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人体血压、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实施HBO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行HBO治疗的57例患者(其中高血压病患者22例)分别于HBO治疗前、加压结束、稳压25 min、减压结束前、HBO治疗结束1 h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及非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收缩压在减压结束前与HBO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舒张压于稳压、减压阶段与HBO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P<0.05);平均动脉压于稳压、减压阶段与HBO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心率自加压结束前至减压结束前与HBO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慢(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及非高血压病患者HBO治疗过程血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HBO治疗可以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减慢,且在减压阶段作用尤其明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患者氧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41例颅内动脉瘤、63例各类脑血管畸形共104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氧治疗方案.其中25例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未经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因其本人或家属拒绝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给予舱外高流量常压氧(normal pressure oxygen,NPO)治疗.79例采用渐进式HBO治疗:治疗从NPO开始,HBO选择从压力较低开始逐渐升高,加、减压速率相对缓慢的治疗方案(加、减压速率3~4 kPa/min,治疗压力0.175 MPa,稳压吸氧60 min).全部患者同时进行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分析,疗效评定和治疗安全评定.结果 HBO和舱外NPO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40.0%,HBO疗效优于NP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分析显示,HBO治疗后心率减慢,吸氧结束时为(83.63±15.80)/min,与NP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案脉搏氧饱和度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治疗时收缩压、舒张压较加压前均升高(P<0.01),NPO治疗时变化不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治疗时,呼吸频率在加压阶段[(22.02 ±3.15)次]加快,与进舱前[(18.63±4.0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治疗结束后[(19.20±4.01)次]下降,但与进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例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患者接受HBO治疗或NPO治疗均有效,但HBO治疗可引起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糖(BG)的影响.方法 脑叶血患者112例(其中HBO治疗组55例,常规治疗组57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血清hs-CRP、BG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常规治疗组[(15.68±4.96)mg/L,(9.85±4.32)mmol/L]和HBO组[(15.72±5.11)mg/L,(9.81±4.45)mmol/L]入院当日的血清hs-CRP、B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76±1.25)mg/L,(4.28±1.12)mmol/L](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hs-CRP、BG含量均明显下降,HBO组[(4.26±1.72)mg/L,(4.37±1.08)mmol/L]下降较常规治疗组[(5.39 ±2.14)mg/L,(4.79±1.16)mmoL/L]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治疗2个疗程后hs-CRP、BG含量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30 d,HBO组NIHSS、BI(15 d:9.75±2.12,55.40±11.26;30 d:6.23±1.85,75.03±12.16)较常规治疗组(15 d:11.24±2.17,48.23±10.52;30 d:8.04±1.96,65.18±11.5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HBO治疗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及BG含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伴有全频听力损失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后听力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经耳鼻喉科确诊的82例全频听力损失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对照组40例、高压氧组(HBO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0 mg地塞米松静脉输液3d后,减为5 mg地塞米松静脉输液3d;前列地尔10 μg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维生素B1100 mg、B12500 μg肌肉注射,1次/d,连续30 d.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BO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或4个疗程后复查纯音测听.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的低频听力提高值[(24.68 ±3.87) dB]相比,HBO组的低频听力提高值[(38.16 ±5.88) dB]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的高频听力提高值[(10.49±2.34)dB]相比,HBO组的高频听力提高值[(12.33±2.98)dB]有一定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以低频听力改善为主,恢复较快;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比较,HBO组总有效率(80.9%)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频听力改善相比,高频听力恢复比较缓慢,在第4个疗程结束时,患者纯音测听主要以高频听力改善为主;与对照组的低频听力提高值[(37.80±5.91) dB]相比,HBO组低频听力提高值[(46.51±6.11)dB]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高频听力提高值[(9.71±1.52)dB]相比,HBO组的高频听力值[(19.82 ±4.13) dB]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5%)比较,HBO组的总有效率(85.7%)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全频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低频或/和高频听力水平,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药物治疗对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的影响.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采用随机单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HBO组有效病例54例)和对照组(有效病例48例).HBO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BO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测定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含量,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和激素撤停反应.