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单节段LDH患者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8例采用MSLD治疗,130例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后VAS、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ODI改善率和改良MacNab评分情况.结果:MSLD组及MED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5±1.5cm和2.5±0.8cm.手术时间分别为40.0±13.8min和56.0±15.9min,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6±77ml和111±45ml、住院天数分别为9.4±2.6d和9.8±2.8d,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随访时间分别为平均18.3个月和18个月,未次随访时MSLD组及MED组的VAS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4.5±2.1)%,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1.3±5.6)%和(80.1±6.1)%,ODI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2.3±2.0)%,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0%和93.7%,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并发症分别为:腹部不适14例(9.46%)和12例(9.23%)、急性尿潴留21例(14.19%)和18例(13.84%),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脊膜撕裂0例和2例(1.54%)、急性竖脊肌血肿2例(1.36%)和5例(3.85%),MSLD组明显少于MED组(P<0.01).结论:MSLD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MSLD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scopic lumbardiscectomy,MS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MED组和MSLD组各61例,分别予以MED和MSL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MED组相比,MSLD组的切口更长,但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术总优良率为86.89%,明显优于MED组的77.05%(P=0.01);MSLD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03%,与MED组的16.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结论两种术式治疗LDH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与MED手术相比,MSLD手术切口略长,但疗效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罗登科  周纳新  赵红卫  陈垦  聂宇  刘丰平  秦平 《骨科》2017,8(6):439-444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及Quadrant通道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对比及阶梯治疗理念。方法 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不同类型LDH病人169例,男97例、女72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37.64±4.3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采用PELD手术62例(PELD组),采用MED手术54例(MED组),采用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手术53例(QDT组)。观察、比较不同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PEL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其他两组,MED组优于Q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病人术后10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10个月,病人对手术经历和疗效的问卷调查各组优良率:MED组(92.59%)>QDT组(92.45%)>PELD组(91.94%),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各组优良率:PELD组(95.16%)>MED组(94.44%)>QDT组(94.34%)。术后并发症:PELD组手术有2例复发,经MED(1例)或MIS-TLIF(1例)手术后治愈。结论 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单节段LDH病人,PELD、MED、Quadrant均有微创性;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更经济、安全、有效、恢复快,这种阶梯式治疗方式的理念及个体化的选择病人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楼超  俞伟杨  陈剑  何登伟 《中国骨伤》2022,35(5):448-45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55~83(65.7±7.4)岁;单节段融合27例,双节段融合6例;运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1~78(64.8±7.8)岁;单节段融合25例,双节段融合6例;运用开放融合翻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2.4±0.5)年,对照组随访时间(2.6±0.7)年。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透视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VAS和ODI在末次随访时和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术后1、3个月ODI均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而两组间下肢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再次开放融合翻修术相比,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疼痛和功能改善的优点,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显微椎间盘摘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与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例,其中MED组46例,MSLD组45例。前瞻性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MSLD组较MED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3例硬膜撕裂,MSLD组0例;MED组5例术中转开放手术,MSLD组0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功能评定结果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组较MED组手术创伤小、费用低、视野清晰、立体感强,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后路显微镜辅助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surgery lumbar discectomy,MSLD)治疗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25例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5~56岁,平均43岁.均行MSLD辅助下椎板开窗摘除椎间盘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年),术后按照Macnab评分进行疗效评定,优18例(72%),良5例(20%),可2例(8%),差0例.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无手术间隙定位错误、神经根损伤、马尾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SLD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其中MSLD治疗45例,MED治疗32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并发症、住院日、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疗效优良率均达到了90%以上,无显著差异,MED切口长度明显短于MSLD,而后者在手术时间上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此两种微创方法疗效满意,但比较之下MED适应证明显受限,技术方法未见明显优势,MSLD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博  杨群  张德强  王宏  吴春明  马凯  唐开  刘阳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0):1110-1115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 87例, 男 49例, 女 38例;年龄 37~65岁, 平均 47援6岁。均为单节段病变, L3, 43例、L4, 543例、L5S1 41例。采用单枚 B-Twin椎间融合 51例(单枚组), 双枚融合 36例(双枚组)。