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了解我国风湿科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策略的认识情况。于2016年9月26—29日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上海会议上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调查参会医师治疗RA时一线和二线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选择、生物制剂的选择、甲氨蝶呤与糖皮质激素应用及疾病活动度评估与监测频率。结果显示,治疗RA时,85.1%的医生首选甲氨蝶呤;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证时,71.0%的医生选择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当甲氨蝶呤治疗失败时,62.0%的医生选择换为或加用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若选择应用生物制剂,65.2%的医生选择依那西普。97.3%的医生以甲氨蝶呤7.5~15 mg/周剂量起始;73.8%的医生使用最大甲氨蝶呤剂量为10~15 mg/周。初始治疗时,49.3%的医生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42.6%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从不或不太经常评估RA疾病活动。患者病情达到缓解后,74.2%的医生会选择每1~3个月随访。提示,被调查医生治疗RA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与国内外RA管理指南推荐一致,但甲氨蝶呤的最大给药剂量、初始治疗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及疾病缓解后的监测频率与国内外RA...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在2008年第6期发表了<非生物和生物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的建议>[1].撰写该建议的专家组对1966-2007年发表的有关非生物DMARDs和1998-2007年发表的有关生物制剂(本建议称生物DMARDs)治疗RA的全部文章进行了分析和循证医学分级,并结合专家组建议,对DMARDs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以及用药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肿瘤和肝肾损害等临床热点问题 提出了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3.
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致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的释放 ,以及由此而致的血管炎和滑膜炎。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临床研究证明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 ,即慢作用抗风湿药或二线抗风湿药的早期和规范化应用可使大多数RA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遗憾的是 ,RA患者误诊误治的现象在国内仍比较普遍 ,致使大量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 ,最终出现关节畸形 ,甚至残废。RA的治疗应强调早期、联合及个体化方案的原则。其目的在于使病情长期缓解及改善预后。临床上既要通…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拮抗剂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为生物制剂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sr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TNF-α拮抗剂虽然较非生物制剂DMARDs起效快、疗效好,并且对减慢RA的影像学损害十分有效,但是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有30%~40%的患者使用后没有明显疗效,这些患者对TNF-α拮抗剂没有反应的原因至今不明.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独立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及髋关节,逐渐引起骨性强直,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的阳性率很高.两者均属免疫相关性炎症疾病,引发关节的慢性炎症.对于RA及AS的治疗,目前常规治疗药物有: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和作为二线用药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1].近年来,用于阻断RA发病环节中靶位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疗效确切.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在RA/AS的治疗中,其单独使用的疗效不逊色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2],而与甲氨蝶呤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地控制病情活动,并延缓关节炎的影像学进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在TNF生物拮抗剂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在使用TNF生物拮抗剂积极治疗RA/AS的同时,其对于改善血脂代谢水平[3]、改善RA及AS的预后、降低致残率及对炎性关节炎所引发心血管并发症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炎症、血脂、TNF-α在机体内的代谢机制以及TNF-α生物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TNF-α生物拮抗剂与炎性关节炎血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RA的治疗备受关注.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提出了RA患者使用非生物制剂类和生物制剂类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的治疗建议~([1]).200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进一步提出关于RA的治疗建议.近年来重点探讨RA的治疗策略~([2]),以更有效的治疗RA,更大程度改善RA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已达成共识的RA治疗原则和存在争论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对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疗效,为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AOSD的可行性提供证据。方法 4例明确诊断的AOSD患者,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和环磷酰胺冲击(或甲氨蝶呤)治疗效果不佳,选择激素、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益赛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经应用甲泼尼龙、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病情仍未控制,加用依那西普37.5~50 mg/周,1~2周后体温均得到控制,2个月内炎性指标恢复正常,5个月内甲泼尼龙减至8 mg/d,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依那西普可用于治疗难治性AOSD,与激素及DMARDs合用,既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又有助于激素顺利减量。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0年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原因包括两个方面:①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RA是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疾病,需要强有力的治疗手段;②众多新型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生物DMARDs的研发和涌现.  相似文献   

