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EGF基因表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移植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及移植后EGF的表达,于体外培养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传代数时培养上清中EGF的含量。然后将转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后3周以抗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结果显示,转EGF基因表皮细胞传至第5代仍可分泌EGF,达pg级水平;含转基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1—3周、抗EGF染色阳性。提示转EGF基因表皮细胞在体内与体外均可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可望应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皮肤的颜色决定于皮肤中黑色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多少,以及皮下血液供应的情况和表皮的厚薄。黑色素在表皮和真皮细胞中呈现为黑色或棕色颗粒;胡萝卜素潜于表皮角化层和皮下组织中,使皮肤呈黄色;而真皮毛细血管床内所含的氧合血红蛋白使皮肤呈现出红色。黑、...  相似文献   

3.
高华伟  郭力 《西南军医》2008,10(6):101-103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覆盖于人体的外表,是烧伤整形外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烧伤方面,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ESC)拥有无可质疑的潜能,它是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表皮自我更新、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重建和转基因研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对表皮于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探讨Fas,Fas-L和Caspase-3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三种蛋白在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正常皮肤中,Fas和Fas-L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内,Caspase-3则定位于这些细胞的胞浆中,Fas和Fas-L在增生性瘢痕的表皮基底层细胞内有少量分布,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Caspase-3的阳性细胞率也明显降低(P<0.05),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内有轻微表达,提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由这三种蛋白介导的细胞凋亡受阻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与规律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与烧伤后创面瘢痕愈合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1ivision两步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K19以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K14和K10。结果显示,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合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其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2~3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分布广泛。提示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明显少于健康皮肤,且其瘢痕组织表皮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与健康皮肤不同,处于有丝分裂后分化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而终末分化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少儿瘢痕组织表皮的修复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这可能是少儿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两亚基(α,β)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P-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这3种蛋白在12例不同胎龄的胎儿和8例成人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很低,随着胎儿生长发育,IGF-IRα,,IGF-IRβ和P-Tyr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人皮肤中,IGF-IRα,β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而P-Tyr主要定位于表皮2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这3种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它们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混合表皮细胞与脱细胞真皮体外构建的复合皮作创面移植后的转归。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人表皮细胞的转归。结果显示,复合皮移植后可封闭创面,人表皮细胞多位于新生表皮上层,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小鼠自体表皮细胞替代。提示两种不同的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构建复合皮可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望节省自体皮源,缩短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两亚基(A,B)及其两种受体(PDGFR-α和PDGFR-β)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持下征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组织8例和成人皮肤组织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研究这四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胎儿皮肤组织中,PDGF-A、PDGF-B、PDGFR-α和PDGFR-β的阳性细胞率较低,其中PDGF-A、B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PDGFR-α定位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PDGFR-β则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上有少量分布。在成人皮肤组织中,PDGF两种亚基和两种受体的阳性细胞率进一步增大,PDGF-A、B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PDGFR-α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β-型受体在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质膜上有阳性表达。结论:PDGF及其受体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组织中,四路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胎儿无瘢痕愈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Bax和Bcl-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Bax和Bcl-2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内,Bax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Bcl-2蛋白则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内。在增生性瘢痕中,Bax主要定位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内,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水平(P<0.05);含有Bcl-2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Bcl-2蛋白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而Bax表达降低,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受阻亦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早期切痂植皮对芥子气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39例芥子气皮肤损伤患者随访3年,对皮肤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患者皮肤愈合良好,但遗留色素沉着,局部复发少.主诉皮肤损伤部位出现瘙痒、感觉异常较多,皮肤损伤后遗症目前尚难以预测.结论 早期使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创面早期切痂植皮治疗芥子气皮肤损伤对创面愈合、改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健康人和黄褐斑皮损治疗前后菌群微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及其表面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人表皮栖居着20多种细菌,7~8种真菌以及一些原虫、病毒等[1,2]。这些微生物相互依存、相互桔抗,对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这种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导致皮肤疾病发生。我们调查了正常人面部和黄褐班皮损区菌群分布情况,从微生态角度探讨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并观察应用微生态制剂一皮肤益生素治疗前后的微生态变化。材料和方法1.表皮标本采集:无表皮疾患的健康人104例,于洗面4h后,用沾湿PBS液灭菌棉签在前额中央区4×4cm范围内,自内向外稍用力涂抹,立即将棉拭子插…  相似文献   

