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195例,共234个病灶,所有病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UE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UE对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共有234个乳腺占位性病灶,病理诊断为良性病灶146个,恶性病灶88个。UE、CDFI血流分级、RI、CDFI血流分级联合RI对恶性占位性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性、准确性分别为(87.5%、95.2%、92.3%)、(69.3%、71.9%、75.2%)、(76.5%、62.2%、68.7%)、(55.7%、84.9%、73.9%);UE诊断正确病灶数为216个,误诊病灶18个,而CDFI血流分级联合RI正确诊断病灶数为173个,误诊病灶61个,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准确性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结论:UE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多普勒超声,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因此,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UE对乳腺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袁野  王东平  张娜 《现代医学》2014,(7):768-77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乳腺病患者,共81个结节,分别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这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病理检查显示,良性62例,恶性19例。CDFI与U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72.6%、72.8%和84.2%、91.9%、90.1%。UE特异性、准确性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优于CDF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比值法在乳腺实性小肿块(≤20 mm)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和UE比值法对42例患者共46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检查,并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70.97%、准确性为69.57%;UE比值法分别为86.67%、93.55%、91.3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比值法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二维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104例患者共119个乳腺肿瘤,先作UE检查,再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分别计算UE、二维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本组病例中,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有68例共80个为乳腺良性肿瘤,另36例共39个为乳腺恶性肿瘤。UE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3.8%,准确率为91.6%,二维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88.8%,准确率为86.6%。结论:UE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优于二维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98例,分别进行病理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使用Adler法进行血流分级,使用罗葆明等研究者改良的5分法进行弹性评分,判定乳腺肿瘤性质。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恶性占位的诊断敏感性为85.86%(79/92),特异性为93.79%(136/145),准确性为90.71(215/23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乳腺恶性占位的诊断敏感性为68.47%(63/92),特异性为73.79%(107/145),准确性为71.73%(170/23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但是其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误差,应结合多种检测结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资的超声诊断医师应用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两组不同年资超声诊断医师对220例女性乳腺病灶分别进行UE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低年资组超声诊断医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60.00%,特异性98.33%,准确性91.36%;高年资组超声诊断医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77.50%,特异性98.33%,准确性94.55%。Cohen’s Kappa(K)一致性检验,K=0.69,两组医师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UE作为一种超声检查新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受检查者主观经验影响较小,不同年资诊断医师均能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比超声弹性成像(UE)与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88例(102个病灶)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50例(62个病灶)与恶性组38例(40个病灶)。本次研究患者均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行UE检查。结果良性组患者UE评分为1、2分的比率分别为72.58%、19.36%,高于恶性组患者的2.50%、2.50%(P0.05);良性组患者UE评分为4、5分的比率分别为3.23%、0.00%,低于恶性组患者的35.00%、55.00%(P0.05);良性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级为0级的比率为67.74%,高于恶性组患者的10.00%(P0.01);良性组患者CDFI分级为Ⅲ级的比率为3.23%,低于恶性组患者的67.50%(P0.01);UE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符合率为94.12%(96/102),明显高于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的85.29%(87/102)(?2=4.300,P=0.023);UE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阳性预测值为92.50%(37/40)、假阳性发生率为7.50%(3/40)、阴性预测值为95.16%(59/62)以及假阴性发生率为4.84%(3/62)。结论与多普勒超声相比,UE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更为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的门诊住院乳腺疾病患者416例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及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比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诊断.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结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疾病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13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由专业超声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图像资料整理储存及对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进行分析诊断,参考标准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对患者手术病理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结果13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48个病灶)中良性87个病灶,61个恶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病灶诊断的敏感性为91.8%(56/61),特异性为96.6(84/87),准确性为94.6%(140/14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乳腺病灶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37个病灶的弹性成像图与手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1-3分多为良性病变,4-5分多为恶性病变.以弹性评分≥4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弹性评分<4分诊断乳腺良性病变,敏感性100%,特异性93.10%,准确度94.59%.