9.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近年来DMARD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有重要进展,如对DMARDs治疗机制的研究,新型DMARDs,生物制剂(Bjo-DMARDs)的出现以及旧药新用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诊治水平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RA的治疗备受关注。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通过数据库检索,海选文献,寻找证据,制定标准,再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RA患者使用非生物制剂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antirheu—maticdrugs,DMARDs)治疗的建议。2009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将生物制剂归属于DMARDs,将DMARDs分为非生物制剂DMARDs和生物制剂DMARDs,并进一步提出关于RA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5日美国风湿病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更新了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指南,这一最新版临床治疗指南发表在2008年6月15日<关节炎治疗和研究>(Arthritis Care Res)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DMARDs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20年国外研究表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长期随访显示预后良好;DMARDs联 合治疗耐受性良好。DMARDs联合应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12例RA患者,入院时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以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患者42例(联合组),甲氨蝶呤治疗患者35例(单纯组)与未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患者35例(对照组),治疗后复检以上项目。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晨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明显改善,其有效率高达92.86%,明显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MGB1水平均显著优于单纯组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占总发生率的14.29%,显著低于单纯组(37.14%)与对照组(48.57%),且在R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TG、TC、LDL-C水平比较中,其血脂水平高低依次为:联合组<单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通过降低血脂、HMGB1水平达到预防RA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范围内一般人群发病率约为0.5%~1%,病变主要造成患者关节破坏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传统的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通过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控制或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1种以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破坏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虽然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对于缓解RA病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标.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这些生物制剂在控制RA急性炎症以及改善病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新药不断问世。其中包括晚近开发的3种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2种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上述新药适用于各年龄段的RA。本文就其近况作一简介。 RA的早期干预及目的.晚近认为,治疗RA应尽可能达到下述4项目的:控制病情活跃、缓解疼痛、维系功能和减缓关节损害。为此美国风湿病学会最近建议,对于所有早期RA者,一经确诊均应在3个月内接受DMARDs,直至急性期症状体征完全缓解。以下分述该5种新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临床、免疫学特征、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AOSD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特点,随访患者病情缓解、复发及转归情况.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与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热、皮疹、关节炎为AOSD的三大主征.实验室检查以血象异常及炎性指标尤其是铁蛋白升高为主(128例,97.1%),肝酶升高多见.共随访98例患者,药物治疗4周总缓解率为74%(7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及羟氯喹缓解率最高(8/8),其次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 25/28,89%)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14/16,88%).41例(42%)患者疾病复发,其中单用糖皮质激素的复发率为61%(23/38),显著高于糖皮质激素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组(29%,P=0.004).Cox回归分析发现加用甲氨蝶呤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RR=0.418,95%CI (0.192~0.909),P=0.028].5例(5%)患者在随访中确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起始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有利于AOSD疾病缓解,减少复发;加用甲氨蝶呤可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8.
HLA-DR4等位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RA)联合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疗效与易感HLA-DR4基因携带的关系。方法 测定RA患者HLA-DR4携带频率,并作病程、关节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比较分析后,分别于阳性者及阴性者联用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及氯奎(CQ)等DMARDs,并观察疗效。结果 HLA-DR4携带使患者ESR、CRP及RF值升高,使RA病情复杂化,给联合治疗带来困难,表现在控制症状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值的时间上,HLA-DR4阳性组比HLA-DR4阴性组显著延迟;在RF值恢复正常方面,HLA-DR4阳性组比HLA-DR4阴性组病例显著减少,上述两方面与RA预后密切相关。在药物的副作用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DR4可作为判断RA治疗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西医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以改善病情抗风湿类药(DMARDs)、非甾体类抗感染药(NASID)、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为主,但是老年人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都在逐步衰退,对药物副作用敏感性较强〔1~3〕。中医药治疗RA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也存在辨证治疗难度大、综合疗法运用较少、临床应用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老年RA(EORA)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基因347C/G(rs237253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氨蝶呤(MTX)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RA患者359例,分为单用MTX组、MTX联用其他改善病情药(DMARDs)组、非MTX的DMARDs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周检查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评价疗效(采用ACR20)及不良反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A患者及340名健康对照组的ATIC基因C347G多态性,比较2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A与健康对照组ATIC基因347C/G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MTX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2%(77/107例),有效组ATIC 347CC,CG,GG基因型与无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7%,且携带ATIC G等位基因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明显高于CC基因型组(10.3%)(OR=2.67,95%可信区间为1.2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联用其他DMARDs(128例)组及非MTX的DMARDs组(90例),ATIC基因多态性与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无关(P>0.05).结论 ATIC基因347C/G多态性在R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TX治疗RA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但ATIC G等位基因与MTX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因此ATIC基因347C/G多态性可能作为患者使用MTX的出现不良反应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