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动脉断流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 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种瘤术后2周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干预:一组行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另一组假手术作为对照.每组随机抽取6只裸鼠于干预术后4周进行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比较,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的表达;其余荷瘤动物观察生存时间.体外以100 μmol/L CoCl2模拟乏氧环境,观察MHCC97L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以及运动和侵袭能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分子的变化.结果 HAL抑制肝癌生长[(1996.8±223.6)mm3比(4049.1±596.5)mm3,P<0.01],但增加肺转移率(6/6比1/6,P<0.05),因此不能改善荷瘤动物生存期[(56.0±4.6)d比(60.7±5.8)d,P>0.05].这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运动[(472.7±84.3)μm比(378.8±73.7)μm,P<0.05]和侵袭能力[(154.4±30.5)个比(45.2±7.6)个,P<0.01]增强有关,主要涉及E-cadherin下降及N-cadherin和Twist上调的EMT机制.结论 HAL抑制肝癌生长,促进其侵袭转移潜能,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EMT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协同干扰素-α(IFN-α)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细胞.将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以不同剂量组合的阿司匹林和IFN-α作用于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用MTT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及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细胞及血清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为(3.12±0.85)cm3,肺转移率为66.7%.大剂量阿司匹林[4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为(1.89±0.88)cm3 (P>0.05),肺转移率为58.3% (P>0.05).而大剂量IFN-α[1.5×107/(kg·d)]治疗组、大剂量IFN-α+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小剂量IFN-α [7.5×106/(kg·d)]+小剂量阿司匹林1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9±0.40)cm3、(0.55±0.31)cm3、(0.40±0.43)cm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转移率均为0(P<0.05).2 mmol/L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抑制其MMP-2的活性及VEGF的水平.小剂量IFN-α+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裸鼠血清MMP-2及VEGF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协同IFN-α抑制HCC生长转移,抑制MMP-2和VEGF的活性和表达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肝动脉断流后肝癌局部或机体全身的炎症反应,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塞来昔布( Celecoxib)对断流术后残癌恶性潜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自发转移潜能的肝癌原位移植+肝动脉结扎(HAL)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L对荷瘤动物血清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原发瘤及转移靶器官(肺部)的炎症反应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继而不同剂量的Celecoxib 协同HAL处理荷瘤裸鼠,观察对上述炎症反应及转移的影响.结果 HAL显著上调荷瘤动物血清中TNF-α、IL.-6、HGF表达(3.78、2.91、1.82倍,P<0.05),增加肝脏原发瘤局部坏死[HAL组(51.27±19.39)%比假手术组(19.69±5.49)%,P<0.01]及组织内COX-2表达,引起转移靶器官(肺)明显炎症改变.协同使用高剂量Celecoxib(每天50 mg/kg)下调组织内COX-2表达,进一步减少移植瘤体积[(1091.81 ±870.14) mm3比( 2735.06±474.97) mm3,P<0.01],并显著抑制肿瘤肺转移(0/6比8/10,P<0.01),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81.67±8.51)d比(60.17±5.42)d,P<0.05];小剂量Celecoxib(每天12.5 mg/kg)虽不能抑制原发瘤生长及组织内COX-2表达,但减少了肝癌肺转移(2/6比8/10,P >0.05).结论 肝动脉断流增加荷瘤裸鼠全身及原发瘤或转移靶器官局部炎症反应;抗炎药物Celecoxib 抑制炎症反应,通过依赖或不依赖COX-2的机制阻止断流后增强的残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IFN-α)和全反式维甲酸 (ATRA) 联合应用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原位接种人肝癌裸鼠转移模型,于不同时间切除移植瘤后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IFN-α和ATRA,治疗5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复发瘤大小,观察转移情况.结果 7d切除,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瘤大小、播散灶数目分别为100%、(64.74±9.05)mm3、(2.50±0.85)个,治疗组为66.7%、(2.73±1.76)mm3 (P<0.01)、0个(P<0.01);10d切除,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瘤大小、播散灶数目分别为100%、(3223.93±1.97)mm3、 (34.20±1.30)个,治疗组为50% (P<0.01)、(1066.70±8.01)mm3、(3.60±1.14)个.结论 联合应用IFN-α和ATRA能抑制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肝内复发、播散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制残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对肝动脉断流后肝癌增强的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HCC97肝癌细胞系和52只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并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模型.另12只荷瘤裸鼠行假手术设为对照.分别观察肝动脉结扎+阻滞剂LY294002以及肝动脉结扎+不同剂量干扰素α(intererin-α,IFN-α)对移植瘤生长和肺转移率的影响.体外将肝癌细胞MHCC97置于缺氧环境中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移植瘤内HIF-1 α、E-cadherin、N-cadherin、Twist表达.结果 肝动脉结扎虽然减小肝癌移植瘤体积(2002.97 ±331.28) mm3 vs.(3921.23 ±786.21) mm3,t =4.052,P<0.01),但增加荷瘤裸鼠肺转移率( 10/12 vs.4/12,P<0.05).联合阻滞剂LY294002治疗不能进一步抑制肝癌生长,但显著减少裸鼠肺转移(1/6 vs.10/12 vs.100%,P<0.05).中等以上剂量的IFN-α(7.5×106 U/kg)显著降低肝动脉结扎诱导的肺转移率(0/6 vs.2/6 vs.100%,P<0.01,P<0.05).对移植瘤和细胞样本的分析证实阻滞剂LY294002或中等以上剂量的IFN-α均抑制缺氧肝癌细胞内N-cadherin和Twist上调,增加E-cadherin表达.