结果 HBO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Cor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ACTH于治疗第1个疗程均开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3个疗程,HBO组[(68.90±13.30) μg/L]与对照组[(30.52 ±10.50)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O组症状改善迅速,治疗1个疗程的评分(17.1±1.1)、2个疗程的评分(20.5±1.1)与对照组的评分(12.3 ±0.8、16.5±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3个疗程时虽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O组激素撤停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HBO治疗可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ACTH的分泌,使血浆Cor明显升高,可以用于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及不同压力高压氧(HBO)综合治疗胃部巨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选择合适的治疗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部巨大溃疡的24例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患者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0.20 MPa HBO综合治疗组、0.25 MPa HBO综合治疗组,每组8例.治疗干预第8周复查电子胃镜,测定并比较各组溃疡直径,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行数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行x2检验.结果 各组治疗后溃疡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1);其中0.25 MPa HBO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溃疡直径[(0.12±0.01) cm]缩小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溃疡直径[(0.29±0.11)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20 MPa HBO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溃疡直径[(0.17±0.04)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 MPa HBO综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临床缓解)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x2=10.132,P<0.05).结论 HBO可与常规抗胃溃疡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加快溃疡愈合速度,临床有效率高,选择相对较高的氧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意识水平及气管切开(以下简称气切)状态对高压氧(HBO)治疗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至2022年在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高压氧科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意识水平及气切状态分为4组, 意识清楚无气切组(n=11)、意识清楚有气切组(n=14)、意识障碍无气切组(n=10)和意识障碍有气切组(n=37)。监测患者在进舱前、加压阶段(加压后15 min)、稳压1阶段(加压后45 min)、稳压2阶段(加压后65 min)及减压阶段(加压后95 min)5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结果与加压前相比, 意识清楚无气切组患者舱内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 其余3组患者舱内血压升高(P>0.05), 但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在加压阶段及稳压阶段, 意识障碍组患者较意识清楚组心率减慢(P<0.05), 无气切组患者较有气切组舱内血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 意识障碍无气切组较意识清楚无气切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P<0.05)。舱内所有阶段意识障碍有气切组患者较意识清楚有气切组心率减慢(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在高压氧(HBO)状态下及HBO暴露后不同时间内玻璃体氧分压与视网膜血流量的变化,以指导HBO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氩激光制作兔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采用血气分析法和放射微球标记法分别测模型眼在高压氧暴露1 h,出氧舱后1、2、4及20 h时的玻璃体氧分压和视网膜血流量.结果 HBO状态下,模型眼玻璃体氧分压[(175.233±15.016)mmHg]较对照组[(94.500±14.438)mm Hg)]明显升高(P<0.01);出氧舱1 h氧分压即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出氧舱2 h的氧分压继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氧舱4 h的氧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HBO状态下,模型眼视网膜血流量[(3.385±1.513)ml·min-1·g-1]较对照组[(0.256±0.083)ml·min-1·g-1]明显升高(P<0.01);4 h后继续升高,且已高于对照组(P<0.05);出氧舱后20 h,血流量升至对照组的3倍(P<0.01).结论 HBO状态下模型眼玻璃体氧分压升高,HBO暴露后视网膜血流量逐步增加,有助于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局部血流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移植瘤模型1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HBO组(8只).HBO组每天HBO暴露1次,每次60 min,共15次.HBO处理结束后检测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和肿瘤MVD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2.692±0.391)cm3]比较,HBO组[(1.729±0.402)cm3]肿瘤的增长速率减慢(P<0.05),且HBO组VEGF的表达(1.82±0.43)及MVD计数(23.43±4.05)与模型对照组VEGE(2.37±0.16)和MVD(31.57±6.32)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HBO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50 m实艇快速上浮脱险时艇员应激功能的变化.方法 结合部队训练进行了4人次50 m实艇快速上浮脱险试验,分别于脱险前后观察艇员血压、心率及唾液中皮质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的变化.参训艇员在脱险后30 min内填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量表.结果快速上浮脱险后艇员收缩压(138.75±8.77) mm Hg,与脱险前[(125.25±8.92)mm Hg]比较显著升高(P<0.01);唾液皮质醇浓度[(5.35±2.16)μg/L]比脱险前[(3.30±1.78)μg/L]显著增加(P<0.05);舒张压、心率和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ASATLX量表结果表明,主观心理负荷分值总分和焦虑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实艇快速上浮脱险引起机体应激水平增强,可能主要由艇员认知评价导致的焦虑感增高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和抵抗素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中NO、CGRP、ET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高压氧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 echo tracking,ET)技术对受试者双侧颈动脉参数进行分析,定量评价高压氧干预对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41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为高压氧组,20名健康者为高气压组,另20名健康者为高流量组.前2组于进舱前及出舱后即刻、高流量组于吸氧前及吸氧后即刻,应用ET对双侧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检测参数包括血管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及血管顺应性(AC).结果 高压氧组干预后Ep[(112.38±50.94)kPa]及β值(8.29±3.66)较干预前均减小(129.04±52.4)kPa,(9,75±3.83),AC值增大[干预前(0.86±0.34) mm2/kPa,干预后(0.99±0.45)mm2/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气压组干预后β及Ep较值进舱前减小,AC值较进舱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流量组吸氧前后Ep、β及A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高压氧组及高气压组干预后Ep、β及AC值均有改善,且高压氧组较高气压组改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压氧干预即刻即可改善颈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MRI与超声心动图(UCG)评估双向Glenn分流术(BGS)后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腔-肺吻合口)形态和血流的差异.