牙周出血指数为(19.4±5.2)%,明显少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满意的46例,不满意的9例,满意度为83.6%。结论:口腔正畸能够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齿的美观度,纠正患者牙齿畸形,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牙周病导致牙前移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7.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以及出血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功能、固定功能、咀嚼功能以及舒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惠宏斌 《西部医学》2016,28(10):1439-1442
目的研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前牙移位患者40例(患牙数91颗)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程度、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牙龈出血指数低级例数要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要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牙齿松动程度以Ⅱ、Ⅲ度居多,治疗后Ⅰ度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达到根颈1/3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显效者24(60.0%)例,有效者13(32.5%)例,无效者3(7.5%)例,治疗有效率为92.5%。结论对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牙周炎症的同时,矫正患者前牙的位置,具有较明显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牙周炎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病例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比较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牙周炎组正畸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超敏热休克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及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I)、临床附着水平(CAL)差异。结果: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龈沟液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牙周状态各项指标PD、PBI、TM、PI和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载正畸治疗能有效促进牙周炎的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改善,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72-74+78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联合牙周刮治术治疗牙周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牙周牙髓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五味消毒饮联合牙周刮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洁治术+抗生素局部上药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分别为(0.52±0.18)%、(2.36±0.19)mm、(0.59±0.14)%、(0.83±0.2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的(0.75±0.52)%、(4.26±0.36)mm、(0.94±0.22)%、(2.40±0.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6%vs. 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联合牙周刮治术治疗牙周牙髓病,对患者牙周指数改善作用显著,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不拆除修复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及冠延长术,同时配合中药漱口,对比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菌斑指数是(2.50±0.51),术后4周是(1.52±0.57);治疗前出血指数是(3.44±0.95),术后4周是(3.25±0.84);治疗前探诊深度是(3.89±2.01)mm,术后4周是(1.35±0.47)mm.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在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7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的口腔正畸后慢性牙龈炎病患76例进行分组(n=38)。对照组实行口腔洁治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康复新液。对比菌斑指数与牙龈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7%,比对照组81.58%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牙龈疼痛程度(2.86±0.82)分、龈沟出血指数(1.93±0.58)分、菌斑指数(1.09±0.31)分,比对照组(4.09±1.01)分、(2.74±0.91)分、(1.64±0.45)分低,P<0.05。实验组牙龈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于口腔正畸后慢性牙龈炎常规口腔洁治术治疗的同时,利用康复新液对患者进行佐治,可显著提升疗效,促进牙龈疼痛程度缓解,改善龈沟出血指数与菌斑指数,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激光、药物、激光与药物联合应用修复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西 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60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 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4 组,4 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基础治疗组只接 受根管和牙周系统治疗;激光治疗组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组辅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联合治 疗组辅助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 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等牙周- 牙髓临床指标的变化,比较4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4 组治疗后6 个月,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治 疗前(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 牙龈指数均低于其他3 组,激光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 总有效率高于基础治疗组(P <0.05)。结论 激光联合药物修复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效果优于激光或药物辅 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固定夹板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牙周病患者经牙周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固定夹板义齿修复,共制作固定夹板义齿24件,基牙共计120颗,其中松动牙71颗;比较分析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前,修复后6、12个月基牙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袋、牙槽骨高度、牙周膜宽度和硬骨板的丧失,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例牙周病患者经修复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牙松动度减低,牙龈指数改善,牙周袋变浅,X线片显示基牙的牙周膜和硬骨板清晰完整,牙槽骨边缘高度未再见降低,骨密度明显增加,随访问答结果 显示,患者的咀嚼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义齿比较满意.结论 固定夹板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单发的牙周脓肿患者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给予碘甘油。比较两组治疗1周、治疗2周后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MD)等牙周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于治疗牙周脓肿,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杨婕 《河北医学》2016,(12):1979-1982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功能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患者自觉状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8.91±1.68)、语言功能(9.02±3.25)、固位功能(7.99±1.02)和美观功能(9.10±1.12)均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6.42±0.63)、语言功能(7.85±2.64)、固位功能(6.52±1.85)和美观功能(7.11±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指数(2.21±0.29)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31±0.15)均低于对照组牙周袋指数(2.89±0.67)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75±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能够提高疗效和满意度,提高美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患者,34例为定期复诊患者,均选取6颗Ramfjord指数牙,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长期未复诊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及督导。结果 复诊组31牙位的PLI小于未复诊组(1.41±0.70 vs 1.79±0.90, P=0.029),44牙位的近中PD大于未复诊组[(2.51±0.67)mm vs (2.25±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其余各牙位的长期SBI、PLI、近中PD、远中PD及平均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未复诊组和定期复诊组患者各牙位近中、远中及平均PD均<3 mm,提示正确的线上健康指导能够避免增加未复诊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