结论 阻断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能够抑制缺氧诱导的肝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肝细胞癌表达及肺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人肝细胞癌高、低肺转移潜能细胞株MHCC97-H、MHCC97-L为研究对象,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肝细胞癌肺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比较MHCC97-H、MHCC97-L细胞株CXCR4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CXCR4配体SDF-1α及肺提取物趋化实验和抗体抑制实验观察SDF-1α和裸鼠肺组织匀浆液对MHCC97-H的趋化迁移作用.结果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MHCC97-H细胞株表达低于低肺转移潜能细胞株MHCC97-L,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一致.SDF-1α对MHCC97-H趋化实验表明在1~100 ng/ml浓度范围内均有趋化作用,在浓度为50 ng/L时趋化作用最显著(P<0.05).肺提取物亦发现对MHCC97-H有趋化作用,作用强于MHCC97-L及DMEM组(P<0.05).但加入CXCR4抗体后其趋化作用并未明显下调.结论 CXCR4在肝癌组织及细胞表达并可能参与肝癌肺转移,但并非肝癌细胞趋化转移的主要受体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绿脓杆菌制剂对裸鼠肝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绿脓杆菌制剂腹腔注射组及皮下注射组.各组均于种植后第3天开始用药,于种植后第6周末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荧光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结果 对照组、绿脓杆菌制剂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12±0.85)cm~3、(1.90±0.87)cm~3(P>0.05)和(0.79±0.36)cm~3(P<0.05),肺转移率分别为66.7%、66.7%(P>0.05)和0(P<0.01),平均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2.40±1.85,1.2±0.75(P<0.05)和0(P<0.01),凋亡指数分别为(1.4±0.37)%、(4.1±1.7)%(P<0.05)和(10.3±0.40)%(P<0.01).与对照组比较,绿脓杆菌制剂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9.1%和74.7%,腹腔注射组肿瘤组织坏死明显.结论 绿脓杆菌制剂腹腔注射可明显促进肝癌组织坏死及凋亡并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肝癌姑息性切除术(PR)后可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变化的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采用单肝叶双瘤源原位接种技术建立MHCC97H原位移植瘤模型,PR切除1瘤,观察5周.测量肿瘤大小,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荧光显微镜和苏木素-0伊红(HE)染色检测肝内、肺、腹腔转移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结果 双瘤源接种成瘤率95.6%、PR成功率95.3%、裸鼠5周总体存活率90.2%.假手术组、肝部分切除术组、PR组肿瘤大小、循环肿瘤细胞数均依次升高,肝内转移率分别为15.4%、41.7%、83.3%,肺转移率分别为61.5%、91.7%、100.0%,腹腔转移率分别为23.1%、50.0%、83.3%(P值均<0.05).手术组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建立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合并PR模型,可用于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糖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肝癌原发灶和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6例肝癌原发灶及相应转移灶中P糖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原发灶及其转移灶中,P糖蛋白表达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47±0.060,0.251±0.071.P糖蛋白在肝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P糖蛋白的表达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γ=0.911,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肝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P糖蛋白在肝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通过检测门静脉癌栓中P糖蛋白的表达,预测肝癌原发灶及其他转移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为肝癌的个性化化疗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卡培他滨抑制肝细胞癌肺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肝细胞癌(HCC)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HCC及其肺转移灶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查发现肝癌肺转移的病人采用PD-ECGF相关的卡培他滨化疗(剂量为1250mg/m^2,2次/d,口服持续14d,再停止7d,21d为一个化疗周期);每例病人5~6个周期。结果10例HCC组织中有7例表达PD-ECGF,癌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仅30%(3/10),而其肺转移灶组织中有8例表达。3例病人均能耐受卡培他滨治疗,未见严重的化疗并发症。1例口服卡培他滨疗程结束后复查发现肿瘤完全缓解,肺转移灶消失;1例肺转移灶稳定无进展;1例肺转移灶进展并转移至脑部。3例病人发现肝癌肺转移后生存分别已达18、13和5个月。结论PD-ECGF在HCC肺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卡培他滨口服化疗可作为治疗肝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合用阿司匹林(Aspirin)与索拉非尼(Sorafenib)对肝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LCI-D20,分为对照组、Sorafenib 单用组(30 mg/kg灌胃,1d1次)、Sorafenib+ Aspirin合用组、Aspirin单用组(30 mg/kg灌胃,1 d 1 次),治疗4周后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肿瘤体积、肺转移,定量比较肿瘤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存期,检测各组核因子-κB (NF-κB)及IκBα表达.结果 对照组、Sorafenib治疗组、Sorafenib + Aspirin合用组、Aspirin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76±0.51)、(1.41±0.08)、(0.66 ±0.12)和(4.58±0.47) cm3;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189±21)、(96±15)、(30±17)和(92±18)个;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98、112、80 d.肿瘤凋亡指数分别为(2.6±1.1)%、(8.6±3.7)%、(24.3±6.9)%和(6.8±1.5)%;与Sorafenib治疗组比较,Sorafenib+ Aspirin合用明显降低肿瘤体积(P<0.05)、抑制肺转移灶数目(P<0.01),延长荷瘤鼠生存期(P<0.05)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0.05).Sorafenib 在肝癌中具有下调IκBα和上调NF-κB-p65的作用而合用Aspirin可逆转此作用.