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摸球法将82例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在TURBT术后,分别给予吡柔比星、吉西他滨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期肿瘤标志物与相关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对老年膀胱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手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无复发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年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相比,手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老年膀胱癌可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3年的复发率,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经接受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表柔比星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及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水平.结果 术后3、6、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FGF、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表柔比星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吉西他滨的安全性高于表柔比星,且吉西他滨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NMI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复发率为10.3%,低于对照组的2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gM、IgG、IgA、C3、C4、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IBC患者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吉西他滨化疗可预防肿瘤复发,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吴波 《四川医学》2012,33(12):2139-2141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原发性肿瘤,观察组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术后3个月(2.50%VS 5.00%)和6个月(7.50%VS 10.00%)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12个月(10.00%VS30.00%)和24个月(17.50%VS 37.50%)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蔡秋玲  刘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20-242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丝裂霉素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术后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丝裂霉素进行术后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进行交替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张卓  张文圣  万滨  卢依刚  李勋钢 《当代医学》2021,27(26):150-152
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TURBT术治疗,根据术后灌注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实施吉西他滨常规膀胱灌注治疗)和研究组(实施45℃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治疗),每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比较两组2年内疾病复发时间、疾病复发率、非原位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AGR2、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AGR2、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11.4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4.29%(P<0.05).研究组非原位复发率为2.86%,低于常规组的17.1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常规组的2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癌患者行TURBT术后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体内血清AGR2、sICAM-1水平,且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规灌注的28例为对照组,早期灌注的2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确切,可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加盐酸吉西他滨与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盐酸吉西他滨与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对照组采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加盐酸吉西他滨与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粟周全 《海南医学》2014,(15):2281-2283
目的:比较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上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接收进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肿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A组)和丝裂霉素组(B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THP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B组则给予CMCC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的复发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5.66%、9.43%、11.32%,与B组的5.66%、15.09%、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个月后的复发率(11.32%)与B组(35.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7例(13.21%)和10例(1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丝裂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也可以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二次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首次手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在首次电切治疗4周后进行二次电切治疗,并进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3.5±4.6)个月,对照组总体复发率60.0%,观察组总体复发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68.2% (15/22),观察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21.7% (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明显降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更准确地进行肿瘤分期和发现残存肿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62-65
目的探讨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吉西他滨化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记物、肿瘤复发时间、肿瘤进展时间、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为(1.33±0.11)ng/mL,CEA为(3.42±1.05)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肿瘤复发率为10.00%,肿瘤复发时间(17.31±2.62)个月,肿瘤进展时间(19.87±2.96)个月;对照组1年肿瘤复发率为36.67%,肿瘤复发时间(11.42±1.33)个月,肿瘤进展时间(17.54±1.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尿痛、血尿、尿频、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能够提升肿瘤客观缓解率,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减少肿瘤复发,延长肿瘤复发时间和进展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吉西他滨(GEM)和丝裂霉素(MMC)均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化疗药物,目前对于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异尚无定论。目的 评估两种药物治疗TURBT后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10-01)中关于GEM和MMC治疗TURBT后的NMI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类型、证据等级、年龄、样本量、肿瘤生长情况、肿瘤WHO分级、TNM分期、药物灌注剂量、肿瘤复发情况(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或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灌注后的不良事件(AE)〔膀胱刺激征、血尿、肝肾功能损害,其他并发症(皮疹、恶心呕吐、耻骨上疼痛等)〕等资料,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立到2020-10-01。根据TURBT后用药情况分为GEM组、MMC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2年肿瘤复发率及灌注化疗后AE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累计纳入7篇RCT,共484例患者,经Jadad量表评估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95%CI(0.29,2.56),P=0.17〕;GEM组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OR=0.37,95%CI(0.23,0.59),P=0.01〕、灌注化疗后总AE发生率〔OR=0.28,95%CI(0.18,0.43),P=0.01〕、膀胱刺激征发生率〔OR=0.30,95%CI(0.17,0.54),P=0.04〕、其他并发症(皮疹、恶心呕吐、耻骨上疼痛等)发生率〔OR=0.46,95%CI(0.24,0.88),P=0.01〕低于MMC组,两组患者术后血尿发生率〔OR=0.52,95%CI(0.21,1.26),P=0.22〕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OR=0.51,95%CI(0.29,0.85),P=0.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EM拥有更低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是安全且有效的抗肿瘤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灌注联合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ligand-5,CXCL5)及尿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NMP 22)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平均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比较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水平、CXCL5及尿NMP22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和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VEGF、αFGF、βFGF、CXCL5和尿NMP2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VEGF、αFGF、βFGF、CXCL5和尿NMP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吉西他滨灌注联合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降低血清CXCL5及尿NMP22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T1T2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行TURBT术,对照组4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2.7±5.8)min,术中出血量(51.9±11.2)mL,导尿管留置时间(2.2±0.4)d,住院时间(5.6±1.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8.9±6.5)min,(98.6±30.3)mL,(4.8±0.9)d,(11.7±1.2)d,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a复发率为27.9%,对照组患者5a复发率为2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a复发率相当,但TURBT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厦其副作用。方法5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吡柔比星30mg+蒸馏水30ml;对照组:塞替哌60mg+蒸馏水30ml,术后立即膀胱灌注1次,保留30min。术后1周继续灌注.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比较二组术后复发及不髓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4例复发(13.8%);对照组7例复发(26.9%)。复发后肿瘤临床分期;观察组4例均为T1前期;对照组7例分别为Ta期3例、T1期1例、T2期3例。复发肿瘤病理分级:观察组G1级3例、G2级1例;对照组G1级3例、G2级1例、G3级3例。二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THP膀胱灌注能有效抑制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榄香烯乳与丝裂霉素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浅表膀胱癌术后患者91例,被随机分为榄香烯组(46例)和丝裂霉素组(45例).术后2周膀胱内规律灌注药物,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榄香烯乳组复发率为8.7%(4例),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的24.4%(11例)(P<0.05).与丝裂霉素组相比榄香烯乳组患者无瘤间期更长(P<0.05);且局部及全身毒性反应较小(P<0.05).肿瘤进展及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榄香烯乳膀胱灌注有较好的抑制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