12.
为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人胎儿期,少儿期,成年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分别取因创伤等原因致流产的22-24周龄胎儿和4-12周岁少儿,35-53岁成年人3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细胞角蛋白19(K19), 结果发现,胎儿期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β1整合素和K19染色均为强阳性,少儿期表皮基底层细胞中60%-80%的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和K19,成年人表皮基底层中表达β1整合素和K19的细胞较少儿组进一步减少,且染色强度较弱,结果提示,胎儿期表皮基底层增殖细胞均为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而少儿期表皮基底层中部分细胞为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成年人期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所占的比例则进一步降低,这种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差异可能与三种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损伤的完全与不完全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表皮细胞分离机分离自体表皮,然后行皮肤移植治疗白癜风68例,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24例,女44例,年龄11~65岁,病程2个月~15年。病灶分布多在面、颈、四肢。1.2治疗方法(1)选准正常皮肤取皮位置,确定治疗病灶区后,行碘酒、乙醇常规消毒,覆盖洞巾,将表皮细胞分离机的负压定在40~60kPa,温度定在35~45℃.分别将取皮器置放在预定皮肤上,开机60~80min,见取皮器孔内水疤形成即表明表皮与真皮已分离。停机取下取皮器,清除病灶上表皮,而后将正常皮肤的痕壁沿边缘剪下移植在病灶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研究正常人皮肤的CD44表达情况,发现CD44有选择性地存在于皮肤的不同部位,表皮中基底细胞及棘细胞表面有CD44,而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无CD44。真皮组织无CD44,而毛囊外根鞘,皮脂腺毛囊口及外分泌汗腺均有CD44表达,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表皮的CD44,结果是损害处表皮的棘细胞及基底细胞表面CD44比无损害的治愈后的表皮要显著得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CD44的类型,结果为CD44的标准型。  相似文献   

15.
永久性皮肤替代物的现行模式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主要由具有特殊功能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皮层和真皮层构成,在表皮基底层与真皮乳头层之间为表皮下基底膜带,将表皮与真皮连接在一起,表皮层和真皮层在功能上互相影响,尤其是真皮层对表皮的发生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创伤或烧伤后导致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缺乏可移植的自体皮肤,寻求一种理想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阴茎包皮是双层环形皱襞,有内外两个表皮,外表皮和其它部位的一般皮肤表皮相似,但含有的黑色素较多;内表皮缺乏角质层和黑色素,呈淡红色,外观类似粘膜。因此促使我们去研究它和一般皮肤(表皮+真皮)的光谱差异,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黄色人种阴茎包皮出现明显的血液吸收峰,一般黄色皮肤侧没有,这一发现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周茂华  周连生 《武警医学》1998,9(6):319-321
为了探讨枸杞对皮肤及表皮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C)的影响,将单味中药枸杞提取液溶于硅霜中,外涂小鼠皮肤。结果:枸杞提取液促进小鼠表皮LC数量增多、表达Ia抗原功能增强;图像分析表明枸杞对真皮组织内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DNA含量均有促进作用。提示外用枸杞提取液有增加小鼠表皮LC数量、增强皮肤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的分布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11天龄Wistar幼鼠20只,腹腔内注射BrdU。60天后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创面。分别于伤后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以BrdU、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EGF组创面愈合率为80%(32/40),对照组为60%(24/40)。两组创缘表皮棘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BrdU、β1整合素和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上皮化后,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提示表皮干细胞能动地参与了创面的修复,创缘表皮干细胞异位的主要功能可能是促进创面再上皮化。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皮肤囊肿如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阴囊中线囊肿、多发性皮脂囊肿,是皮肤科、外科和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99~2002年,我们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做皮肤小切口治疗皮肤囊肿78例,手术瘢痕小,复发率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一种表皮干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5年以来 ,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封闭深度烧伤创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3 ] ,但所得到的细胞膜片中大部分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 ,已失去进一步增殖的能力。因此如何保持表皮细胞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或者说干细胞特性 ,是提高表皮细胞膜片移植存活率及在体外获得工程化皮肤的技术关键之一。表皮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种子细胞之一 ,但由于缺乏单一的、特异性的鉴别标志 ,使得其分离和获得十分困难。本研究试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皮干细胞表面整合素 β1 (CD2 9)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荧光标记强度 ,建立简便易行的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