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良恶性病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可提高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80.8%,准确性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8.2%,准确性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1.9%,特异性91%,准确性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及对其病变程度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13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后根据评分诊断病变程度,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验证实,比较得出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A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53%、80.36%、72.73%,B组分别为84.21%、90.91%、8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在帮助恶性病筛查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睿 《中外医疗》2016,(17):192-194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来该院入院检查的110例乳腺肿块患者,对这110例患者进行普通超声成像和弹性成像两种方式的检查,再将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即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同病理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检验两种检验方式的符合度。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的结果为110例患者中67例为良性,43例为恶性,检验符合率为72.83%(67/92);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测结果为110例患者中,82例为良性,28例为恶性,检验符合率为89.13%(82/91),超声弹性成像的检验符合率优于常规超声检验,两组比较具有可比性(P=0.042,χ2=5.6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良恶性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弹性成像与传统超声对乳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友光 《河北医学》2011,17(1):48-51
目的:对比超声弹性成像(UE)及传统超声(CUS,包括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35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弹性、传统超声图像的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组织学诊断为参考标准,对比两者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18F-FDG PET/CT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比较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比较三种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价值。结果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906)大于常规超声(Kappa=0.566)和超声弹性成像(Kappa=0.662);18F-FDG PET/CT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常规超声,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18F-FDG PET/CT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为0.966,大于常规超声(0.787)及超声弹性成像(0.838,P<0.05)。结论18F-FDG PET/CT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且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评分法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乳腺检查的患者99例(102个乳腺肿块,直径≤2cm),将102个直径≤2cm的乳腺肿块按大小分为2组:Ⅰ组(乳腺肿块直径>1~≤2cm组)60个和Ⅱ组(乳腺肿块直径≤1cm组)42个。2组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弹性成像检查。采用UE评分法(5分评分法)对所有乳腺肿块进行UE评分。根据UE评分法计算直径≤2cm的乳腺肿块和Ⅰ组、Ⅱ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02个≤2cm的乳腺肿块中,病理诊断为良性53个、恶性49个。UE评分法对直径≤2cm的乳腺肿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67%、88.68%、86.27%、87.23%、85.45%。Ⅰ组、Ⅱ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86.67%、83.33%、85.71%、81.25%和89.47%、91.30%、90.48%、89.47%、91.30%,Ⅱ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Ⅰ组(均P<0.05)。结论 UE评分法对乳腺小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BI-RADS-U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海口市中医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89例,共计134个病灶,均进行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分别行BI-RADS-US分类、UE评分及面积比诊断.结果 89例134个乳腺肿块中,良性41例62个肿块,恶性48例72个肿块;BI-RADS-US分级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灵敏度为84.72%,特异度为74.19%,准确性为79.85%;UE评分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87.10%,准确性为86.57%;恶性病灶面积比值为(1.68±0.54),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UE面积比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P<0.05),面积比值1.30为最佳诊断界点.灵敏度为81.94%,特异度为70.97%,准确性为76.87%.结论 BI-RADS-US、UE评分及面积比值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分析和探讨常规超声配合超声弹性成像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两腺外科门诊就诊的139例患者,共162个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均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且对照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结果,敏感度为84.48%,特异度为82.69%,准确率为83.33%;超声弹性成像(UE)检测结果其敏感度为91.38%,特异度为89.42%,准确率为89.02%。在鉴别甲状腺占位良恶性方面,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图诊断的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分辨甲状腺占位病变良恶性时,超声弹性成像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配合常规超声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盛洁  钱朋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01-103
目的乳腺普查中应用带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乳腺患者共286个肿物,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恶性,对比分析两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面积,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在成像上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都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UE在诊断早期乳腺癌方面强于CDFI,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超声弹性成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乳腺普查中有简易、重复、便利的效果,有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提高保乳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乳腺性肿瘤患者病例.全部173个病灶以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5.94%(55/64)、特异性为82.57%(90/109)、准确性为83.82%(145/17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组中组织弹性硬度≥4分的出现率85.94%,显著性大于良性组的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