结论 Aspirin通过抑制NF-κB活化,进一步增强Sorafenib对肝癌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对肝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延长荷瘤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Caveolin-1表达与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中Caveolin-1和EMT指标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HepG2、SMMC7721细胞株中,Caveolin-1 mRNA表达量(0.03±0.01、26.63±0.49)和蛋白表达量(0.00 ±0.00、1.56 ±0.17)均与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14.97 ±0.03、0.06±0.00)、(1.04±0.06、0.00±0.00)负相关,与间叶细胞标志物N-cadherin(2.03±0.07、9.54 ±0.05、0.68 ±0.09、0.95±0.05)、Vimentin(0.13±0.06、6.13±0.68、0.00±0.00、1.09±0.15)正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82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中,转移组癌组织中Caveolin-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上皮细胞标志物ZO-1、E-cadherin负相关,与间叶细胞标志物N-cadherin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中Caveolin-1表达升高与转移和EMT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p-Akt、N-cadherin及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IP2A、p-Akt、N-cadherin和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IP2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dherin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9.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9%、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p-Akt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均P0.05),N-cadherin、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CIP2A和p-Akt、N-cadherin和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p-Akt与N-cadherin及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N-cadherin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IP2A参与了胰腺癌恶性进展,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胰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CIP2A有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一个靶向治疗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ACC)在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 (1)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0例肝癌患者癌与癌周组织中的ACC表达,明确ACC在肝癌中表达是否发生异常改变。(2)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3)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E-cadherin、ZO-1、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证实,ACC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93.3%(28/30),癌周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40%(12/30)。(2)干预ACC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3)干涉ACC表达后,肝癌细胞中由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被抑制,具体表现为:干涉ACC表达后,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和ZO-1表达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ACC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参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R-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共取8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R-1、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间叶标志物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关系.对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和HBV感染中VEGFR-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癌旁肝组织中无VEGFR-1表达,肝癌组织中VEGFR-1的表达率为89%(73/82).VEGFR-1的表达在肿瘤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92,15.934,16.751,20.154,6.487,P<0.05);对术后1、2年的复发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有影响(x2=0.983,0.958,0.847,P<0.05);对术后1年的生存率无影响(x2=0.359,P>0.05).VEGFR-1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5,P<0.01),而与波形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1.469,P>0.05).结论 VEGFR-1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其促肝癌侵袭转移可能与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是否存在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e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与HB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6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钙黏素、β-连环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4%(26/76)、20%(15/76),HBx和问叶细胞标志物神经钙黏素、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52/76)、55%(42/76)、46%(35/76);上皮钙黏素表达缺失与神经钙黏素和HBx蛋白阳性表达有关(P<0.01),神经钙黏素和纤维连接蛋白阳性表达与β-连环素表达缺失和HBx蛋白阳性表达均有关(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EMT,其发生可能与HB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种植后第2天开始分别使用IFN-α 1.5×104 U/(kg·d)(治疗组,n=12)或生理盐水(对照组,n=12)皮下注射,28 d后处死裸鼠,比较肝脏肿瘤的大小和肝内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HGF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肝内肿瘤大小分别为(0.11±0.03)cm3、(0.99±0.37)cm3(P<0.05);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3.3%(4/12)、83.3%(10/12)(P<0.05);肝内转移数目分别为0.67±0.31个比1.91±0.43个(P<0.05);肿瘤内MVD分别为3.19±0.52、4.85±0.72(P<0.05);肿瘤VEGF mRNA表达(-△CT)分别为-8.16±0.54、-6.95±0.86(P<0.05);HGF mRNA表达分别为-11.62±0.63、-10.56±0.48(P<0.05).结论 IFN-α对HGF及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