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气囊扩张 (Endoscopicpalillaryballoondilatation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指征和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8月 ,对 4 2例胆总管结石采用EPBD、网篮或取石气囊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柱状气囊长 5cm ,最大扩张直径 1 2cm。胆总管结石数目少于 3枚、结石最大直径≤ 1 0cm。施加压力 (8~ 12 )个大气压 ,对应的扩张直径为 1 0cm~ 1 2cm ,每次扩张持续 2分钟 ,扩张 2次。 结果  4 2例均获成功 ,36例一次性取尽结石 ,4例改行EST后取石成功 ,取石总成功率为 95 2 % (40 4 2 )。 2例取石失败。 3例术后有轻症胰腺炎 ,无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 当胆总管结石直径≤ 1 0cm ,数目 <3枚 ,特别是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内 ,可采用EPBD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对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1月至12月406例接受ERCP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两组,EST组205例,EPBD组201例,ERCP时分别行EST和EPBD取石.观察两组在早期并发症、结石清除率、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0.058,0.010,P>0.05).EST组的胆囊炎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高于EPBD组(χ2=4.002,4.263,P<0.05).结论 行EPBD治疗胆囊炎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EST,对Oddi括约肌的保护作用也明显优于EST.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患,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31例患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患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中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 31例患者 ,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 ,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  3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EPBD ,共排除结石37颗 ,4例行 2次扩张术 ,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 ,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安全、无创、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病人,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人肠道。结果 31例病人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内镜扩约肌切开术有应用范围广、安全等特点,但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其操作方法、扩张途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对胆道功能的影响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0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PBD(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组、ESBD组,再行取石治疗。观察3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清除时间、多次取石数、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T、EPBD和ESBD组I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和100%(30/30)(P=0.160),结石清除时间分别为(21.50±6.69)min、(22.97±6.62)min和(17.77±4.37)min(P=0.004),碎石器使用率分别为36.7%、30.0%和10.0%(P=0.048),多次取石数分别为23、25和16例(P=0.027)。3组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分别为8、4和1例(P=0.036)。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成功率97.9%,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5.3%),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高、并发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不规则乳头(合并憩室50例、手术后43例、无明确病因的肠腔走行异常10例)的胆总管结石(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103例不规则乳头的C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间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34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3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BD组);35例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 E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网篮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网篮碎石后取石,少数巨大结石无法一次性取石仅放置塑料支架.结果 96例ERCP成功;EST小切开联合EBD与单纯EST比较,虽然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出血发生率(P<0.05);较单纯EBD,则显著提高了一次性取石成功率(P<0.05),减少了碎石网篮使用率,且明显降低了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不规则乳头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成功率仍较高;EST小切开联合EBD对不规则乳头CDS患者维持了较高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后进行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实施EPBD 42例 ,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 8mm ,直接用取石网篮取石 ,当结石较大时先行机械碎石网碎石后再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 ,并造影复查。结果  41例成功完成EPBD ,3 8例单次内镜治疗清除结石 ,3例行两次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治疗 ,其中 1例再次内镜治疗时改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后取石。 9例附加机械碎石术。 41例中无出血、穿孔、重症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发生 ,无术后胆管明显积气 ;10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72h内恢复。结论 EPBD后取石具有与EST后取石相近的成功率 ,出血风险低 ,胰腺炎发生率并不高 ,机械碎石比例较EST术后为高。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 10mm的肝外胆管结石 ,但对较大结石也可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取石成功率为98.0%。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1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4.9%),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18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腹腔内大出血、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排斥反应、感染和高血糖是常见近期并发症.护理中注意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用外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治疗一组男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的结果。7例患者平均年龄29岁(21-39岁),术前行同步膀胱尿道测压和会阴肌电图检查,均证实为DESD。术后1月和4月作尿流动力学检查进行随访;并对术前、术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以及排尿期尿道内压作一比较。操作方法:先用尿道膀胱镜进行外括约肌检查,并排除膀胱畸形。然后经膀胱镜置人导丝,沿导丝将前列腺气囊扩张管放入膀胱。用无菌造影剂充起定位气囊,在透视下将其拉至外括约肌下1-2cm处,使扩张气囊中点到达外括约肌水平。再用无菌造影剂逐渐充起扩张气囊行外括约肌扩张。起初在扩张气囊中点处可见——“细腰征”形成;但当液体注入15ml,压  相似文献   

15.
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中出现11例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5处切口处裂开;2例非切口处裂开;3例4处软组织扩张器漏水;感染2例;皮肤坏死1例。结论:被扩张的皮肤承受巨大的张力是导致伤口裂开的重要诱因。扩张器质量是引起漏水的重要因素。伤口裂开和扩张器漏水是两个主要并发症。认真处理伤口,慎重选择扩张器,绝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6.
食管狭窄的气囊扩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85年开始应用 Grüntzig 气囊导管扩张方法治疗输尿管狭窄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作初步报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7~50岁;病史半年~2年。4例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狭窄,1例为原发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5例狭窄部位均在输尿管中、上段,治疗前均有腰部酸胀及疼痛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 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的161例CDS患者分为3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组),53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EP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结果 与EST组比较,sEST+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较EPBD组提高了一次取石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扩充软组织乳头再造方法。即在残存乳头,乳晕皮肤软组织下应用扩张器,然后形成乳腺组织瓣作支撑,行乳头再造,作者详细介绍了切口设计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经EPBD探查取石治疗的10例拟诊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结果: 10例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胆总管结石,在按常规行ERCP时,发现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并经EPBD后取出结石,结石大小均在0.5cm左右.3例病人行ERCP时未能肯定胆总管内有否结石,经EPBD后用网篮及气囊探查未取出结石.全组病人行EPBD均获成功,无因内镜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EPBD保留了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会引起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的出血、穿孔以及日后的胆肠返流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有望替代部分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