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 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时间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均获得 12~46个月的随访, 平均 35.8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ODI术前平均为 78%±3%, 末次随访平均为 18%±3%;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70±1.3)分, 末次随访平均为(0.65±0.48)分;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为(8.76±1.3) mm, 术后 1个月平均为(12.8±1.5)mm, 术后 12个月平均为(11.8±0.6) mm。单枚组与双枚组 ODI、VAS和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单枚组少于双枚组。均获融合或可能融合, 融合时间 3.9~8援6个月, 平均为 5援6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满意, 单枚与双枚融合疗效相近, 单枚融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比较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管系统与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45例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管系统手术治疗,38例采用MED.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疗效评价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前提下,QUADRANT组与MED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达到了相同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更为容易的手术方法,但对于远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LDH的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两组各10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疗效优良率均达到90%以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时间上MSLD组优于MED组。结论此两种微创方法疗效满意,技术方法无明显差异。MSLD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宽等优点,作为目前微创治疗方法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分析显微镜与椎间盘镜辅助下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治疗病例分别为33例和36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及VAS(Visual Analog Scale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年2个月(11个月至4年),2组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及VA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疗效满意,均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Zhang DQ  Yang Q  Jiang CM  Wu CM  Ma K  Tang K  Liu Y  Wang B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37-1641
目的 对比椎间盘镜下减压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B-Twin 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3~61岁,平均46.8岁.均为单一节段病变,其中L3-42例,L4-529例,L5~S1 14例,均行后路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 cage椎间融合术.根据cage数目随机分为单枚组(24例)和双枚组(21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4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单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双枚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0±3.2)d和(10.9±3.3)d.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分值呈递减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椎间隙高度均维持良好,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获骨性融合.单枚组术后出现顽固性腰痛3例,双枚组2例.双枚组有1例侧翼断裂,但无移位及临床症状.结论 椎间盘镜下减压单枚与双枚B-Twin 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疗效相近,单枚融合术创伤小,花费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ydiscectomy,MED)中类固醇激素神经根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1t年3月收治的3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2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治疗180例,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在神经根鞘内注入5mg地塞米松;MED组180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注射地塞米松。记录2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结果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术前VAS评分为6.8±0.8,术后VAS评分为2.1±0.4;MED组术前VAS评分为6.7±0.6,术后VAS评分为3.6±0.7,术后2组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直腿抬高术前为28.4°±13.0°,术后为67.0°±12.0°;MED组术前为27.6°±11.0°,术后为51.0°±17.0°,2组术后直腿抬高都有明显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12d,MED组为21d,MED神经根鞘内沣射组比MED组恢复时间最苫缩短。结果后路脊柱显微内镜能对神经根进行高倍放大,从而进行精确鞘内注射,鞘内注射类闺醇激素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恢复肢体活动范围及更早的恢复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林欣  曾峥  王磊  崔维  刘洋 《脊柱外科杂志》2011,9(4):200-202
目的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观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显微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30例,通过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腰椎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手术效果。结果腰椎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14.7±4.5分升至术后27.3±2.8分,改善率为(85.5±8.5)%;VAS评分由术前7.9±1.5分下降至术后1.4±0.6分,改善率为(86.4±1.9)%;ODI由术前72.3±1.5恢复至术后15.5±7.8,改善率为(81.5±6.3)%。术后影像学显示突出髓核摘除满意。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切口小、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骨性结构破坏小,减少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手术刺激,安全可靠、效果好,但熟练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显微外科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MED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MTD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MED组血清C-反应蛋白增加低于MTD组(P<0.05).两组VAS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6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MTD组优66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较MT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两种方法早、中期疗效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为对照组(8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86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以及术后6个月Nakai分级的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症状减轻更明显,功能恢复更好(P0.05)。术后6个月Nakai分级优良率:观察组为81.40%,对照组为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分析并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治疗单节段LDH的中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