方法 应用3.0T相位对比(PC) -MRI对22例BGS术后患者上、下腔静脉进行血流测量,应用对比增强(CE) -MRI显示腔-肺吻合口及其邻近血管形态,用Report Card软件计算腔-肺吻合口宽度、峰值流速、压差,采用UCG进行对比测量分析.MRI测量上、下腔静脉血流参数,以及MRI和UCG测量腔-肺吻合口宽度、峰值流速和压差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上腔静脉血流量[(1.002±0.208) L/min]显著低于下腔静脉血流量[(1.794±0.392) L/min](t=- 15.148,P<0.01),上腔静脉反流分数[(26.54±12.82)%]显著高于下腔静脉反流分数[(17.44±10.17)%](t=11.060,P<0.01);CE-MRI能清楚显示腔-肺吻合口及其邻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形态异常改变,UCG未显示上述形态异常改变.MRI测量腔-肺吻合口宽度[(12.46±3.43) mm]显著大于UCG[ (11.04±2.63) mm](t=4.048,P<0.01),测量峰值流速[ (47.77±10.44) cm/s]显著小于UCG[(52.19±9.63) cm/s](t=-2.237,P<0.05),测量压差[(0.95±0.42)mm Hg(1 mm Hg =0.133 kPa)]与UCG[( 1.12±0.38) 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0,P>0.05);二者测量腔-肺吻合口宽度、峰值流速及压差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8、0.489、0.427,P值均<0.05).结论 3.0 T MRI测量腔-肺吻合口宽度、峰值流速及压差与UCG具有较好相关性,但MR1显示腔-肺吻合口宽度及形态异常显著优于UC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救治地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TUHS)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62例地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Ⅰ组,30例)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组(Ⅱ组,32例),均用平衡液和贺斯为复苏液(2∶1),分别按限制性液体复苏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液体复苏,随后进行手术止血.动态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在复苏的4个时相点检测剩余碱、乳酸和肌酐.结果 两组MAP在充分液体复苏前各自稳定在50~70 mm Hg和70~90 mm Hg,心率在早期复苏后明显下降,CVP升高(组内P<0.01,组间T1P<0.01),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总输液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1).两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复苏后剩余碱值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Ⅰ组变化更为显著,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肌酐在复苏后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于积极/正压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减少输液量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组织氧供,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用于TUHS的液体复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脑复苏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将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成早期HBO治疗组(发病l周内)和晚期HBO治疗组(发病1周后),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2组的HBO治疗压力、疗程均相同,但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不同.评定标准采用“2001年中国重新修订的PVS诊断和疗效评分标准(南京标准)”,在HBO治疗前和发病后的第6个月进行意识状态评定.结果 早期HBO治疗组18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4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2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7人(无效),有效率50.0%:晚期HBO治疗组53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9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1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4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25人(无效),有效率为4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有效率与国内外报道的脑复苏成功率(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的HBO治疗可改善部分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保护残存神经细胞,提高智能水平,但早期、超早期HBO治疗不能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内高压对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以及腹腔减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同时存在腹部和颅脑创伤的患者腹腔内压力和颅内压监测,比较腹腔减压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颅脑创伤合并腹部损伤的患者,在行腹腔减压术后,颅内高压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颅内压下降(15.2±3.6)mm Hg.结论腹腔内压力变化影响颅内压变化,对于颅脑创伤合并腹部损伤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升高征象,行腹腔减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的于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暴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并评价HBO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颅脑MRI/MRA扫描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计算脑梗死体积.按照治疗方法分成HBO组(n=56)与对照组(n=64),并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于入院后24、48、72、96h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O0B蛋白含量在入院72 h后达到顶峰,S-100B蛋白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0.05),HBO组入院后72 h时血清S-100B蛋白含量[小梗死:(0.71±0.25) μg/L,中梗死:(1.22±0.37) μg/L]较对照组相同时点[小梗死:(1.26±0.36) μg/L,中梗死:(2.02 ±0.72)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相同时点中S-100B蛋白含量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能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预测作用;临床早期HBO治疗可以降低S-100B蛋白含量,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三种止血带在控制犬下肢动脉出血时静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并比较不同止血带对束扎侧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18只犬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并制作成后肢股动脉出血模型.采用橡皮管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和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简称止血绷带)三种止血带对三组犬进行股动脉止血.分别测量三组犬止血带下压力并在止血后0.5,1,3,6 h检测束扎肢体静脉血气指标.结果 (1)止血绷带组的带下压力为0.74 kg,显著小于橡皮管止血带组(1.46 kg)和卡式止血带组(2.09 kg)(P<0.05).(2)止血后1 h,止血绷带组静脉血氧分压(PvO2)为(36.45±10.4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为(28.73±9.07)mm Hg,均高于卡式止血带组的(21.87±4.30)mmHg(P<0.05);止血后3,6 h,止血绷带组二氧化碳分压(PvCO2)分别为(50.67±9.31)mm Hg和(60.02±10.8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分别为(16.85±16.51)mmHg和(60.02±10.85)mm Hg,均低于卡式止血带组(P<0.05或0.01).结论 止血绷带在较小压力下能有效止住犬的股动脉出血;在三种止血带中,止血绷带对束侧组织的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